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三章 物态变化3.2 熔化与凝固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科学思维: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科学实验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4.科学态度与责任(1)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2)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教学重点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教学方法实验法和讲授法教学用具书、文具盒、橡皮擦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24年8月7日,中国花样游泳在巴黎奥运会上技术自选、自由自选、技巧自选三项比赛获得冠军。2024年8月7日,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集体比赛,中国队获得金牌,这也是中国花游首夺奥运会集体项目金牌。你知道水的物态是什么吗?问题工业生产中常将钢水铸造成有一定形状的工件(如图所示)。钢水在变成工件的过程中,它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钢水吸热还是放热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呈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呈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 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 solidification )。(二)熔化和凝固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块冰块放入碗中,在室温下不久冰块就开始熔化,之后一段时间内碗里都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情况。如果用温度计测量,就会发现尽管冰在逐渐熔化变少,但水的温度并没有升高。这是怎么回事 想一想:其他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否也不变 实验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选择一些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研究,例如海波(硫代硫酸钠)和石蜡。如图所示, 将海波放入内有温度计的试管中,再把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实验器材:海波、石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水、温度计和搅拌器。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将海波放入内有温度计的试管中,再把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点燃酒精灯,经过一段时间后海波就会慢慢熔化。当温度计的温度升至40 °C左右时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填入下表。分析温度的变化,就可以找出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将海波换为石蜡,找出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论证实验表明:随着酒精灯的不断加热,海波在熔化前温度不断升高,但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除了通过表格,我们还可以采用图像分析的方法总结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图像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出一个物理量(如温度)随另一个物理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图甲和图乙中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将数值写上。根据上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能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与论证图甲——海波熔化前,吸热温度升高,是固态;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熔化后,吸热温度升高,是液态。图乙——石蜡整个过程吸热温度升高;由硬变软,逐渐变成液态。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尽管被不断加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这类固体叫作晶体( crystal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melting point )。有些固体在熔化时,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石蜡、松香、玻璃。这类固体叫作非晶体( amorphousmatter)。(三)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固定的凝固温度(图甲),这个温度叫作凝固点( solidifying point)。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液体凝固形成非晶体时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图乙)。想想议议1.在图甲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 物质是在吸热还是在放热 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2.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气温曾经达到-58°C,这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为什么 1.在图甲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 物质是在吸热还是在放热 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解析:EF段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处于液态;FG段温度不变,放出热量,固液共存;GH段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处于固态。2.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气温曾经达到-58°C,这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为什么 解析:不能。因为水银的熔点是-39℃,物质的实际温度低于熔点是固态,达到-52.3℃时,水银已凝固失效,原因是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工作的。小资料 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晶体在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放热,但是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改变。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块冰,而不是直接加冷水(如图所示)。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方面是因为冰块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从而可以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可以利用水凝固成冰时放出的热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三、课堂小结、巩固提升1.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3.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液体凝固成晶体放热,温度不变。四、板书设计、理清要点1. 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3.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液体凝固成晶体放热,温度不变。五、达标练习、反馈矫正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B.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C.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D.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B.晶体在熔点一定时液态C.水的凝固点是0℃,冰的熔点大于0℃D.晶体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处于固态3. 冬季公路结冰,撒盐可以使结冰的情况得到改善,这是因为( )A. 撒盐,降低了冰的熔点B. 撒盐,增大了水的凝固点C. 撒盐,增大了冰的熔点D. 撒盐,放出了热量使冰熔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B.所有的固体物质都有熔点C.所有的液体物质都有凝固点D.晶体熔化时要吸热,非晶熔化时要放热5. 将水中加入酒精,在一标准气压下,环境温度为0℃时,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是( )A.固态B. 固液共存C. 液态D. 固液气共存参考答案:1.C;2.A;3.A;4.A;5.C 。六、布置作业P70T3课外作业P69-70T1、T2、T4、 T5。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