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细胞通过分裂增殖——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细胞通过分裂增殖——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4.1细胞通过分裂增殖——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与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有关
B.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
C.细胞体积越大,信息交流的效率越低
D.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3.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一定是一样长的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丁
4.有丝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 期、S期、G 期,其中S期是DNA复制时期。TdR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的前体, 若TdR过量,TdR合成dTMP受到反馈性抑制, 导致DNA 复制也受阻。在不含 H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 H-TdR,有的细胞被抑制在S期不同时刻且被 H-TdR标记,有的被抑制在G 与S期交界处。解除抑制,细胞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如图表示解除抑制后,带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与解除抑制后的时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T2之间,每个核DNA只有一条链含有3H
B.M期时间长度等于Tb
C.S期时间长度等于T。
D.G 期时间长度等于T
5.某班进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视野中观察到大部分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活跃的物质准备时期 B.染色体最清晰的时期
C.染色体数最多的时期 D.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
6.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细胞有适度生长
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
C.分裂后期所有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量加倍
D.分裂末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逐渐形成赤道板
7.已知某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为:间期分为G1期(10h)、S期(DNA复制,7h)、G2期(3.5h),分裂期(M期,1.5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大约为22h
B.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
C.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胞内DNA数目加倍
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M期纺锤体的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8.下图是细胞增殖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所示的时期,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图②所示的时期,细胞内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9.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的变化为1→2→1
B.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为46→92→46
C.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为46→92→46
D.细胞内DNA数目的变化为46→92→46
10.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有丝分裂的细胞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②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B.②细胞核DNA数目是③细胞2倍
C.①与③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相同 D.①细胞染色体数目是③细胞2倍
1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相对数量关系,该时期的细胞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着丝点分裂
B.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形成纺锤体
12.“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解离的目的是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用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C.用清水漂洗约10min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料,便于观察
D.制片时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13.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则c→d过程细胞中DNA数目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个细胞中DNA的数目,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数目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14.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与癌有关的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是诱发致癌的基因
B.抑癌基因是阻止细胞无限增殖的基因
C.原癌基因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分裂的基因
D.正常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失控则变成癌细胞
15.图中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时期图,图乙中a、b、c分别为细胞周期中依次经历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柱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细胞_________(填编号)为前期,该时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有_________、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核仁消失、核膜解体。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发现处于图甲中②的细胞数量较多,其原因是_________。
(2)图甲细胞④处于图乙中_________时期,图乙中a→b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3)该细胞胞质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图甲中细胞_________(填编号)所处的时期。此时,植物细胞中_________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产生两个新细胞。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细胞体积不能太大,否则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相对表面积)过小,不利于物质交换和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A正确;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体积小的另一个原因是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的制约,B正确;
CD、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高,C正确,D错误;
故选D。
2.答案:C
解析: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率与琼脂块的体积无关,A错误;几何体的体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小,B错误; 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率不变,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C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但所占的比例却减小,D错误。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A、在T1-T2之间,由于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每个核DNA只有一条链含有3H,A正确; B、从半数细胞进入M期到半数细胞离开M期,经过了Tc,因此M期的时间长度等于Tc,B错误; C、最早有细胞进入M期到所有细胞都进入M期,经过了Tb,因此S期的时间长度等于Tb,C错误; D、从开始到分裂期出现放射性所需的时间,为S期到M期,图中经过Ta后开始有细胞进入M期,因此G期的时间长度是Ta,D错误。
5.答案:A
解析: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A符合题意;
B、染色体最清晰的时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数最多的时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不符合题意;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D
解析:A、分裂间期细胞体积增大,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形成染色体,B正确;
C、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而是一个描述位置的概念,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上逐渐出现细胞板,D错误。
故选D。
7.答案:C
解析:A、细胞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分别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该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0+7+3.5+1.5=22h,A正确; B、在S期进行DNA复制,G2期DNA复制已经完成。此时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B正确;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 C错误; 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M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图①所示的细胞处于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A正确;
B、图②所示的细胞处于前期,而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可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图③所示的细胞处于末期,由于要形成细胞壁,所以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C正确;
D、图④所示的细胞处于后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但DNA数目不变,染色体数量加倍,D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人体细胞内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有丝分裂时中心粒数目由2→4→2,A错误;DNA完成复制后,染色单体才形成,而着丝点一旦断裂,染色单体数将变为0,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由0→92→0,B错误;人属于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由46→92→46,C正确;人体细胞内DNA包括核DNA和质DNA,其中核DNA数目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46→92→46,D错误。
10.答案:C
解析:A、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A错误;
B、图中细胞②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中着丝粒排布在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中核DNA数目与③细胞中相等,都是体细胞的两倍,B错误;
C、①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①与③细胞中着丝粒没有分裂,染色单体数目相同,C正确;
D、①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3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①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③细胞中相等,都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1:0:1,与图示不符,故A选项错误; B、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细胞板的形成,故B选项错误; C、细胞膜向内凹陷发生在末期,此时染色体:DNA=1:1,与图示不符,故C选项错误; D、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目=1:2:2,符合图示,故D选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A、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构成解离液,解离的作用是使细胞彼此容易分开,A正确;B、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B正确;C、用清水漂洗约10min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以防影响染色效果,C错误;D、盖好盖玻片后,还要盖载玻片,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其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便于观察,D正确。故选C。
13.答案:D
解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则c→d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该过程细胞中DNA数目不变,A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数目,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与a点相同,B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数目,则a→c过程中着丝粒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数目,则a→c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未结束时,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14.答案:A
解析:正常细胞中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15.答案:(1)③④;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
(2)b;DNA进行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出现染色单体
(3)⑥;细胞板
解析:(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仁、核膜都逐渐解体消失染色质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所以题图甲中③④为有丝分裂前期。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发现处于图甲中②的细胞数量较多。
(2)图甲细胞④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乙中的b,图乙中a→b变化的原因是DNA进行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染色单体。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主要的区别是末期产生子细胞的方式不同,⑥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末期在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环沟,环沟加深,最后丝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是在赤道面的部位形成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而形成两个子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