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5.1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2)——高二生物学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1.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 所用生长素类调节剂为2,4 - D,并进行了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过程中预实验的浓度梯度小,正式实验的浓度梯度大
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插条的种类属于无关变量
C.预实验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D.实验中要注意找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上下端,防止颠倒
2.用不同浓度的某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图。其中1、2、3、4分别是培养环境中生长素浓度为a、b、c和0的生根数量。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
A.各组插条数量应相等 B.c可能小于b
C.b可能小于a D.组别4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为探究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最适浓度,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2,4-D则扦插枝条不生根
B.若将2,4-D溶液处理枝条形态学上端也能得到相同结果
C.分析结果可知B组2,4-D浓度高于A组和C组
D.设置更多的浓度梯度有利于达到本实验目的
4.研究人员将某植物幼苗切段经缓冲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分组,在黑暗条件下分别置于低浓度IAA(吲哚乙酸)高浓度IAA、ETH(乙烯利)、低浓度IAA+ETH溶液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幼苗切段伸长率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
B.促进幼苗生长的IAA最适浓度在低浓度IAA和高浓度IAA之间
C.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
D.本实验中,高浓度IAA一定抑制幼苗切段生长
5.某科研小组研究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图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组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
B.据图推断IAA和GA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C.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会变短
6.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甲。图乙所示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2ppm
B.图乙中②表示的是根部,因为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C.图甲和图乙都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D.图乙中c~d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7.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向光生长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抑制
C.发育中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D.水稻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B.用生长素处理西红柿未授粉的柱头可以得到无籽西红柿
C.单侧光照会导致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
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9.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下列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浓度对芽和茎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B.存在与B点对芽作用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
C.生长素浓度处于C点时茎不生长、芽不萌发
D.D点时茎不伸长也不缩短,一直处于不变状态
10.直根系植物具有长而发达的主根,研究表明,主根的生长与顶芽的生长相似,也存在顶端优势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根部细胞的伸长生长,从而促进主根生长
B. 根部存在顶端优势的根本原因是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
C. 芹菜等移栽后比移栽前生长得更好可能与解除根的顶端优势有关
D. 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1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此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
B.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芽和茎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C.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D.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12.图甲为生长素浓度对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为生长素浓度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已知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更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的是根、芽、茎
B.图乙中的c和d分别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C.图甲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生长的影响均不相同
D.据图乙可知,除草剂的浓度越大则除草和增产的效果越好
13.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芽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清水为对照,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生理状态基本一致的该植物不同植株进行喷施处理,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植株相同部位芽生长1cm所需时间,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可用同一浓度生长素处理3组植株,增加数据的可信度
B.b点和d点生长素浓度对该植株芽生长的抑制效果一致
C.e点生长素浓度对该植株芽生长的作用效果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D.该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芽生长,高浓度时抑制芽生长
14.下列描述中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 )
A.作为除草剂杀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B.在自然状态下,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
C.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向地生长
D.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向窗外生长
15.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组别/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配制溶液 蒸馏水 30mg/L2,4—D溶液 50mg/L2,4—D溶液 80mg/L2,4—D溶液 110mg/L2,4—D溶液 140mg/L2,4—D溶液
选择插条 选取该植物生长日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分成六等分,并编号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扦插及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相同
实验结果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mg/L范围内。
(3)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用适宜浓度2,4—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____________下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数目。
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数目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插条的种类属于无关变量,在预实验时2,4-D的浓度梯度较大,正式实验时2,4-D的浓度梯度小,A错误,B正确;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同时探究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C正确;实验中要注意找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上下端,防止颠倒,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D正确。
2.答案:B
解析:各组插条数为无关变量,应相等;c浓度抑制生根,浓度最大;b浓度促进生根,a浓度促进生根作用更显著,但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无法判断两者间的大小,b可能小于a;组别4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答案:D
解析:A.据图可知,对照组没用2,4-D处理,但扦插枝条也生根,只是生根数量较少,A错误;B.2,4-D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等要先促进根部细胞分裂、长出不定根来增加成活率,因此需要处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下端,B错误;C.据图可知,与A和C组相比,B组根的长度最长,促进作用最强,但根据2,4-D作用特点,B组2,4-D浓度不一定最高,C错误;D.本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2,4-D,设置更多的浓度梯度有利于达到本实验目的,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A、要探究不同浓度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影响,自变量应该是不同浓度的IAA,与图示不符,A错误;
B、由于本实验中促进生长的低浓度IAA有可能大于最适浓度,也有可能小于最适浓度,因此不能说明促进幼苗生长的IAA最适浓度在低浓度IAA和高浓度IAA之间,B错误;
C、由题图可知,低浓度IAA促进幼苗切段生长,ETH对幼苗切段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故低浓度IAA和ETH对幼苗切段生长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C正确;
D、本实验中无空白对照,故无法确定高浓度的IAA对幼苗切段生长的效果是促进还是抑制,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图中“?”是空白对照,所以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A正确;据图可知,单独使用IAA和GA,胚芽鞘生长均加快,IAA和GA混合使用后促进作用增强,说明二者对促进玉米胚芽鞘生长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所以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C正确;由于生长素在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两侧对称存在有相同生理效应的不同浓度,所以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m大于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则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减少,D错误。
6.答案:C
解析:A、图甲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越大,根的数量越多,在浓度为12ppm时根的数目最多,但生根的最适浓度并不是12ppm,要知道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16ppm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A错误;
B、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根比芽对生长素反应敏感,分析图乙可知:图乙中曲线①代表的是根,②代表的是顶芽,B错误;
C、图甲中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相比,浓度为16ppm时根的数量较少,而浓度为4-12ppm时根的数量较多,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图乙中生长素浓度为a-c时促进①生长,浓度为c-d时抑制①生长,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故图甲和图乙都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C正确;
D、由图乙可知,①代表的是根,②代表的是顶芽,c~d段生长素对①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②顶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A、植物的向光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的作用,A错误;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运输至侧芽部位积累,而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抑制,只是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B错误;C、植物发育着的种子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C正确;D、人们收获水稻的目的是得到其种子,水稻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不能得到种子,D错误。
8.答案:D
解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A正确;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籽番茄,B正确;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的尖端的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横向运输,使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韧皮部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D错误。
9.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点浓度对根、芽和茎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A错误;由题图中芽的曲线可知,在B点左边存在与B点对芽作用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B正确;生长素浓度处于C点时促进茎的生长、抑制芽的生长,C错误;D点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作用是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茎的生长与对照组相同,并不是不生长,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生长素促进主根生长的原因主要是通过促进根部细胞的伸长生长,A正确; B、主根存在顶端优势的根本原因是与IAA合成及代谢的相关基因的表达,B错误; C、芹菜等移栽后,主根断裂,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根的生长,增加根系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因而比移栽前生长得更好,C正确; D、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造成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顶芽的生长,因此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D正确。
11.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但无法从图中得知幼嫩的细胞和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A项对应的结论无法得出,A符合题意;据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对根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B不符合题意;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根、芽、茎的促进生长作用最明显,故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依次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C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
12.答案:A
解析: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为根>芽>茎,所以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的是根、芽、茎,A正确;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单子叶植物高,所以图乙中的c和d分别是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B错误;由图甲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总会找到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对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可能相同,C错误;据图乙可知,若除草剂的浓度太大,则可能抑制作物的生长,所以并不是除草剂的浓度越大越好,D错误。
13.答案:B
解析:A、实验时可用同一浓度生长素处理3组植株,增加数据的可信度,增强实验的说服力,A正确;
B、b点和d点时,芽生长1cm所需时间相同且都小于a点,说明b点与d点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促进效果一致,B错误;
C、e点与a点时,芽生长1cm所需时间相同(且与清水处理组一致),因此e点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作用效果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正确;
D、实验体现了生长素在低浓度(b、c、d)时促进芽生长,高浓度(f)时抑制芽生长,D正确。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1)对照
(2)50至80
(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扦插枝条生根数逐渐增加
(4)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扦插枝条生根数又逐渐减少;黑暗条件;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高于乙组;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低于乙组;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
解析:(1)对照实验是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实验中用蒸馏水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组和D组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但生根数量相同且最多,说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50至80mg/L之间。
(3)从各组生根数量可推测,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增加,扦插枝条生根数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范围后,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继续增加,扦插枝条生根数又逐渐减少。
(4)为研究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所以应设置有无光照作为自变量进行设计实验,因此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则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同时控制好无关变量,保持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数目,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高于乙组,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低于乙组,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