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目录导入新课1新知探究2课堂练习3拓展延伸4导入新课1一、导入新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体细胞中遗传因子___ 存在;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___;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决定的;遗传因子成对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____结合随机新知探究2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验目的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两种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彩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为d;记录用的纸和笔。实验用具实验步骤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5.按步骤3和4重复做30次以上。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3.从两个小桶内各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4.将抓取的小球放入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4重复做30次以上的原因是什么?实验结果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统计实验结果:彩球组合有几种?每种组合的数量是多少?2.统计全班实验结果,求平均值。实验结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2种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2.你认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应为1:1。结果:在得到的166株后代种,87株是高茎的,79株是矮茎的。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三、分离定律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一对相对性状的假说-演绎法分析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后代F2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约为3:1。(1)F1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F2中矮茎又出现了,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后代的表现型比例都接近3:1?F1测交,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实验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接近1: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现象问题演绎验证结论(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假说课堂练习31.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A.DD × Dd B.DD × ddC.Dd × Dd D.Dd × ddD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的方法是( )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D.让它进行自花传粉D3.现有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知男方父亲患白化病,女方父母正常,但其弟也患白化病。那么,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1/6C.1/8 D.1/12B拓展延伸4四、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