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第1课时)目录导入新课1新知探究2课堂练习3拓展延伸4导入新课1发现问题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观察花园里的豌豆植株,孟德尔发现就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来看,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黄色圆粒的,一种是绿色皱粒的。1.决定子叶颜色的遗传因子对决定种子形状的遗传因子会不会有影响呢?2.黄色的豌豆一定是饱满的、绿色的豌豆一定是皱缩的吗?新知探究2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孟德尔是用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来进行实验的?豌豆种子的粒色:黄色和绿色豌豆种子的粒形:圆粒和皱粒2. F1的性状表现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3.F2代出现了几种性状表现?比例是多少?与亲代相比有什么不同?F2代出现了四种性状表现: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其比例接近9∶3∶3∶1。与亲代相比,F2代不仅出现了两种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即亲本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而且出现了两种与亲本不同的新性状即重组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4.F2代中两种新性状(重组性状)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刚好是两亲本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的结果,即黄色可以和圆粒拆开与皱粒组合,绿色可以和皱粒拆开与圆粒组合。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5.如果就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即黄∶绿和圆∶皱分别是多少?这说明了什么?粒色 黄色∶绿色=(315+101)∶(108+32)=416∶140 ≈ 3∶1粒形 圆粒∶皱粒=(315+108)∶(101+32)=423∶133 ≈ 3∶1上述数据说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并且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没有影响。6.两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中9∶3∶3∶1的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数量比有什么关系?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9∶3∶3∶1是(3∶1)2的展开式。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是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3∶1的乘积——(3∶1)2,即(3黄∶1绿)(3圆∶1皱)= 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YRyrYyRrF1配子黄色圆粒YRyryRYr配子yyrrYYRR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F1配子YRyryRYrYRyryRYr性状表现:9:3:3:1遗传因子组成共9种:4种纯合子各1/161种双杂合子4/164种单杂合子各2/16课堂练习3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A.10/16 B.6/16 C.9/16 D.3/16B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A.1/16 B.1/8 C.1/2 D.1/4D拓展延伸4四、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