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光的世界》单元复习1.物理观念:(1)认识光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真空中的光速;(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能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图。(4)了解光的色散。2.科学思维:(1)经历观察与实验的过程,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2)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提高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激发求知欲,提高探索物理现象或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现象。难点:1.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一、画知识结构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二、考点梳理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1.如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B)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2.《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其中“以铜为镜”涉及到的光现象原理是(C)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的是(B)A.起舞弄清影 B.潭清疑水浅C.风吹草低见牛羊 D.楼台倒影入池塘考点2 光的反射4.教室里,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桌椅、书本等物体,是由于这些物体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__漫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遵循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下图中已标出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3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情景,关于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分析正确的是(C)A.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实像C.蜡烛B在桌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为了使烛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明亮的环境进行实验7.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它的像与水面的距离是__6__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考点4 光的折射9.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线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C)A.漫反射 B.镜面反射C.折射 D.直线传播10.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是(B)考点5 光的色散11.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操作:在深水槽中盛上一些水,槽内边缘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到水中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的墙上,动手做一做,并回答:你将会看到(D)A.白墙上没有任何光B.白墙上有白色光C.白墙上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D.白墙上有一条彩色光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