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高效课件(北师大版2024)(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高效课件(北师大版2024)(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1章 探索生命
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林奈
达尔文
哈维
沃森与
克里克
生物分类系统
《物种起源》与
生物进化论
血液循环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知识回顾
观察法
实验法
实验法
观察法
1、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用实验法设计实验(重点)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酸奶发酵的过程,他发现似乎是一些微小的物体在发挥着作用。
他将这些物体命名为乳酸菌,并
分离出来,将它们撒在牛奶里,
结果牛奶就开始发酵了。后来巴
斯德又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生
物必须来自生物,无法无中生有。
很快巴斯德又发现了食物变质的罪魁祸首——细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
  通过上述材料分析:巴斯德在生物学的研究上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他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 生物学研究方法有 、 、 、 等,其中 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观察
调查
实验
分类
实验法
划线:课本P20 第1段 1,3行
1发现并提出问题
实验法研究步骤有哪些
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 设计实验方案
5 实施实验并记录
6 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阅读课本P21 最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课本p20-21的内容,划出实验法的研究步骤
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呢?
(或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研究示例: 科学家的研究过程 课本P20
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
1、发现并提出问题
【知识点1 】
反问句
2.收集相关信息: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猎物的。
①响尾蛇视力不好,眼只能感光,看不见物体。
②响尾蛇的眼下有感受热的结构,可感受较近动物体温。
③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④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
行为。
3.作出假设:
把问题改为陈述句
A
B
实验1
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5.实施实验并记录
A
B
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实验2
4.设计实验方案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多次重复:
6.分析实验现象
蛇能追寻到( )的老鼠,蛇不能追寻到( )的老鼠
被咬过
没被咬过
实验1
实验2
条件
结果


老鼠
老鼠
(被蛇咬)
(未被蛇咬)
追踪
未追踪
相同
不相同
形成对照
对照组
实验组
未处理
处理
解题技巧1:设置1个变量(形成对照),其它条件都相同:
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区别:
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老鼠是否被响尾蛇袭击中毒
变量
7.得出结论
蛇是根据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假设=结论
1发现并提出问题
总结:实验法研究步骤
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 设计实验方案
5 实施实验并记录
6 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B.科学探究中不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C.科学探究中可以依据假设修改实验数据
D.科学探究中得到的事实资料就是探究结论
合作与探究1
A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后续的环节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不可以依据假设修改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
究中得到的事实资料不是探究结论,需要经过分析和推理等过程才能得出结论
2.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潮湿和干燥 B.温度和水分
C.有光和无光 D.有空气和无空气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绿萝生长的影响”,应选择下列哪组条件不能作对照(  )
A.适量浇水和不浇水
B.光照充足和适量浇水
C.室温22℃和0℃
D.光照充足和遮阴
设置1个变量(形成对照),其它条件都相同
B
2个变量
B
水分
温度
光照
B
变量:
温度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是否有影响,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3个大小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沙土,并编号。
②将3个发芽、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处理后分别埋进3个花盆中。
③将3个花盆按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你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第 号花盆是对照组。
(3)表中A处应填   ,原因是 。   
(4)该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请指出:  。
(6)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实验结果
1 室温、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马铃薯正常生长
2 A、光照充足、不浇水 马铃薯很快死亡
3 室温、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马铃薯一段时间后死亡
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有影响吗
水分
1
室温
控制单一变量
每组实验只有一个花盆
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有影响
2.实验法的步骤: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③作出假设
④设计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
⑥分析实验现象
⑦得出结论
1.科学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实验法、比较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等
课堂总结:
1.小华为了探究水分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找出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修正 ( )
A.将乙组搬到黑暗处 B.将乙组5℃改为25℃
C.将乙组花生种子换成大豆种子 D.将乙组水量改成足量
B
自信检测
2.探究辣条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有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购买辣条食用。组员疑问:辣条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材料:辣条、仓鼠20只、普通鼠粮、可关仓鼠的笼子等)请完善探究方案:
第一步,提出问题: ?
第二步,作出假设: 。
第三步,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食物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100克 10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200克(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 4只已经死亡
6只活动能力弱
辣条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
辣条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食物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100克 10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200克(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 4只已经死亡
6只活动能力弱
第四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第五步,交流讨论:
(3)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4)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组。
(5)每组用10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_________。
(6)甲、乙两组的实验材料都是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
辣条

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少误差
控制单一变量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食物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100克 10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200克(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 4只已经死亡
6只活动能力弱
(7)该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_。
(8)若同学们对更正后的探究实验,又重新进行了操作,结果和上次一样。那此探究得出的结论:_________。
(9)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
我们应杜绝或减少辣条的使用(合理即可)
每次投放鼠粮量要相等
辣条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