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三章 物态变化3.3 汽化与液化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2.科学思维: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3.科学实验(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导学重点探究水沸腾的规律导学难点了解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导学课时 1课时导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 。物质从液态变为 的过程叫作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 。2.实验表明,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 ;水在沸腾后, 保持不变。从实验中还可以看到,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现象。这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 ,但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所以说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 。3. 如图所示是水沸腾的图像,由图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 ,温度保持 。4.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 。不同液体的沸点 。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 。家里煮饺子、蒸馒头时,在水沸腾后仍然要继续 ,就是为了使水能够继续 ,保持沸腾。5.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 了,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 了。这是因为,虽然没有达到沸点,但是水也发生了 ,变成了 。这种在任何 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 。课堂导学1. 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 。物质从液态变为 的过程叫作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 。2. 如图所示是水沸腾的图像,由图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 ,温度保持 。3.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就 了,晾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不久后也 了。这是因为,虽然没有达到沸点,但是水也发生了 ,变成了 。这种在任何 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 。4.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 ,增大液体的表 ,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 ;而要减慢蒸发,应该采取 的措施。 和 是汽化的两种形式。5.手背擦上酒精后,随着酒精的 ,擦酒精的位置人会感到 。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过程中 ,致使酒精及与酒精接触的物体 下降。夏天向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时 来降低温度的。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 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得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达标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B.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C.烧开水看到壶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D.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冬天室外的人从嘴呼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汽化成的小雾滴B.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液化现象C.早晨露珠是水蒸气吸热液化而形成的D.张家界景区的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B.手背擦酒精处感到凉,是酒精蒸发吸热所致C.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至升得太高D.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减慢蒸发,减小热量的散失4. 夏天,某同学从冰箱的冷藏室里取出一瓶水,不一会儿,他发现瓶壁变湿了,这是因为( )A.空气遇到冷瓶装水液化成水滴B.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瓶装水液化成水滴C.瓶中的水渗透出来的D.瓶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5.在煎中药时,人们一般先用武火(大火)使药液迅速沸腾,再改用文火(小火)使药液保持沸腾。这是因为( )A.水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B.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C.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水在沸腾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 转化,气体,液化。2.升高,温度,变大,不变,吸热。3.热量,不变。4.沸点,不同,加热,吸热。5.不见,干,汽化,气体,温度,蒸发。课堂导学1. 转化,气体,液化。2.热量,不变。3.不见,干,汽化,气体,温度,蒸发。4.表面,温度,面积,流动,相反,蒸发,沸腾。5.蒸发,凉,吸热,温度,吸热,汗液,太高。达标练习1.C;2.B;3.D;4.B;5.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