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6、麻 雀(第1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作业本 是作业内容( 月 日)考点梳理 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板 书 设 计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小麻雀掉下来——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第四步 巩固提升——表达1.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第五步 拓展延伸——运用记忆字形,指导书写。完成作业本第1、2题。朗读全文。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课题:16、麻 雀(第2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作业内容( 月 日)1、课堂作业本第4、5题;2、阅读课外书;3、收集其他仿生学相关的资料(选做)。考点梳理 1、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2、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板 书 设 计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听写导入1.听写:嘶哑 拯救 挓挲 奈何 嗅到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2.讨论事情的经过。(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 第四步 巩固提升——表达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1、老麻雀的无畏;2、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第五步 拓展延伸——运用“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课题:17.爬天都峰(第1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认识“级、链”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12个字。会写“发颤、居然”等14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心情。3.知道可以按照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写、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重点 知道可以按照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写、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难点 体会互相鼓励的力量。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作业本 是作业内容( 月 日)1、课堂作业本1、2、3题2、生字抄写本3、选背小古文考点梳理 1.听写课后词语表;2.能够把一件事写清楚板 书 设 计 17.爬天都峰爬山前爬山中 爬山后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图片导入,揭题介绍天都峰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②思考:《爬天都峰》都写了天都峰的哪些特点?2.认读词语石级 铁链 攀登 照相 小辫子 笑呵呵 鲫(jì)鱼背3.多音字学习:假(jià)日 似(sì)乎 白发(fà)苍苍照相(xiàng) 应(yīng)该 提示: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牢记“辫”分中间部分4.书写指导:“颤、攀、鲫”等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紧凑一些。5.《爬天都峰》都写了天都峰的哪些特点? 第四步 巩固提升——表达结合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文写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碰见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2.梳理文章内容填空:课文先写(“我 ”爬天都峰之前的心情),再写(爬天都峰的过程),最后写(爬上天都峰之后)。 第五步 拓展延伸——运用总结:本课我们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词语的含义,也掌握了识字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课题:17.爬天都峰(第2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在相互鼓舞下战胜困难的过程。2.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心情。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爬天都峰这件事写清楚的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爬天都峰这件事写清楚的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作业本 是作业内容( 月 日)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4题2.听写本课词语3.背小古文(选背)考点梳理 1理清课文脉络,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板 书 设 计 17.爬天都峰 汲取“我” 老爷爷 力量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1.听写字词。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1.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高、陡。①爬山前“我”是怎么想的?边读边圈能体现“我”害怕、畏惧的心理的词句②指导朗读提示孩子关注3-5自然段,“我”与老爷爷的对话,读一读,读出惊讶与赞许的语气,感受互相鼓励的力量。默读第6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圈画描写爬山的词语。(2)学生交流。(3)引读第七自然段。4.朗读2-7自然段,回顾爬山的过程。。5.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第四步 巩固提升——表达老爷爷为什么能爬上峰顶呢 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2)他看见了“我”,心里又怎么想呢 (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互相鼓舞,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的鼓舞才爬上峰顶的。第五步 拓展延伸——运用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 “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这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课题:习作例文(第1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2.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重点 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难点 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习作本 是作业内容( 月 日)完成习作考点梳理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2.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板 书 设 计 六要素起因 经过 结果时间 地点 人物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回顾《爬天都峰》《麻雀》两篇课文写事方法。说说在“初试身手”中积累的表达经验。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1.《我家的杏熟了》(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借助旁批提示,学习文章是如何把一些重要内容写清楚的。2.《小木船》按以上的方法,小组自学。重点理解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3.小结方法(1)写清六要素: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第四步 巩固提升——表达1、写一写,能运用2、课堂小结。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第五步 拓展延伸——运用1、自我修改2、交流。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课题:习作:生活万花筒(第1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重点 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难点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作业本 是作业内容( 月 日)习作互相修改考点梳理 能够把一件事写清楚板 书 设 计 生活万花筒起因 经过 结果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你记忆中的事有哪些呢?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1. 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事? (2)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2.想想你想写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是激动,是伤心,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3.汇报自己的选材。4.明确写作要求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第四步 巩固提升——表达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事情的过程。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3.教师总结:写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细节;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结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板书:经过、结果) 第五步 拓展延伸——运用1.请你根据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2.起草作文,教师巡视3.完成草稿,指导修改。①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②教师小结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课题: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和课外阅读内容,说说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巩固阅读经验和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图片等,认识“圃、卉”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花圃”等8个词语。重点 结合生活经验、图片等,认识字词。难点 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和课外阅读内容,说说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巩固阅读经验和方法。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作业本 是作业内容( 月 日)课堂作业本1、4、5题(20分钟)熟读课文背小古文(选做)考点梳理 1.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巩固阅读经验和方法。2.认识字词。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四想象神奇个性鲜明认识世界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谈话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学习过哪些神话故事 故事中的哪些情节或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交流平台1.阅读相关语段,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单元内容中人物和情节的认识和感受。2.比较:在交流“古人创造了许多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个内容时,可以把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上天拿取火种”和中国神话“燧人钻木取火”联系起来,感受神话故事中表现出的不同文化。3.思考:为什么神话故事会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4.总结识字加油站1.活动一:情境导人,认读词语。(1)同学们,花熊装点生活,龙能陶冶性情,你们认识哪些花 (2)出示课文插图,说出这些花的名字。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这些词语。(3)由图导引:花卉、花蕾、花盈、花圃,学生认读。2.活动二:发现特点,识记生字。(1)注心观察变红的生字,你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它们吗?(2)学生汇报交流。3.活动三:练习说话,巩固认读。(1)看图,你喜欢玫瑰、茉莉、牡丹、海棠吗 为什么 用一两句话说一说。(2)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玫瑰、茉莉、牡丹、海棠 说给大家听一听。(3)从“花圃、花卉、花蕾、花蕊、玫瑰、荣莉、牡丹、海紫”中选择几个词连起来说一小段话。第四、五步 巩固提升、拓展延伸——表达运用1.完成作业本第1、4、5题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课题:语文园地四(第2课时)周次 星 期 总课时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嫦娥》,养成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2.进一步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重点 朗读、背诵《嫦娥》,养成勤于积累的良好习惯。难点 进一步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作业设计 作业来源 是否分层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作业本 是作业内容( 月 日)1.完成课堂作业本2、3、6题。2.背诵《嫦娥》。考点梳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四想象神奇人物鲜明嫦娥导学流程(要求详案):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第一步:前置学习——感知复习导入新课。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感悟与领悟词句段运用1.想一想,比一比。(1)出示词语,指名读。(2)读了这些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哪个故事 为什么 看看哪个同学想到的内容多。(3)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 这个故事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说给大家听。2.读一读,说一说。(1)出示三句话,读一读。(2)和同学交流,说说这三句话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神奇?(3)《精卫填海》哪些情节也很神奇 (4)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哪些情节也让你觉得不可思议,你至今记得 日积月累1.我会读。(1)板书“嫦娥”,借助拼音读好。(2)出示《嫦娥》一诗,学生自由朗读,把整首诗读通读顺。2.我会说。(l)结合课文插图,学生或教师简要讲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2)再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的哪个诗句写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内容。(3)对照插图,想象画面,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4)朗读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第四、五步 巩固提升、拓展延伸——表达运用1.完成作业本第2、3、6题2.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背诵积累《嫦娥》。 (体现学生学生活动和作业时间至少15分钟)教学、作业反思小麻雀猎狗搏斗保护想吃老麻雀想吃一种强大的力量小麻雀猎狗搏斗保护老麻雀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