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二框遵守规则
1.政治认同:融入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2.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读,提高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自觉性;
3.道德修养: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
4.健全人格: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生活自律习惯,尊重和敬畏规则做人品格。
5.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自学思考题
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3.如何维护规则?
4.改进规则的原因?如何改进规则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6—31,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是什么?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乘客们不断侧目而视。马女士原以为这位男士很快就会结束通话,没想到他一直在“高谈阔论”,最终把孩子惊醒了,哇哇直哭......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电话的“自由”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处罚。
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来,他们的同伴还未赶到。面对乘务人员的劝阻和其他乘客的谴责,两人不以为然,态度蛮横,导致发车延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
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1.为什么说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知识小结
第二目
自觉遵守规则
PART 02
02
探究与分享 P28
《元史 · 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维度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探究与分享:p28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说明许衡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内心的规则,是有自律精神的人。
“我心有主”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你认为如何形成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二、自觉遵守规则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自律
他律
自我约束
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遵守社会规则的两种约束机制
探究与分享 P29
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怎么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P28-29
怎么做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他律和自律的含义)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准绳。人们建立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自主学习检测二
维护与改进规则
PART 03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行为吗?
乱扔垃圾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插 队
抢座位
随地吐痰
乱刻乱画
面对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参观点,有游客翻越警戒线,进入游客禁区内拍照。
如果你是周边的游客,你会如何做?
7月26日,在四川九寨沟神仙池景区,一名男子翻越护栏踩踏钙化池拍照
探究四:看到翻越“警戒线”的人,你怎么做?
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考试作弊属犯罪行为
(1)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2)一些原有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全面二孩
单独二孩
只生一个
全面三孩
调整购票身高
调整行为年龄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1)原因: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2)目的:
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改进规则的原因和目的 P31
5.如何改进规则 P31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
②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维护与改进规则
遵守规则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自觉遵守规则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②我们积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献计献策
①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保障
①需要自律和他律
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