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维护秩序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3.1维护秩序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遵守法律等规则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够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规则,有担当精神
重点: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难点: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社会生活有秩序
笔记 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
3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种类:
社会管理
秩序
1
生产秩序
2
交通秩序
3
公共场所
秩序
4
社会管理秩序: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的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 
区分
市场秩序
博物馆
公用设施
对公用设施的管理:路灯、自来水管道、公用电话等;
对文物的管理:博物馆等;
对毒品的管理:吸毒、注射毒品等;
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秩序等。
社会管理秩序
滥用食品添加剂
扰乱生产秩序
安全生产
生产秩序
扰乱生产秩序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超载运输
闯红灯
开车超速
交通秩序
跨护栏
酒后驾驶
违章停车
乱扔果皮纸屑
不自觉排队
乱刻乱画
公共场所秩序
公共场所主要是指: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
特征: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几种表现:
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进行非法;
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秩序混乱阻止;
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
小组活动一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影响学生正常放学,出现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
①交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优化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交通环境;
②在校门口50米内放置醒目的禁停标志牌,在一定区域内禁止停车;③上、下学高峰期,派交警维护交通秩序;
④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
⑤学生有序排队出校门;
⑥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等
从社会层面看社会秩序的作用?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从个人层面看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
阅读感悟
谈起社会治安的变化,居民老李感触颇深。几年前,他经营的一家五金店不时被小偷“光顾”。近年来,该地区全力打造“平安家园”。公安部门以网格化巡逻为基本格局,建成了覆盖全城的街面防控网,防控效果显著。自从公安机关加大治安管理力度后,老李的五金店从未失窃过。与老李同住一个小区的居民说:“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健全了,现在即使一个人深更半夜回家也很安全。”
课堂笔记
3、社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为什么)?P23
①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维护秩序靠规则
2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思考:材料中有哪些规则?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
某中学校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要穿校服入校;佩戴校卡;禁止带手机回校;禁止打架斗殴······
道德
纪律
法律
P24探究与分享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分类
(对全体成员具有普 遍约束力)
(局部适用)
法律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
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的。
道德
(靠舆论、信念、风俗习惯起作用)
纪律
含义:
分类
笔记区
生活中的规则







尊敬师长
纪律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诚信做人
有序排队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道德
生活中的社会规则
活学活用-连一连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对吸烟行为人处 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上下楼梯靠右走
道德
法律
纪律
对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措施
强制性措施
纪律
法律
非强制性手段
风俗
道德
靠社会组织的强制力实施
靠社会舆论社会心理来实现
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笔记:4.社会规则的分类(p25)
探究 社会规则的作用
2022年5月1日《河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开始施行。
(一)驾驶人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没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
(二)文明驾驶,不得抛洒物品、垃圾和随地吐痰;
(四)禁止实施下列影响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的行为:
1.拼装电动自行车;  
2.拆除或者改变电动自行车的限速装置;  
 
(三)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该佩戴安全头盔。
思考一:你如何看待这些规则?
提示: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比如不得私自改装、拼装、加车棚;随车配备安全头盔;驾驶人应当年满十六周岁等。
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p25)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笔记区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
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
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笔记4.社会规则的作用?P25(笔记小结)
相关链接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
笔记4.社会规则的作用?P25(笔记小结)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课堂小结
维护秩序
社会生活有秩序
维护秩序靠规则
1.含义和内容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1.含义和内容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社会秩序的作用
2.社会规则的作用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