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4.1《天气和气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5-2016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4.1《天气和气候》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教材分析: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不久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最普遍的重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4、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一组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着的地球影片(包括自转和公转)及打出4张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幻灯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所看到的景象。教师配合朗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在这里孕育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世界。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严寒酷暑,干旱洪涝,……我们既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又遭受着灾害性天气的侵扰,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天气与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教师:在屏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打出课文中清晨上学所碰到的四种天气情况不同感受。老师提问:每天清晨,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时,你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天气状况。
过渡:同学们回答的好!接下来就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天气。
(板书)一、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形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
能力提升:讨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几分钟后自由发言,在阳春三月的天气,适合于放风筝,夏日人们适合到海滨休闲,有沙尘暴和台风的天气,人们不适合出行。
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天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变化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观察天气,努力探究天气变化的秘密,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地方以及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气象台、气象站、气象联络网,许多叔叔阿姨日夜不停地监测天气的变化,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使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我们要从小向他们学习,下边老师教给你们简单的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
过渡: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知道呢?
学生:手机、电话(拨打121,天气早知道)观察(看云识天气)收看天气预报-------
(板书)二、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活动一:识别天气符号
课件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让学生分组用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的语言结合生活实际将每个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含义讲解一遍,如:晴天符号是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多云符号是一朵云彩;冷空气前锋符号象一个齿轮,小三角的尖端指向冷空气运行的方向,中雨是云朵的下面有两条倾斜雨注----同学相互交流,记住其符号。
强调识别:
(1)阳、阴,多云,降雨,台风、降雪、霜冻、
(2)浮尘,扬尘,沙尘暴,强沙暴
(3)风力的表示:1)风杆,风尾,风旗的认识;2)风的来向就是风向,即在风杆上标有风尾,风旗的一端,如 表示东风, 表示北风。3)风级的表示方法,即每一道风尾表示风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东北风力6级,东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风力8级。(边讲边画图)
教师讲解4.2图。课件展示“卫星云图”。看图得出白色—云雨区,蓝色—海洋,绿色—陆地
活动二:记忆天气符号
引导完成活动4.3“模拟播放天气预报”。
分组播报图上各城市的天气状况,比一比,看哪一组播报更快捷、准确。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扩展:为什么要进行天气预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各抒已见:天气预报可让人们及早做好出行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
活动三:
练习教材P59活动第二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的活动是否妥当?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为什么不妥?(台风——捕鱼不合适;沙尘暴——跳绳不合适;霜冻——插秧不合适;晴——打球合适)
2、现实生活中许多动物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 搬家将有雨下
知了 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蚂蚁 潮,下雨兆
泥鳅 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乌龟 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过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又会提到“气候”这个名词,你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点么?
(板书) 三、气候的概念及特点:
播放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让同学们欣赏不同气候的景观,更清楚的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学生观察后总结)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学生讨论列表总结: 天气——短时间、多变性;
气候——长时间、稳定性;
巩固练习:根据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分辨以下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哪些是说气候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A.天气 B.气候
2.昆明四季如春。 ( )A.天气 B.气候
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A.天气 B.气候
4. 在未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24小时,本地区将有六至七级偏北风( )A.天气 B.气候
过渡:你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气候吗?了解了天气和气候的有关知识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用呢?
(板书)四、了解天气与气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可以举行一个小小辩论会,学生自由谈论,教师作好指导)。
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夏秋降雨多,冬春降水少。
给出相关资料,通过师生的辩论,让同学们了解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对身边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事物的两面性去分析。
板书设计:
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二、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三、气候
1、概念 2、特点
四、天气和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后记: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三、强化人文素养,肩负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功能。
本节课不仅注重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也重视了过程和方法,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中通过对身边的天气和气候的了解,以及在生活中的影响的探究,指导学生关注气候、关注生活,提出对气候灾害的合理建议,对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