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狐假虎威【教学总目标】1. 认识“假、威、转”等17个生字。会写“食、就、爷、命”等10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3. 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课时目标】1. 认识“爪、抗、违、闷、派”这5个生字,正确书写“神”、“活”。2. 学习课文第4-9自然段,理解并演一演故事,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重难点】1. 认识“爪、抗、违、闷、派”这5个生字,正确书写“神”、“活”。2. 学习课文第4-9自然段,理解并演一演故事,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词语。(1)出示:食物 身边 命令 面前看仔细才能读正确,第一组词语一起读。(2)出示:狐假虎威 骨碌碌一转猜猜老师为什么把它们分在一组?一起读第二组词语。2.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3.我们还知道狡猾的狐狸可不想就这样被老虎给吃掉,他得想办法逃生。打开书,翻到第97页,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来读1-3自然段。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过渡:听了狐狸的话,老虎虽然一愣,但它还是没有松开爪子。(一)学习第4-5自然段1.学习生字“爪”。看,像这样带有尖尖指甲的野兽和鸟类的脚就是“爪子”。2.狐狸提到了谁,让老虎松开了爪子?轻声读4~5自然段,想想。(1)指名交流。追问:在狐狸的话中,老天爷出现了几次?反复提到,说明老天爷很重要,老天爷到底是谁?(2)老天爷:民间认为天上有个可以主宰一切的神,尊称这个神就是老天爷。3.学习生字“派”(1)师:这个生字谁来读?(派)(2)“派”右半部分的撇特别多,读出并写好这些撇。(3)谁派谁来干什么? 狐狸说的“百兽”是指哪些动物?4.学习“违抗”(1)不仅如此,这只狡猾的狐狸还警告老虎吃了自己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2)这个词语谁会读?(3)“违抗”是什么意思?(4)不听老天爷的命令,那可了不得了!狐狸会怎么说这句话呢?出示: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5.指导感情朗读(1)上节课,我们学习2、3自然段时,抓住了提示语中的动作,读好语言来表演。这里狐狸的话该怎么演呢?想想老天爷在哪儿?加上动作,自己试试。(2)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演。我演老虎,你演狐狸。狐狸怎样的语言、怎样的动作,才能让“我”松开爪子?谁愿意来挑战?(3)我们一起来当小狐狸,全体起立。(二)学习第6-8自然段过渡:老虎松开了爪子,狐狸终于可以活动一下筋骨了。1.教师引读:狐狸摇了摇尾巴,说——于是,他们向森林深处走去。2.轻声读第7、8自然段,思考:哪些词语是写老虎的,哪些词语是写狐狸的。(1)交流反馈。随机出示板贴:(狐狸图)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老虎图)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3.谁能用“演一演”的方法,把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自己先轻声准备。①“摇头摆尾”老师这里有根“小尾巴”,请你一遍读词语,一边演一演。预设:摇着头、摆着尾,得意极了!这就是摇头摆尾。②“大摇大摆”预设:你已经学会通过动作来表现词语的意思了。狐狸走路非常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是大摇大摆。③“东张西望”预设:这里,那里地看,就是东张西望。④“神气活现”预设:请出放大镜,仔细看!狐狸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微笑,这得意的神情,就是“神气活现”。小结:原来还能通过做动作,加表情演一演,把词语的意思给表现出来呢!出示板贴:表情4.练习说话,理解“半信半疑”。师:半信半疑呢?一起看图,说说老虎心里会怎么想?练习说话:老虎半信半疑,心想:________________。5.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师:下面要请同桌合作来表演了,一个做狐狸,一个当老虎,注意表演时要注意站位正确、表情丰富、动作到位。等一下,请演得最好的同学到前面来表演。6.轻声读第8自然段,圈出描写小动物表现的词语。(1)词语卡片“纳闷”,这个词语谁来读?闷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突然看见狐狸大摇大摆的样子,野兽们会怎么想呢?出示:看见狐狸大摇大摆的样子,野兽们很纳闷:__________________。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它平时是怎么走路的?而现在狐狸走路是什么样子?他们心里特别奇怪,所以很“纳闷”。(2)指导朗读。三、总结课文,揭示寓意1. 想象说话:出示:看见野兽们吓得撒腿就跑,老虎想: 。师:看见野兽们吓得撒腿就跑,老虎会怎么想?2.老虎从一愣,到蒙住了,又到半信半疑,而这时,老虎已经完全相信了,这就是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3.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21课,知道了“狐假虎威”的意思,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同时,积累了不少四字词语,一起读。我们还给词语分类,又通过动作、语言、表情来表现词语的意思。四、指导写字1.这篇课文要写的字有很多,观察这几个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出示:神、活、物、就、猪、借2.神气活现这个词中,有两个今天要写的字。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写。5.学生写,师巡视点评。五、布置作业1. 积累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2. 和同学合作演一演课本剧。教学反思我执教的课文是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的第21课《狐假虎威》,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让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在这堂课中有很多难理解的词语,理解并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在起初的试教中,我是直接让小朋友通过神态和动作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的意思表现出来,其中,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摇头摆尾学生能通过动作表现。但是“神气活现”、“半信半疑”这两个词语学生始终没有办法通过表演来表现词语的意思。课后,教研组的讨论中,我们分析原因就是学生不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神气活现”、“半信半疑”是表示“神态”的词语,那么如何帮助学生通过神态理解和表现词语的意思就变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就是连专业的演员也无法很好的演绎,更别说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在诸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确立了将“神态”定位为学生更能理解的“表情”。先让小朋友自己学,这5个词语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很简单,一看就知道。学生马上能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意思表现出来。对于难理解的两个词语,我们运用到了课文插图,请学生模仿插图上小狐狸的表情演一演,这样“神气活现”的意思,小朋友就都能表现出来了。“半信半疑”其实是一种心理活动,我们就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把表演落实到位”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在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整堂课上下来,小朋友能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走进故事,最后借助动作、表情、语言来表演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