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露和霜》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露和霜》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 《水循环》单元 5.雾和云 教学设计
单元 《水循环》 课题 5.雾和云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
学习内容及要求 10.2水循环 5~6年级 ②知道水在改变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露和霜及其形成的原因。 科学思维:能基于所学知识对雾和云形成的原因作出合理猜想。 探究实践:设计并完成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 态度责任:注重小组合作意识,对露和霜的形成表现出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教学 重点 知道自然界中露和霜形成的原因。
教学 难点 设计并完成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金属杯、冰块、湿毛巾、温度传感器、食盐、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在大自然中,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
一、引导课题,初步认识露和霜。(预设5分钟) [PPT 3 出示]出示露和霜的图片导入新课。 提问:露和霜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交流,明确露是小水珠,霜是小冰晶。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露和霜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露和霜。
二、活动过程,探究露和霜形成的原因。(预设25分钟) 1. [PPT 4 出示]露是怎样形成的? 草叶上的露珠图片,引导学生猜测露是怎样形成的。 (预设:可能是早上下了点毛毛雨,就落在了草叶上。可能是天冷了,草叶上的水蒸发不了就留在了草叶上形成了露。空气中有水蒸气,可能是天冷了就变成了水滴,在草叶上形成了露。……) [PPT 5 出示]实验材料图片:金属杯子、冰块、湿毛巾、温度传感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PPT 6 出示] 探究露的形成实验方法图片:将冰块导入金属杯内,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粘贴在金属杯外壁,观察现象。 [PPT 7 出示] 温馨提示:温度传感器探头紧贴金属杯子外壁;将金属杯子放在湿毛巾(增加水蒸气)上,往杯内加冰块;观察金属杯子外壁的现象,记录杯壁的温度变化。 开展实验。 [PPT 8 出示]实验现象图片:金属杯外壁出现小水珠。引导学生交流杯子外壁的水是怎样形成的,进而推理自然界的露是怎样形成的。 师生共同总结:金属杯外壁的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冰冷的桶外壁变出来的。 [PPT 9 出示]师生共同总结自然界中露的形成原因: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2.[PPT 10 出示] 霜是怎样形成的? 植物上霜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霜是怎样形成的。 (预设:空气中有水蒸气,遇到更冷的天气形成的。……) [PPT 11 出示]实验材料图片:金属杯子、冰块、湿毛巾、温度传感器、食盐。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 [PPT 12 出示]探究露的形成实验方法图片:将冰块导入金属杯内,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粘贴在金属杯外壁,向金属杯中加入食盐,观察现象。同时出示实验提示:实验前,用干毛巾擦干杯子外壁,保证外壁没有水。 开展实验。 [PPT 13 出示]实验现象图片:金属杯外壁出现小冰晶。引导学生交流杯子外壁的冰是怎样形成的,进而推理自然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师生共同总结:金属杯外壁的冰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更加冰冷的桶外壁变出来的。 [PPT 14 出示]师生共同总结自然界中露的形成原因: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3.[PPT 15 出示]对比露和霜的形成。 师生共同总结: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仍高于0°C)时,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在温度降到0°C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4.[PPT 16 出示]露和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PPT 16、17 出示]引导学生交流露和霜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三、拓展活动,了解雾凇的形成原因。(预设5分钟) 查阅资料,了解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PPT 24 出示]雾凇图片。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和雾的形成原理一样的是( )。 A.雾凇景观 B.霜雪 C.早上石块上的水珠 2.露、霜、雾都是由水蒸气( ) 而成的。 A.遇冷凝结 B.受热蒸发 C.自然 3.( )清晨,草叶上出现小水滴就是露。 A.秋天 B.夏天 C.冬天 4.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的外壁上会出现一层小水滴。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滴是从饮料瓶里渗出来的 B.小水滴的形成与霜的形成相同 C.小水滴来源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由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5.在我们实验模拟制造“霜”的时候,向冰块上撒( )可以让温度更低。 A.白砂糖 B.盐 C.酒精 二、判断题 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霜就不会出现了。( )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描述的是自然界中的雨和雪现象。( ) 3.在制造霜的实验中,向冰块上撒盐可以让温度更低。( ) 4.霜是水蒸气先变成小水滴,再变成小冰晶的。 ( ) 5.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上的物体时直接变成的冰。( )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B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六、板书设计 (

霜 温度不同
雾凇
) (
露和霜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