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 八下 7.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人教版 八下 7.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教科书 书 名: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七章南方地区的第三节,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个代表区域之一。香港、澳门是我国的领土,在经历了百年沦落和沧桑后,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回归祖国,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回归之后,香港和澳门发展迅猛,并与祖国内陆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联系密切。因此,2011年版本课程标准把香港和澳门定为必学区域,2022年版本课程标准更是把香港和澳门定为重点必学区域。
学情分析
本节文字内容不多,图表丰富,传递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八年级学生通过学生世界区域地理及中国区域地理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前面两个区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本节课学习《“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基于历史学科曾经学习过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以及一国两制上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教学目标
1.运用亚洲局部区域图,找出并描述港澳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让学生掌握区域定位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 2.运用课本相关图文资料、通过地理计算,结合“香港卫星影像图”,引导学生归纳出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和城市发展的思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城市区域地理的分析和认识方法,并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特别指出港澳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模式发生的变化,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动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2.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特点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区际联系方式的变化。 教学难点: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区际联系方式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2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东方之珠》,欣赏港澳风景及港澳回归祖国的图片。 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地理课堂,我们将从“特别行政区”、“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两方面去领略东方明珠的风采; 欣赏音乐和风景图片
讲授新课 (3分钟) 1.认识区旗话回归 教师引导:国旗是国家的象征,而香港和澳门作为祖国的特别行政区,也有自己寓意深刻的区旗,下面我们先结合阅读材料“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了解港澳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及区旗所包含的寓意。
讲授新课 (5分钟) 2.精述位置辨组成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港澳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组成: 出示“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形”, 学生讨论: (1)找出并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2)根据图描述香港和澳门的组成及地形特点。 (3)小组讨论、分析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展示探究成果: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 2.(1)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和附近的很多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2)地形特点:山地、丘陵较多,平原较少。 3.港澳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便于对外开展贸易。
讲授新课 (5分钟) 3.计算分析明关系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对比分析以下四地的人口疏密和经济状况。 分析小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面积最小的两个地区,但居住着大量的人口和集中了众多的财富,使其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进一步加剧了“人多地狭”的拥挤状况。 学生出示计算结果 归纳出港澳地区人地关系和经济水平: 人口密度大 经济水平高
讲授新课 (6分钟) 4.拓展空间谋发展 活动一:出谋划策 港澳地区怎样拓展生存空间,进行城市发展? 教师小结:港澳政府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渠道。 转接:虽然港澳的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城市发展空间相当有限,但当我们观察教材图7.31“香港卫星影像图”时,会有什么发现呢? 活动二:你辩我论 设置辩题:香港是否应该保留城市绿地? 教师小结:大家的辩论得非常激烈!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归纳起来: (1)追求经济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2)城市发展应体现城市开发综合效益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积极建议…… (1)上天:建高层建筑 (2)下海:填海造陆 (3)入地:建地下交通线、地下商场 学生分组讨论并推选出代表进行代表分享。
讲授新课 (15分钟) 5.扮演角色识联系 教师:港澳人多地狭,自然资源匮乏,但是两地的经济却十分发达,这依靠的是什么呢? 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各有什么特点? 转折: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双方是如何进行合作的?下面我们同桌为单位分为两方,分别扮演香港和内地的角色,共同讨论各自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加强双方的合作互助? 教师接着抛出问题: (1)在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的经济合作为什么会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2)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各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祖国内地强有力支持 香港:自由贸易港 国际金融中心 贸易中心 信息服务中心 航运中心 澳门:博彩旅游业 学生充分讨论,各队派代表阐述各自的优劣势: 港澳代表团说,我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这些正是内地比较欠缺的;内地代表团说,我有“空间、资源、劳动力”优势,这些也是港澳地区比较欠缺的;学生代表:所以香港和内地应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通过这样的互补,香港和内地都能得到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学生详细介绍港澳与祖国内地在改革开放初期“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前店后厂”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 优势互补: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2)两地地缘相接,历史文化渊源深厚; (3)当时祖国内地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资金、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为欠缺。 两地发挥各自优势,使港澳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取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增加了就业机会。
6.分析材料议发展 (3)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合作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引申新话题:为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出示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材料,说明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进入了全新的模式,引导学生分析其合作的优势区位条件? 升华:港澳“人多地狭”“资源匮乏”,但“优越位置”“一国两制”“祖国支持”保障了港澳的稳步持续发展。今天,港澳地区更是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共同参与了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我们祝愿也相信在祖国的坚强领导下,紫荆花和莲花会绽放得更加灿烂美丽,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目前粤港“制造业+服务业”合作形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模式。 分析变化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祖国内地原有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逐渐丧失,但制造业水平逐步提高,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经发展成“世界工厂”,香港则依托其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服务业。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3)“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4)三大核心城市优势鲜明、互补性强:香港的金融中心功能、深圳的科创中心功能、广州的商贸中心功能深度融合,形成了“金融+科创+商贸”模式,力量无比强大 (5)在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国外双循环的交界点,链接是天然的区位优势
小结课堂 (2分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思路,本节课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祖国的“东方明珠—香港的澳门”有了深入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以地理的角度向身边的人介绍一下香港和澳门。 学生按照地理学习的思路小结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特别行政区: 1.一国两制 2.优越的地理位置 3.“人多地狭”,经济发达 4.城市发展空间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港澳的经济特点 2.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练习巩固 (6分钟) 1.香港是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关于其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四面临海 B.香港北邻珠海经济特区 C.香港南临南海 D.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2.香港和澳门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狭人稠 ②经济发达 ③实践“一国两制” ④填海造陆现象普遍 ⑤以旅游博彩业为经济支柱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3.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门北邻福建省 B.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C.位于珠江口东侧 D.澳门人口密度不大 4.香港和澳门都比较发达的经济部门是( ) A.精密仪器 B.玩具制造 C.旅游业 D.建筑材料工业 5.“上天”、“下海”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对此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上天”指的是提高航空运输技术 B.“下海”指的是加大深海作业 C.这两种方式缓解了香港“人多地狭”的局面 D.这两种方式会破坏大自然的规律,应放弃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特别行政区); B._______(特别行政区) 铁路D:_______线, E:_______线。 ① _____ (城市), ② _____(经济特区), ③ _____ (经济特区)。 (3)香港是国际_______中心、_______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共同完成检测练习。
布置作业 (1分钟) 搜集有关惠州与香港经济合作的资料,向家人介绍合作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