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工业(第二课时)教科书 书 名:地理(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内涵,认识我国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水平。 2.举例说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 3.读图说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 4.理解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教学过程环节要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环节一: 高新技术产业及发展【知识回顾】我国工业的分布 【小结】我国工业中心的分布格局是: 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且多沿江河分布 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分布稀疏 【活动】从1G到5G ,以手机为例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转承】 回顾历史 我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摘掉了工业基础薄弱的帽子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努力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迈进。 【活动】高新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内涵 【小结】高新技术包括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 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技术以这些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 开发 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高新技术产品。 【活动】读图,说说我国哪些高新技术产品硕果累累 天河一号、甘肃酒泉的风力发电场、碳纤维制作的自行车 【活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请大家阅读课本107页活动题资料看看高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 “纳米技术”面料、“自清洁”玻璃 、 无人驾驶技术 自动泊车 总结: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意义重大 【活动】请判断以下哪些是高新技术产品: 无人机 果汁 电脑 电风扇 根据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理解,能判断无人机 电脑是高新技术产品 【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如何使工业总产值增值呢? 读图4.2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折线图 首先 正确阅读折线图 第一步 阅读图名,从图名了解这张图所表达的内容 从图名可知 图4.23.表达的内容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 第二步 阅读横、纵坐标的内容及单位 图4.23横坐标表示年份,分别是2000年到2009年 图4.23纵坐标表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单位是亿元 第三步 读取数值并分析 图中的点代表不同年份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而折线可以分析总产值的变化趋势 【思考】 1请观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折线图,说说其变化趋势折线逐步上升且坡度增大 2统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每4年增长情况 完成表格 3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幅变化 你有什么结论? 【小结】对比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始终处于增长状态且增速加快之前每4年的增幅在1-2万亿之间,但是从2009年到2010一年时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加1.5亿元,说明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读图思考、 回答 教学环节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问题】根据硅谷,总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 【小结】 1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 2这里大学和科研单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关键条件) 3旧金山工厂全球闻名的公司林立,为硅谷的发展奠定基础 【问题】 对照条件 请找找中国有无类似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北京作为此我国首都 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它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好,同时 这里还有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大学人才密集 经过30多年创业积累这里基础设施完善 且有政府政策支持使得原本只有几户人家的中关村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思考、 回答 教学环节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转承】地理课程的学习强调空间分布,那我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七年级学习世界地理时,我们曾经以日本 俄罗斯 美国等为例认识了该国的工业分布情况,请同学们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 工业区》和《俄罗斯交通分布示意图》,思考: 1.俄罗斯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2.影响其工业分布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读图思考】 读图4.25 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回答: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是否均衡 2.观察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集中的地区,概括其分布特点 【小结】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很不均衡, 多集中分布在东部、中部地区并且依附于大中城市。例如:北京、 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而且除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以外 ,其他省区的中心城市也都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读图思考】 3. 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布特点呢 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城市密集、 再加上铁路网密集、沿海港口多、水陆交通便利,高校相对集中、科技力量雄厚、 人才众多,这里集中了所有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经济发达,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不利、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小结】我国东部形成三大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它们由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读图思考、 回答 教学环节四: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复习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