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课堂无忧】1.1我与社会教案含反思-(议题式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课堂无忧】1.1我与社会教案含反思-(议题式教学)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我与社会》。从内容上看,本框教材分别从“感受社会生活”与“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两目入手,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参与的社会生活范围在不断延伸,随之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为八年级上册整个教材的展开起到了统领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生理发育期和精神成长期,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正视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引导其“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从八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发展来看,,他们已经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够初步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参与社会生活之问的关系。他们不仅需要来自家庭、同伴、老师的认可,而且需要获得更富社会性的存在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处于自我建构的心理关键期,对“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样才能成为自己期望的那个人”等自我建构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达。中学生这种强大的自我建构需求是其心理成长的迫切需要,需要我
核心素养分析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学做社会的好公民。 健全人格: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与能力。 责任意识: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一天出去旅游,突然遭遇不测,流落荒岛,你被迫扔下行李,只能携带3样物品,你会带什么?依托这些工具,你觉得自己能在荒岛生存几天? 【教师总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 学生思考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设定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议题一:社会生活我参与 议学环节一:暑期生活我来说 1.作为社会成员的你,假期你会去参加哪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2.你能总结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和参加社会生活吗?并说说你的感受。 议学环节二: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同学1:刚上八年级的小唐没有完成学校建议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老师问其原因时,他说步入社会是大学以后的事情,现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的社会也是表面的,我现在的任务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所以我假期都在家学习,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同学2:暑期,道法老师为某班留了一项“我是时政新闻小主编”的作业,以新时代好少年的视角,选取暑期发生的时政新闻进行评述。小华没有交,他说了解国家大事也没用,作为学生我也改变不了什么,等有能力了我再为国家分忧。 议学追问: 你支持上述同学的观点吗? 请任选一个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并说明理由 小结:(1)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播放两张图片:图片一:社会是张“大关系网”;图片二:个人是“大网”上的“节点”。引导学生得出相应知识点。 议学环节三 人际关系网我来画 小组分享:自己在关系网中的各种身份。 思考: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关系网中人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小组探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阅读P5相关链接中的几种社会关系,并为你的社会角色写明属于哪种社会关系。 小结: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分享暑假里发生的事情及相应感受和体会。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针对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结合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同学们回答各自暑期的生活,反映同学们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的认识,发现,行动或体验,意在呈现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以及其中的发现与感悟,引导学生建立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的视角。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引导学生得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观察图片法是道法教学中常见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课堂练习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小强在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值守天宫期间,航天员们还将进行“太空养鱼”,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航天员乘组( ) A.脱离我们的社会,不是我们社会中一员 B.是家庭这张“大网”上“结点” C.依然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D.是为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认可 3.2024年春节期间,小韩观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小韩了解到,我国的发展变化。小韩了解社会的方式是() A通过自我观察 B.通过新闻媒介 C.通过课堂学习 D.通过社会调查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④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就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A.①④B.②④C.②③④D.②③ 参考答案:1-4DCBD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了更为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不盲目备课,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