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14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规则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两千多年前,在古丝绸之路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伴随着中国与亚欧各国友好交往的脚步绵延不绝。两千多年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思维形态角度,“声声驼铃”“袅袅孤烟”体现了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②从思维的产生角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③从思维的特征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④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坚持了聚合思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在某经典小品中,甲给乙出的脑筋急转弯,问道:“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乙回答:“因为我家的小狗讲究卫生!”甲说:“错!”丙接着回答:“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来!”丙的回答( )A.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B.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C.坚持了排中律,体现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D.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3.《宋史·岳飞传》记载,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置岳飞( )A.不符合思维确定性要求B.合乎思维具有一致性要求C.违反了思维明确性要求D.没有违背逻辑思维的要求4.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可见,科学思维( )①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②必须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③坚持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修正错误④目的是发现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安徽高三联考)下列图示反映的是概念外延关系的几种情况。以下说法与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中学生(A)与团员(B)B.②:中国(A)与广东省(B)C.③:宅基地使用权(A)与用益物权(B)D.④:中国式现代化(A)与西方现代化(B)6.民法典规定,名誉是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下列对“名誉”这一定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评价”是该定义的定义项②凡是对民事主体品德的社会评价都属于名誉③品德、声望等揭示了与其他社会评价的区别④民法中,名誉可以分为自然人名誉和法人名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某君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君傻了:“我错在哪儿?”从性质判断看,以下与此君请客失败所犯错误相同的是( )①实习生是我们进入工作的第一阶段,我不能浪费这段时光②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③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长得很特别④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刑法严厉制裁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年6月,贵州榕江“村超”乡村足球联赛火爆进行,点燃了全民运动的激情。在小组赛阶段,对阵的A村队战胜了B村队,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 )①反对关系 ②矛盾关系 ③反对称关系 ④非对称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在座的任何人未经同意不得提前回家。”下列对该判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②换质位后是:非未经同意不得提前回家的不是在座的任何人③换质位后是:有些提前回家的没有经过同意④该判断是全称肯定判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要作出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必须坚持一般性规则。下列三段论推理正确的是( )A.甲班的学生都是优秀生,你是甲班的学生,所以,你应当是优秀生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我是人民群众,所以,我是历史的主体C.金属是能导电的,金属是有光泽的,所以,有光泽的都是能导电的D.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11.为了推进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种植农作物”“饲养萌宠”“比拼厨艺”。全班男生:要么种植农作物,要么比拼厨艺。全班女生:如果不饲养萌宠,就不种植农作物。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①只比拼厨艺,不饲养萌宠②只种植农作物,不饲养萌宠③饲养萌宠,并比拼厨艺④种植农作物,并比拼厨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甲乙两位同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进行了“学习与理想”的主题交流。甲:只要学习成绩优异,就一定能考入理想大学;只有考入了理想大学,才能实现未来的职业梦想。乙:我现在学习成绩优异,我一定能够考入理想大学,我未来的职业梦想也一定能实现。假定甲的推理正确,下列对乙的表述分析正确的是( )①学习成绩优异一定能够考入理想大学,乙推理正确②如果乙考入了理想大学,那么乙未来的职业梦想一定能实现③只要乙的学习成绩优异,乙未来的职业梦想一定能实现④如果乙实现了未来的职业梦想,那么他一定是考入了理想大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的温度会升高。由此可知,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这种思维( )①是形象思维②是理性思维③运用了类比推理④运用了归纳推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康乾盛世”是欧美国家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大变动时期,而清政府却对此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但人类文明的历史潮流并没有因天朝大国的妄自尊大而止步不前。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之所以在近代以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因是封建统治者腐败、夜郎自大,错过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机会。上述推理采用了( )A.求同法 B.求异法C.剩余法 D.共变法15.研究人员在秦兵马俑上发现了一种多用途功能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呈青灰色,在兵马俑战士的颈部和头部、手臂和身体、袖子和手掌、袖子内侧,马的头部和颈部、四肢和蹄子等处均有发现,可能是用于陶俑不同部位的填补、粘接和抹平等。据此可知,研究人员采用( )A.演绎法,用已知的现代复合材料推断未知的古代复合材料B.求同法,推断该复合材料使用与陶俑制作的因果联系C.求异法,检测该复合材料的确切成分,提高推断的可靠性D.共变法,观察该复合材料使用的位置,推断陶俑不同部件黏合的原因16.古希腊智者曾言:就像千里眼可以让人们了解遥远的信息一样,智慧可以使人们从前所未见的角度看待每件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者采用比喻来说明智慧的意义B.智者运用类比推理得出智慧的作用C.这位智者得出的结论具有必然性D.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类比推理二、非选择题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李先生发现银行卡上的余额少了两万多元。经询问,11岁的儿子小李承认是自己玩游戏花了。于是,小李父母跟游戏公司沟通此事。对方却称:后台显示为成年人的实名账号消费,所以小李就应该是成年人,故该消费合同成立且有效,他们拒绝退费。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形式逻辑的相关知识,对该游戏公司的言行进行驳斥。18.(16分)(2023·辽宁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形成正确的决策。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甲认为:“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乙认为:“如果脱离了群众的实践,就不能形成正确决策。”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甲乙两人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本案情】张某在某购物平台上向赵某购买一箱饮料。张某收货后,在购物平台上发表买家评价,内容为:“发货速度快,包装完好,但是尝了一口后……不知道是假货还是品质下降?……建议还是去官方旗舰店买。”此后,双方就上述评价进行了沟通协商,张某进行了追评,内容为:“经过查询,商品是正品,我对此前的不当评论感到抱歉。”之后,赵某仍以张某诋毁商业信誉、让很多不明白真相的客户不再购买、对商家造成严重利益损失为由,诉请张某赔偿损失。【争议】赵某认为:如果没有发表不实的评论,没给他人造成严重利益损失,那么就不用赔偿他人的损失。张某发表了不实评论,并给我造成损失,因此应该赔偿我的损失。张某认为: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我是消费者,因此我有权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别判断赵某与张某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他用毕生心血,浇灌稻田飘春。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袁隆平意外发现试验田里出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后经研究证明这是一栋“天然杂交稻”。而当时的经典遗传学认为水稻都是自花授粉,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这也意味着不会出现杂交水稻。之后经过不断研究,袁隆平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成功证明了水稻是“无性杂交”的学说是错误的,并于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如今,在一代代农业人的努力下,中国人的饭碗已经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1)请从归纳推理的角度说明袁隆平为何能通过一株“天然杂交稻”而推翻经典遗传学。(6分)(2)如果以“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结论,请你根据材料表述,将其补全一个符合规则的完整的三段论。(要注明大、小前提)(8分)单元检测14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规则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两千多年前,在古丝绸之路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伴随着中国与亚欧各国友好交往的脚步绵延不绝。两千多年后,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思维形态角度,“声声驼铃”“袅袅孤烟”体现了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②从思维的产生角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③从思维的特征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思维具有概括性④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坚持了聚合思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不是来源于党的智慧,②错误。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习近平主席总结历史经验,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思考问题,坚持了辩证思维,④错误。2.在某经典小品中,甲给乙出的脑筋急转弯,问道:“你们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乙回答:“因为我家的小狗讲究卫生!”甲说:“错!”丙接着回答:“因为狗只能生狗,生不出别的玩意来!”丙的回答( )A.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B.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C.坚持了排中律,体现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D.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答案 A解析 丙把“生跳蚤”的“生”和“出生”的“生”混淆,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3.《宋史·岳飞传》记载,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置岳飞( )A.不符合思维确定性要求B.合乎思维具有一致性要求C.违反了思维明确性要求D.没有违背逻辑思维的要求答案 C解析 “莫须有”是也许有、可能有的意思。面对韩世忠的责问,秦桧拿不出罪证,因而不能回答“有”,但是又不能回答“没有”,否则就不能给岳飞定罪。根据排中律的要求,秦桧必须在“有”和“没有”之间选择一个,但是他并没有作明确的回答,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符合题意。4.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它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可见,科学思维( )①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②必须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③坚持真理,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修正错误④目的是发现和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①错误。科学思维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实践服务,④错误。5.(2023·安徽高三联考)下列图示反映的是概念外延关系的几种情况。以下说法与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中学生(A)与团员(B)B.②:中国(A)与广东省(B)C.③:宅基地使用权(A)与用益物权(B)D.④:中国式现代化(A)与西方现代化(B)答案 C解析 图③表示种属关系,宅基地使用权(A)属于用益物权(B),二者是种属关系,C符合题意。图①表示全同关系,而中学生(A)与团员(B)是交叉关系,A错误。图②表示属种关系,而中国(A)与广东省(B),一个是国家,一个是省份,二者是全异关系,B错误。图④表示交叉关系,而中国式现代化(A)与西方现代化(B)是反对关系,D错误。6.民法典规定,名誉是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下列对“名誉”这一定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评价”是该定义的定义项②凡是对民事主体品德的社会评价都属于名誉③品德、声望等揭示了与其他社会评价的区别④民法中,名誉可以分为自然人名誉和法人名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定义项是一般由“种差+属概念”构成,“社会评价”是属概念,①错误。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民事法律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该划分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且该项与设问不符,④排除。7.某君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君傻了:“我错在哪儿?”从性质判断看,以下与此君请客失败所犯错误相同的是( )①实习生是我们进入工作的第一阶段,我不能浪费这段时光②有些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③公园里有一种叫仙人掌的东西,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长得很特别④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要受到刑法严厉制裁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该君的错误在于其使用性质判断时量项使用错误。①所犯错误是主项和谓项搭配不当,实习生不是工作阶段,故不选。③错误在于联项使用错误,“仙人掌”是植物,二者是种属关系,不能用“也不是”来表达,故不选。8.2023年6月,贵州榕江“村超”乡村足球联赛火爆进行,点燃了全民运动的激情。在小组赛阶段,对阵的A村队战胜了B村队,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 )①反对关系 ②矛盾关系 ③反对称关系 ④非对称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A村队和B村队全异,外延之和小于所有参赛队伍,所以二者不是矛盾关系,②错误。A村队战胜了B村队,不存在B村队战胜A村队的可能,所以它们的关系不属于非对称关系,④错误。9.“在座的任何人未经同意不得提前回家。”下列对该判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②换质位后是:非未经同意不得提前回家的不是在座的任何人③换质位后是:有些提前回家的没有经过同意④该判断是全称肯定判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题干是省略联项的全称肯定判断,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①错误,④正确。该判断换质后为:在座的任何人不是非未经同意不得提前回家,换位后是:非未经同意不得提前回家的不是在座的任何人,②正确,③错误。10.要作出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必须坚持一般性规则。下列三段论推理正确的是( )A.甲班的学生都是优秀生,你是甲班的学生,所以,你应当是优秀生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我是人民群众,所以,我是历史的主体C.金属是能导电的,金属是有光泽的,所以,有光泽的都是能导电的D.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答案 A解析 B犯了“四概念”的错误,C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D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均不符合题意。11.为了推进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选活动方式有“种植农作物”“饲养萌宠”“比拼厨艺”。全班男生:要么种植农作物,要么比拼厨艺。全班女生:如果不饲养萌宠,就不种植农作物。以下能满足全班同学要求的方案是( )①只比拼厨艺,不饲养萌宠②只种植农作物,不饲养萌宠③饲养萌宠,并比拼厨艺④种植农作物,并比拼厨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全班女生的观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进行推理可以得出:不饲养萌宠,不种植农作物;种植农作物,饲养萌宠,②排除。全班男生的观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根据不相容的选言推理规则,种植农作物,一定不比拼厨艺,④排除。12.甲乙两位同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进行了“学习与理想”的主题交流。甲:只要学习成绩优异,就一定能考入理想大学;只有考入了理想大学,才能实现未来的职业梦想。乙:我现在学习成绩优异,我一定能够考入理想大学,我未来的职业梦想也一定能实现。假定甲的推理正确,下列对乙的表述分析正确的是( )①学习成绩优异一定能够考入理想大学,乙推理正确②如果乙考入了理想大学,那么乙未来的职业梦想一定能实现③只要乙的学习成绩优异,乙未来的职业梦想一定能实现④如果乙实现了未来的职业梦想,那么他一定是考入了理想大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只有考入了理想大学,才能实现未来的职业梦想”,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正确的推理形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如果乙考入了理想大学,那么乙未来的职业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肯定前件,不能必然地肯定后件,②排除。根据“只要学习成绩优异,就一定能考入理想大学”可知,学习成绩优异一定能够考入理想大学;根据“只有考入了理想大学,才能实现未来的职业梦想”可知,考入了理想大学,未来的职业梦想也不一定能实现,“只要乙的学习成绩优异,乙未来的职业梦想一定能实现”的说法错误,③排除。13.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的温度会升高。由此可知,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这种思维( )①是形象思维②是理性思维③运用了类比推理④运用了归纳推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材料中的推理是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从特殊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属于理性思维,运用了归纳推理,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14.“康乾盛世”是欧美国家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大变动时期,而清政府却对此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但人类文明的历史潮流并没有因天朝大国的妄自尊大而止步不前。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之所以在近代以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因是封建统治者腐败、夜郎自大,错过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机会。上述推理采用了( )A.求同法 B.求异法C.剩余法 D.共变法答案 B解析 欧美国家在近代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勇于革新,实现了文明的跃变,但是,同期清政府却故步自封、不思变革,因而逐步衰落。由此可知,能否顺应历史潮流作出自我革新是差异因素,这是求异法的探寻因果方式,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15.研究人员在秦兵马俑上发现了一种多用途功能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呈青灰色,在兵马俑战士的颈部和头部、手臂和身体、袖子和手掌、袖子内侧,马的头部和颈部、四肢和蹄子等处均有发现,可能是用于陶俑不同部位的填补、粘接和抹平等。据此可知,研究人员采用( )A.演绎法,用已知的现代复合材料推断未知的古代复合材料B.求同法,推断该复合材料使用与陶俑制作的因果联系C.求异法,检测该复合材料的确切成分,提高推断的可靠性D.共变法,观察该复合材料使用的位置,推断陶俑不同部件黏合的原因答案 B解析 求同法,是对研究的对象,寻找在不同的场合中出现的一个共同的情况的方法,材料中研究人员采用求同法,推断该复合材料使用与陶俑制作的因果联系,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16.古希腊智者曾言:就像千里眼可以让人们了解遥远的信息一样,智慧可以使人们从前所未见的角度看待每件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智者采用比喻来说明智慧的意义B.智者运用类比推理得出智慧的作用C.这位智者得出的结论具有必然性D.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类比推理答案 B解析 智者是通过千里眼具有的功能推出智慧具有的类似功能,是由一般到一般、由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不具有必然性,B符合题意,C、D错误。题干体现的是类比推理,类比不同于比喻,A排除。二、非选择题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李先生发现银行卡上的余额少了两万多元。经询问,11岁的儿子小李承认是自己玩游戏花了。于是,小李父母跟游戏公司沟通此事。对方却称:后台显示为成年人的实名账号消费,所以小李就应该是成年人,故该消费合同成立且有效,他们拒绝退费。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形式逻辑的相关知识,对该游戏公司的言行进行驳斥。答案 (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思维的确定性要求我们遵循同一律,不能混淆概念。后台显示为成年人,与事实上是成年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这构成一个联言判断。联言判断要求各个联言支为真,联言判断才为真。本案中,小李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事后并未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所以该联言判断为假,消费合同无效。(若用“演绎推理的两个条件:前提真实,结构正确”分析,因为前提不真实,所以合同无效,可酌情给分)18.(16分)(2023·辽宁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形成正确的决策。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甲认为:“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乙认为:“如果脱离了群众的实践,就不能形成正确决策。”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甲乙两人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答案 (1)甲乙的判断都属于假言判断,两个判断都是正确的。(2)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3)甲的判断“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调查(前件)是有发言权(后件)的必要条件,没有前件一定没有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甲的判断正确反映了事物之间必要条件关系。(4)乙的判断“如果脱离了群众的实践,就不能形成正确决策”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脱离群众实践(前件)是不能形成正确决策(后件)的充分条件,有前件一定有后件,没有前件未必没有后件,乙的判断正确反映了事物之间充分条件关系。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本案情】张某在某购物平台上向赵某购买一箱饮料。张某收货后,在购物平台上发表买家评价,内容为:“发货速度快,包装完好,但是尝了一口后……不知道是假货还是品质下降?……建议还是去官方旗舰店买。”此后,双方就上述评价进行了沟通协商,张某进行了追评,内容为:“经过查询,商品是正品,我对此前的不当评论感到抱歉。”之后,赵某仍以张某诋毁商业信誉、让很多不明白真相的客户不再购买、对商家造成严重利益损失为由,诉请张某赔偿损失。【争议】赵某认为:如果没有发表不实的评论,没给他人造成严重利益损失,那么就不用赔偿他人的损失。张某发表了不实评论,并给我造成损失,因此应该赔偿我的损失。张某认为: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我是消费者,因此我有权对商品进行比较、鉴别和评论。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分别判断赵某与张某的推理结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答案 (1)赵某的推理结构错误。理由:赵某的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因此赵某的推理结构错误。(2)张某推理结构正确。理由:张某运用了三段论的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的逻辑规则: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因此该推理结构是正确的。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他用毕生心血,浇灌稻田飘春。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60年,袁隆平意外发现试验田里出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后经研究证明这是一栋“天然杂交稻”。而当时的经典遗传学认为水稻都是自花授粉,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这也意味着不会出现杂交水稻。之后经过不断研究,袁隆平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成功证明了水稻是“无性杂交”的学说是错误的,并于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如今,在一代代农业人的努力下,中国人的饭碗已经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1)请从归纳推理的角度说明袁隆平为何能通过一株“天然杂交稻”而推翻经典遗传学。(6分)(2)如果以“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结论,请你根据材料表述,将其补全一个符合规则的完整的三段论。(要注明大、小前提)(8分)答案 (1)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只涉及其部分对象,因此结论与前提之间的关系是或然的、不可靠的。经典遗传学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最终证明经典遗传学中水稻是“无性杂交”的学说是错误的。(2)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因此,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在结论中主项“袁隆平”是小项,谓项“杂交水稻之父”是大项。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所以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大前提;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小前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