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 《遗传和变异》单元 1.细胞 教学设计单元 《遗传和变异》 课题 1.细胞 课时 1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 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6年级③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探究实践:能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装片。 态度责任:能在探究活动引导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 重点 知道细胞的构成,并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不同。教学 难点 借助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装片。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显微镜和标本玻片。学生: 课前查阅细胞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同学们,你知道这个什么生物吗?一、引导课题,感受细胞的构成和重要意义。(预设10分钟) 1.[PPT 4出示]出示草履虫的细胞模式图。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什么,并补充草履虫相关的知识。 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并补充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 2. [PPT 4出示]出示植物细胞模式图。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细胞,并介绍植物细胞相关的知识。 学生回答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补充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PPT 5出示]出示胡克的照片。 指导学生认识胡克,知道胡克自制显微镜并观察到木栓细胞。 4.[PPT 6出示]出示施莱登、施旺照片。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施莱登、施旺两位科学家,并让学生知道这两位科学家创立细胞学说。 施莱登(Matthias Schleiden)和施旺(Theodor Schwann)是两位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大贡献的德国科学家,他们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这一学说对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施莱登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提出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并认为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施莱登的《植物发生论》一文标志着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细胞学说的建立。他强调了对植物个体发育的研究,认为这比传统的植物分类学更为重要。 施旺将细胞学说扩展到动物界,提出了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从而与施莱登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他的《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对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是末梢神经系统中许旺氏细胞的发现者,胃蛋白酶的发现和研究者,酵母菌有机属性的发现者,以及术语“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创造者。 5.[PPT 7出示]小结: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二、活动过程,观察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构成,学会使用显微镜。(预设20分钟) 1.[PPT 8出示]出示显微镜的结构图。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认识目镜、物镜、调焦螺旋、载物台、反光镜等重要部件。 2.[PPT 9 10 11出示]出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取送与安放 1.取镜:指导学生使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保持镜身直立,轻拿轻放,避免摔落或碰撞。 2.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桌子内侧,距桌沿约5-10厘米处,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要确保桌面平整、清洁,避免直射阳光。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指导学生轻轻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调整光圈: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调节反光镜: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直到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如果光线过强,可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的凹面。 三、低倍物镜观察 1.放置玻片标本:将待观察的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使其中材料正对通光孔中央,并用弹簧压片夹固定玻片。 2.调节焦距: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防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约2-3mm时停止下降。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同时睁开),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清晰,可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四、高倍物镜观察 1.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找到需要观察的物象后,移动玻片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2.转换高倍镜:轻轻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注意此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3.调节亮度: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增加视野亮度。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和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五、注意事项 1.观察姿势:指导学生保持舒适的观察姿势,避免长时间观察导致疲劳。 2.保护镜片: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要碰触物镜和目镜的镜片,以免刮伤或弄脏镜片。 3.清洁保养:指导学生在使用完毕后,用专用的擦镜纸轻轻擦拭镜片上的灰尘或污渍,并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3.[PPT 12-17 出示]出示各类细胞图片。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不同。 4.[PPT 18出示]出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对比图。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并对比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让学生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记录,得出结论。三、拓展活动,指导查阅资料了解细胞生长。(预设5分钟) [PPT 20出示]拓展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怎样生长的。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 A.种子 B.果实 C.细胞 D.花朵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核 D. 细胞质 3.下列哪个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细胞质 D. 细胞壳 4.细胞分裂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细胞变得更小 B. 产生更多的细胞 C. 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D. 改变细胞的形状 5.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用来放置拨片的位置称为( )。 A.载物台 B.目镜 C.反光镜 D.调焦螺旋 二、判断题 1.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 2.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3.细胞壁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 ) 4.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无限制的。( ) 5.细胞膜是完全透过的,允许所有物质自由进出。 ( )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A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六、板书设计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目镜显微镜 物镜构造 调焦螺旋载物台反光镜) (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