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 《自转与公转》单元 13.四季更替 教学设计单元 《自转与公转》 课题 13.四季更替 课时 1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及要求 9.2地球绕地轴自转。9.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9.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5~6年级①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昼夜交替和天体东升西落等自然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②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③测量正午时物体的影长,说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④知道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种月相,说明月相的变化情况。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四季更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认识到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倾斜有关。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四季更替的成因进行推理和假设的能力。 探究实践: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倾斜来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教学 重点 理解地轴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从而引发四季的更替。教学 难点 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模拟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四季更替的原因,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 4个地球仪、白炽灯。学生:手电筒 记录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天与黑夜的变化原因,那我们一年还有四季的变化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原因造成的呢?一、引导课题,感受四季的更替原因。(预设5分钟) [PPT 3 出示] 出示四幅图 同一个图像下的四季不同的样子,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年的四季。 [PPT 4 出示] 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PPT 5 出示] 学生结合上节课的知识猜测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不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 [PPT 6 出示] 普及一个知识点: 日地距离变化 近日点 1月 约1.471亿千米 远日点 7月 约1.521亿千米 [PPT 7 出示] 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四季更替形成原因的猜测。 师生小结:四季更替与地球的自转、地球距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可能与地球公转有关。 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怎样公转的 地球公转的特点有哪些 引导学生提出地球公转,进而引出课题。 [PPT 8 出示] 出示课题。二、活动过程,探究四季更替的原因,以及地轴倾斜的相关知识。(预设25分钟) [PPT 9 出示] 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星空的变化,探究地球公转的特点 1.根据北斗七星一年四季斗柄指向图、猎户座逐日西移图,引导学生利用相对运动观点,围绕以下3个问题推测地球公转的特点:①一年中,许多星座逐日西移,说明什么 ②一年后,星座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什么 ③北极星的位置基本不变,说明什么 2.教师让学生利用身边已有知识经验分析问题,对问题做出大胆猜测。 3.教师出示地球公转视频资料并总结 [PPT 10 出示] 星空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 [PPT 11 出示] 地球是怎样公转的? 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PPT 12 出示] 四季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模拟实验: 做个模拟实验: 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公转轨道”上选取如图所示的A、B、C、D4个点。 2.在A、B、C、D点上分别放上相同的4个地球仪,并使地轴指向同一方向。 3.把灯泡放在圆的中央,并与地球仪保持同一高度,模拟太阳。观察“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 4.在4个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做个标记,观察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教师提示: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地球上同地点绕太阳公转一周,是否产生直射、斜射、冷热交替、四季变化,可以在地球仪上先找到我们家乡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竖立一根标杆,再在同经度的赤道上竖立根标杆,让“地球”围着“太阳”公转,“地轴”方向保持不变,这样观察起来会更方便。 分组实验,交流共享。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当地球运行到A、B、C、D位置时,从标杆的影子长短变化判断太阳光线直射与斜射的变化,做好记录。 2.学生交流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 3.教师用微视频再现四季的成因: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地球上还会出现四季吗 学生分组用排球做地球公转模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总结:如果地球的地轴不是倾斜的,就不会出现四季。三、拓展活动,了解古人对节气的认识。(预设5分钟) [PPT 13 出示] 了解二十四节气,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地球怎样的运动?( ) A. 自转 B. 公转及地轴的倾斜 C.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D. 太阳黑子活动 2.在一年中,北半球哪一天白天时间最长?(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大约是多少度?( ) A. 0度 B. 30度 C. 66.5度 D. 90度 4.以下哪个现象与地球公转导致的季节变化无关?( ) A. 植物生长周期的变化 B. 河流流量的变化 C.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D. 动物迁徙 5.在北半球,哪个季节太阳高度角最低,导致白天时间最短?(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判断题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 ) 2.由于地轴的倾斜,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季节会有所不同。( ) 3.在赤道地区,季节变化不如中高纬度地区明显。( ) 4.夏季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比冬季时要大,因此白天时间更长。 ( ) 5.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 )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