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 《防疫与保健》单元 19.预防新冠肺炎 教学设计单元 《防疫与保健》 课题 19.预防新冠肺炎 课时 1核心 概念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内容及要求 7.4人体、生命安全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5~6年级③举例说出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使学生理解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认识到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症状多样等特点。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探究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或模拟活动,如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佩戴口罩的步骤等。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 认识和了解包括病毒的特性、传播途径、症状及危害等。教学 难点 如何将个人行为与疫情防控大局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火柴学生:口罩。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备注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还记得这疫情时期的情景么?一、引导课题,初步了解新冠肺炎。(预设5分钟) [PPT 3 出示] 请看这四张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 认识他们么?他们在做什么? [PPT 4 出示] 是啊,我们都在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那你知道什么是新冠肺炎么? 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简称,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是先前尚未在人体内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 [PPT 5 出示] 新冠肺炎是人类近年来遭遇的影响范围较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疾病。 面对这个来势汹汹的急性传染病,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PPT 6 出示] 导出课题。二、活动过程,探究新冠肺炎症状、传播途径,进而推测如何预防新冠肺炎。(预设25分钟) [PPT 7 出示] 配合图片理解: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活动手册p14“我了解的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点评。 [PPT 8 出示] 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课前让大家搜集了资料,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集体概括:新冠肺炎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分型不同,表现不同。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PPT 9 出示]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交流后概括: 飞沫传播一般是指患者呼气、打喷嚏或咳嗽时将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排至空气中,使易感者吸入体内受到感染。 接触传播一般是指易感者的皮肤或黏膜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而感染,或通过接触染有病毒的物品受到间接感染。 [PPT 10 出示]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列举几个事例:握手、打喷嚏、呼吸、飞沫等方式。 [PPT 11 出示] 新冠肺炎对人类产生了哪些影响 新冠病毒会攻击人体的肺脏、肝脏、肾脏、大脑等。一旦感染,部分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比较迅速,其中有些患者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或休克等症状,有些更严重的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研究人员曾进行一项新冠病毒传播的模拟实验。实验显示:如果新冠肺炎患者在超市内咳嗽,新冠病毒瞬间就能沿着过道扩散;1分钟后,新冠病毒就蔓延到整个通道,并能穿过货架; 2分钟后,新冠病毒就扩散到旁边的过道了。 新冠肺炎的爆发,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受到了很大影响,绝大多数行业受到冲击,造成全球经济下滑。 [PPT 12 出示] 出示几幅相关图片,作为证明材料。 [PPT 13 出示] 怎样预防新冠肺炎?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探究怎样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探究保持安全距离在预防新冠肺炎方面的作用。 [PPT 14 出示] 交流方案、完善方案 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PPT 15 出示] 微课展示实验过程。 [PPT 16 出示] 每隔几根拿出1根火柴,会怎样呢 学生思考猜测。 [PPT 17 出示] 开展模拟实验 完成实验记录单 汇报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 [PPT 18 出示] 出示资料卡,了解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 高温消毒。通过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或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让新冠病毒失去活性。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可有效灭活病毒。 [PPT 19 出示] 我国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示法制在线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三、拓展活动,将所学理论应用在生活中。(预设5分钟) [PPT 20 21 出示] 查阅资料,针对新冠肺炎制订班级防疫计划。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方式不能预防新冠肺炎?( ) A. 勤洗手 B. 多聚会 C. 戴口罩 D. 保持社交距离 2.预防新冠肺炎,洗手时应该用流动的水和( )洗手。 A. 肥皂 B. 洗洁精 C. 酒精 D. 84 消毒液 3.新冠肺炎主要通过( )传播。 A. 飞沫和接触 B. 血液 C. 蚊虫叮咬 D. 空气 4.以下哪种口罩对预防新冠肺炎效果较好?( ) A. 棉质口罩 B. 海绵口罩 C. 医用外科口罩 D. 装饰性口罩 5.为预防新冠肺炎,我们应该每天开窗通风( )。 A. 5 - 10 分钟 B. 15 - 30 分钟 C. 1 - 2 小时 D. 不需要通风 二、判断题 1.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可以预防新冠肺炎传播。( ) 2.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 3.只要没有发热症状,就不是新冠肺炎患者。( ) 4.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 ( ) 5.新冠肺炎只在老年人中传播,年轻人不会感染。 ( )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B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