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绒”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3.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不同学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2. 引出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提问:这所小学会有什么不一样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重点指导“坝、摔、跤”等字的读音。 理解“坪坝、傣族、景颇族”等词语的意思。3.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课文主要描写了一所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以及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所小学在哪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这所小学在边疆,从“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可以看出来。 提问:你觉得这所小学的环境怎么样?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这所小学的环境很美,有山坡、坪坝、绒球花和太阳花。2.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这所小学的学生是怎么上学的?他们的穿着打扮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这所小学的学生是从不同的地方走来的,他们的穿着打扮很鲜艳,有不同民族的特色。 提问:你觉得这些学生可爱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这些学生很可爱,因为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四)书写指导1. 出示“晨、绒、球”等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生字词,了解了这所小学的位置和学生的上学情况,感受到了这所小学的美丽和学生的可爱。2.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生字词。2.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这所小学有哪些特别之处?(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 学习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上课了,这所小学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提问: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这句话体现了这所小学的团结和和谐,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2. 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窗外为什么这么安静?小动物为什么来凑热闹?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窗外很安静,是因为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连小动物都被吸引过来了。小动物来凑热闹,说明这所小学的环境很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问:你觉得这所小学的学习氛围怎么样?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这所小学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同学们认真读书,连小动物都被感染了。3. 学习第六自然段 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这所小学很美丽、很团结、很和谐,同学们在这里学习很幸福。 提问:你喜欢这所小学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喜欢这所小学,因为它有美丽的环境、可爱的学生、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总结全文1. 教师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一所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感受到了这所小学的美丽、团结、和谐和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拓展延伸1.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别之处。2. 推荐阅读吴然的其他作品,如《走月亮》《珍珠泉》等。(五)布置作业1.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学校。2.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