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青藏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表格式教案 商务星球八年级下册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章青藏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表格式教案 商务星球八年级下册地理

资源简介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运用资料,说明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
3.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4.说出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对畜牧业的影响。
5.说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分布特点及原因。
6.举例说出青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及其对高寒环境的适应。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青藏地区主要畜种、农作物及主要农业区,说明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提取信息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情景式教学法:通过测量珠峰为主线来学习青藏地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通过多媒体视频生动形象的展 示青藏地区,学生易于接受。
四、学法分析
1.自主学习法:通过读图,让学生自学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合作探究法:采取小组合讨论,探究青藏地区“高”、“寒”的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对生 产、生活(衣、食、住、行)的影响。
3.归纳总结法: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总结青藏地区“高”、“寒” 的自然地理特征。
五、课时安排:新课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1
组织 教学 上课 组织学生 快速进入 学习状态
情景 导入 (引言)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一则关于珠峰的新闻。 (视频展示新闻内容) (过渡句)中国队登峰再测“地球之巅”,拼搏精神感动中国,中国 力量震惊世界。而“地球之巅”在哪儿呢 (青藏地区)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随登山队一起走进神秘的“地球第三极”。 有趣的情 景导入, 激发学生 学习兴 趣。
目标 (1)青藏地区在哪里 运用地
一 请同学们在课本82页的地图上快速找出这四个方面的信息,做好标 图,读取
地理 注。 位置和范
位置 看图抢答现在开始。【抢答活动】 围,训练
和范 1. 自然界线。(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最高大的山脉、昆仑山是我国 学生读图
围 最长的山脉) 2.行政范围。 3.经纬度位置 的能力。
相邻位置。珠峰位于中国与哪国的边界线上 (生答:尼泊尔)
目标 二 地形 地势 和气 候特 征 (转承)珠峰有多高呢 请看大屏幕。既然我们已经测得了珠峰的高程, 为什么还要反复测量呢 听专家的解答。 (视频展示) 对,反复测量珠峰意义重大,尤其是研究板块运动和气候变化两个 方面。 从解答得知,青藏地区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答)来观看它的形成 过程。 (视频展示——动画模拟) 板块的不断挤压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地区。它有怎样的地形地 势特征,请同学们看书82页、83页,完成导学案。【抽答】 1.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柴达木盆地是我 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通 过 视 频、图文 资料,采 用生活联 系理论的 方法,探 究青藏地 区的成因 和地形地 势、气候 特征。
2
2.地形类型以 _ 为主。 3.地势特征 请用一个字来总结青藏地区的地势特征——高。 (过渡句)测绘队员们去青藏地区特备了哪些物品呢 请看大屏幕(图片展示) 为什么要携带它们呢 请大家结合资料,合作探究出答案。 【讲台上回答、抽答】(其中,穿插藏袍的案例) 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归纳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最后,我们也用一个 字来概括——寒。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这里地势影响了气候。
目标 三 自然 景观 和河 湖 回忆回忆,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的分布规律。依次是温带草 原、荒漠草原、荒漠。(齐答) 又主要与哪个自然要素有关 (降水)反映出了各自然要素是相互 联系的。 由此及彼,结合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和降水图,分析当地自然景观的 变化方向是怎样的 (生答:从东南向西北变化) (过渡句)而青藏地区到处可见的还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我们 还可以用“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来形容青藏地区。 在冰雪之下有什么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视频展示)因为有丰富的冰雪融水,所以许多大江大河在此发源。 请同学们在地图中快速找出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字。 【开火车回答】 这里湖泊众多,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群。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 的咸水湖。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 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因此保护三江源我们 义不容辞。 运用图文 资料,让 学生了解 自然要素 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 相 互 影 响 。
目标 跨过高山河流,怎么去到青藏地区呢 (音乐)歌曲中提到的交通 通过对当
四 方式是什么 铁路运输。 地特色食
行 、 唱到的就是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它东起西宁西至拉萨,是世界 物 的 了
吃 , 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解,来探
3
以及 自然 条件 对高 寒农 牧业 的影 响 青藏铁路修建时克服了哪三大世界难题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 因此,我们在青藏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注重保护环境。 除了铁路,还有哪些交通方式呢 (生答:分别是公路、航空运输) 有的地方连公路也不通,测绘队只能依靠当地的牦牛来运输物资。 它被称为“高原之舟”。 (过渡句)民以食为天,测绘队员在青藏地区吃到了这些特色食物。 (图片展示特色食物)其中,糌粑是藏民的主食。【书写糌粑】 这些食物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来看看食谱。(展示食谱,勾画出主要 食材) 这些食材得益于当地发展了种植业和畜牧业。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合作探究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征。完成导学案。 【过关斩将】 究当地的 农牧业特 征。
目标 五 传统 民 居 , 自然 地理 要素 对人 类生 产生 活的 影响 (过渡句)衣食住行,乃生活必备,那么测绘队员住宿在哪里呢 (图片展示)(生答:帐篷) 长期生活在青藏地区的藏民除了住帐房,还住在碉楼里。这两种建 筑分别分布在什么地方 帐房分布在高原牧区,所以用的建筑材料是厚实的牦牛皮, 碉楼分布在河谷地区,就地取材用的是石头。 牧区牛粪作为燃料。河谷用木柴。但是牛粪更环保。 通过了解 测绘队员 住宿的情 况,引出 学生对当 地民居的 探究,及 其民居形 成与当地 自然和生 产方式的 关系。
结束 语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跟随登山队了解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 然特征、衣食住行。这三个方面就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青 藏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在这里的藏民却用自己的勤劳和 智慧克服了诸多难题,值得我们学习。而登山队为了科学研究,不 对学生进 行情感教 育,宣扬 不畏艰
4
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一起为他 们鼓掌,向他们致敬。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样的精神勇攀知 识的高峰。 难,勇于 挑战的精 神。
知识 检测 请大家独立完成导学案最后的知识检测。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