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一、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运用资料,说明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3.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4.说出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对畜牧业的影响。5.说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分布特点及原因。6.举例说出青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及其对高寒环境的适应。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青藏地区主要畜种、农作物及主要农业区,说明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三、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提取信息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情景式教学法:通过测量珠峰为主线来学习青藏地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通过多媒体视频生动形象的展 示青藏地区,学生易于接受。四、学法分析1.自主学习法:通过读图,让学生自学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合作探究法:采取小组合讨论,探究青藏地区“高”、“寒”的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对生 产、生活(衣、食、住、行)的影响。3.归纳总结法: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总结青藏地区“高”、“寒” 的自然地理特征。五、课时安排:新课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1组织 教学 上课 组织学生 快速进入 学习状态情景 导入 (引言)今天,老师给大家分享一则关于珠峰的新闻。 (视频展示新闻内容) (过渡句)中国队登峰再测“地球之巅”,拼搏精神感动中国,中国 力量震惊世界。而“地球之巅”在哪儿呢 (青藏地区)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随登山队一起走进神秘的“地球第三极”。 有趣的情 景导入, 激发学生 学习兴 趣。目标 (1)青藏地区在哪里 运用地一 请同学们在课本82页的地图上快速找出这四个方面的信息,做好标 图,读取地理 注。 位置和范位置 看图抢答现在开始。【抢答活动】 围,训练和范 1. 自然界线。(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最高大的山脉、昆仑山是我国 学生读图围 最长的山脉) 2.行政范围。 3.经纬度位置 的能力。相邻位置。珠峰位于中国与哪国的边界线上 (生答:尼泊尔)目标 二 地形 地势 和气 候特 征 (转承)珠峰有多高呢 请看大屏幕。既然我们已经测得了珠峰的高程, 为什么还要反复测量呢 听专家的解答。 (视频展示) 对,反复测量珠峰意义重大,尤其是研究板块运动和气候变化两个 方面。 从解答得知,青藏地区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答)来观看它的形成 过程。 (视频展示——动画模拟) 板块的不断挤压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地区。它有怎样的地形地 势特征,请同学们看书82页、83页,完成导学案。【抽答】 1.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柴达木盆地是我 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通 过 视 频、图文 资料,采 用生活联 系理论的 方法,探 究青藏地 区的成因 和地形地 势、气候 特征。22.地形类型以 _ 为主。 3.地势特征 请用一个字来总结青藏地区的地势特征——高。 (过渡句)测绘队员们去青藏地区特备了哪些物品呢 请看大屏幕(图片展示) 为什么要携带它们呢 请大家结合资料,合作探究出答案。 【讲台上回答、抽答】(其中,穿插藏袍的案例) 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归纳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最后,我们也用一个 字来概括——寒。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这里地势影响了气候。目标 三 自然 景观 和河 湖 回忆回忆,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的分布规律。依次是温带草 原、荒漠草原、荒漠。(齐答) 又主要与哪个自然要素有关 (降水)反映出了各自然要素是相互 联系的。 由此及彼,结合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和降水图,分析当地自然景观的 变化方向是怎样的 (生答:从东南向西北变化) (过渡句)而青藏地区到处可见的还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我们 还可以用“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来形容青藏地区。 在冰雪之下有什么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视频展示)因为有丰富的冰雪融水,所以许多大江大河在此发源。 请同学们在地图中快速找出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字。 【开火车回答】 这里湖泊众多,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群。其中青海湖是我国最大 的咸水湖。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 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誉为中华水塔。因此保护三江源我们 义不容辞。 运用图文 资料,让 学生了解 自然要素 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 相 互 影 响 。目标 跨过高山河流,怎么去到青藏地区呢 (音乐)歌曲中提到的交通 通过对当四 方式是什么 铁路运输。 地特色食行 、 唱到的就是有天路之称的青藏铁路,它东起西宁西至拉萨,是世界 物 的 了吃 , 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解,来探3以及 自然 条件 对高 寒农 牧业 的影 响 青藏铁路修建时克服了哪三大世界难题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 因此,我们在青藏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注重保护环境。 除了铁路,还有哪些交通方式呢 (生答:分别是公路、航空运输) 有的地方连公路也不通,测绘队只能依靠当地的牦牛来运输物资。 它被称为“高原之舟”。 (过渡句)民以食为天,测绘队员在青藏地区吃到了这些特色食物。 (图片展示特色食物)其中,糌粑是藏民的主食。【书写糌粑】 这些食物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来看看食谱。(展示食谱,勾画出主要 食材) 这些食材得益于当地发展了种植业和畜牧业。请同学们结合课本, 合作探究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征。完成导学案。 【过关斩将】 究当地的 农牧业特 征。目标 五 传统 民 居 , 自然 地理 要素 对人 类生 产生 活的 影响 (过渡句)衣食住行,乃生活必备,那么测绘队员住宿在哪里呢 (图片展示)(生答:帐篷) 长期生活在青藏地区的藏民除了住帐房,还住在碉楼里。这两种建 筑分别分布在什么地方 帐房分布在高原牧区,所以用的建筑材料是厚实的牦牛皮, 碉楼分布在河谷地区,就地取材用的是石头。 牧区牛粪作为燃料。河谷用木柴。但是牛粪更环保。 通过了解 测绘队员 住宿的情 况,引出 学生对当 地民居的 探究,及 其民居形 成与当地 自然和生 产方式的 关系。结束 语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跟随登山队了解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自 然特征、衣食住行。这三个方面就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青 藏地区虽然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在这里的藏民却用自己的勤劳和 智慧克服了诸多难题,值得我们学习。而登山队为了科学研究,不 对学生进 行情感教 育,宣扬 不畏艰4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们一起为他 们鼓掌,向他们致敬。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样的精神勇攀知 识的高峰。 难,勇于 挑战的精 神。知识 检测 请大家独立完成导学案最后的知识检测。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