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的运动》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 、课标和素养解读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 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 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 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 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 响。 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 综合思维:说出地球自转的特征,并能解释地球自转如何产 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现象,还能说出地球自转对人类生产 生活造成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通过演示了解地 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会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2.能解释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现象。3.通过对地球自转的演示,培养同学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难点】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缘由。(三)课时安排地球自转:1课时三、 教学策略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为地球的自转,第2课时为地球的公 转。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感悟—小组活动—小试牛刀一思维梳理”方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问题驱动:通过欧洲杯观看时间的不同,让学生感知时间差异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 趣。新知感悟:讲解地球自转特征及意义——为下一步探究提供知识或理论基础。小组活动:通过观看视频总结地球自转特征、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昼夜现象、小组讨论感 悟时间差异等活动完成课堂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探究能力。小试牛刀:本节知识相关考题练习——解题能力提升。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 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四、教学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问题驱动 【材料展示】2024年欧洲杯开幕战于欧洲中部时 间(CEST)6月14日21:00在慕尼黑正式开球。中 国的许多球迷不顾6小时时差,在北京时间6月 15日凌晨3:00熬夜观看直播,共同感受这场盛宴。 【提出问题】时差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思考 能够有效吸引 学生,从而激发 学生的求知 欲,主动探索新 知,激发学习兴 趣。过渡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走入今天的课堂,地球的自转,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地球自转的特征 环节二 新知感悟 一、地球自转特征【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左侧地球自转演示视 频,回答右侧问题。 一起归纳 视频的观察形 象直观,有助于 学生得出结 论;层层递进的 讲解自转方 向,有利于学生 理解。【展示图片】南北极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 【提出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有怎样的特点 找同学总结归纳总结:地球自转的特征我们着重关注自转的方向、周期和地轴指向,尤其是不 同视角下的地球自转方向。【小试牛刀】 一道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习题。 找同学回答 讲练结合,夯实 基础。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小组活动】演示地球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与人 们生活的关系。 【任务1】计时5分钟 1 . 小 组 分 工,选出记录 员 和 汇 报 培养学生分工 合作能力、分析 数据能力、归纳 总结能力、当众1.布置任务:参考以下步骤和下图演示地球自转 运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者蜡烛等作为光源, 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2)自西向东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 的自转。 (3)观察光线在地球仪上的分布,找到对应的昼 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 2.在教室巡视,观察学生做活动情况,实时指导。 【组织总结】 5分钟后,让学生上台总结。并表扬活动中表现较 好的同学。 人。 2.操作演示 活动,并找人 归纳总结问 题 表达自己观点 的勇气;培养地 理实践力。通过 演示法,更加形 象理解地球自 转产生的地理 意义。归纳总结:被灯光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为夜半球。【提出问题】根据刚刚的地球自转运动的演示和 下图,说出产生昼夜现象的条件。 【展示图片】地球自转模拟示意图。 一起归纳 创设情境与演 示,以问题启发 学生思考。【播放视频】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视频。 【提出问题】观看右侧视频,说明昼夜交替产生 的原因。 一起归纳【小试牛刀】五道与昼夜现象相关的问答题。 快问快答归纳总结:昼夜现象产生的条件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且太阳只能照亮地球 的一半;正是因为有了昼夜现象,再加上地球自转,才有了昼夜交替。过渡 为什么欧洲杯比赛一般都在凌晨,这是为什么呢 凌晨时间为北京时间,当地时间 并不是凌晨,一般都为上午,这是由于自转导致不同地方的时间产生差异。环节三 新知感悟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时差【小组活动】感受时差 【任务1】计时4分钟 1.布置任务1: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2.在教室巡视,观察学生做活动情况,实时指导。 【组织总结】 4分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回答并解释问题。 并表扬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同学。 1 . 小 组 分 工,选出记录 员 和 汇 报 人。 2.归纳总结 讨论结果,最 后汇报人进 行汇报。 以问答法和演 示法结合,更加 形象理解地球 自转产生的地 理意义。【图片展示】太阳的东升西落和太阳光照示意图 【提出问题】左图中甲、乙两点,谁先迎来日出, 请说出你的理由,并总结规律。 2分钟思考, 抢答归纳总结: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着,一般说来,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 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早。这就产生了时间差异。归纳总结:1.地球自转特征:方向、周期、地轴;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交 替和时差。过渡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有关于地球自转的知识,是不是跃跃欲试的要验证自己的学习成 果呢 让我们来进行一场答题PK吧!环节四 小试牛刀 布置班级PK题目 一起答题 验收学生学习 成果,根据答题 情况在课堂小 结环节查落补 缺。环节五 思维梳理 总结重难点、易错点 一起总结 巩固知识、查漏 补缺。环节六 布置作业 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回顾所学内容, 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重点 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 挑战探究:探究地球自转给生活带来的其他影响。 (搜集相关资料并完成上述问题,下节课课堂展 示。)。 记录作业 设置分层作 业,供有兴趣的 或学有余力的 学生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