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我与社会》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我与社会》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变化,增进对社会的关心和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 :通过体验社会生活,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社会成员。 健全人格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通过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责任意识 :认识到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理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天出去旅游,突然遭遇不测,流落荒岛,你被迫扔下行李,只能携带3样物品,你会带什么? 依托这些工具,你觉得自己能在荒岛生存几天?
授新课 情景展示: 思考1:结合以上情景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学生: 教师:情景一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户外体育锻炼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二说明我们以到商场经营场所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三说明我们可以到养老服务机构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四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了解社会生活 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公益活动、看报纸、上网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思考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学生: 教师:我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感受到国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感受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好;感受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等等。 展示图片:在不同阶段我们参与的社会生活有哪些?幼儿时——学生时——成人后 思考:观察图片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展示图片: 说一说:感受生活有什么意义? 学生: 教师: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材料分析:2022年9月,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林利用课外时间,对自己居住的小区的生活状况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调查中,小林发现小区存在车辆停靠混乱、垃圾没有分类回收、居民养的小狗随地大小便、楼道社取拉文等现象。小林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向小区业主委员会提出了解决上述现象的合理化建议。 思考:小玲可能会向小区业主委员会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参与社会生活对于我们的意义。 学生: 教师: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知识小结: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材料:“宅男宅女”是指不愿意或者极少出门,更愿意待在家里购物、玩游戏、看书的人。害怕和人面对面交往,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观看视频:山东野人 思考:“野人”与“宅男宅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 教师:都是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 (1)“野人”是外界原因造成的,脱离了社会。 (2)宅人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并未完全脱离社会, 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与社会联系。 【活动一】请拿出一张纸,以自己为中心,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围绕主要联系人) 思考:你对这样的社会关系网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 教师: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想一想:不同的社会生活中,你扮演着不同的身份。在上述地点,你有哪些身份? 交流与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学生: 教师: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知识小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相关链接】判断下列社会关系 中秋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从北京回来陪爷爷奶奶一起过节。 中秋夜,小区里的老乡、邻居们共同举办赏月活动,庆祝中秋佳节。 工厂给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准备了月饼等礼物。 学生: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教师:社会上主要有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 是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 是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 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在社会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有着多重身份,我们既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也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说明( ) ①人的社会关系是单一的 ②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下面的社会生活情景能给我们美好感受的是( ) ①边远地区支教 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③随手乱扔垃圾 ④搀扶盲人过马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这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缘关系 4.同学甲:个人是“点”,社会是“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同学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既可以拥抱社会,也可以脱离社会。 请你辨析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