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的海陆分布(表格式教学设计)-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世界的海陆分布(表格式教学设计)-湘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课题名 3.1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 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全球观和世界观。 地理实践力: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海洋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海陆分布的特点 2.七大洲的位置、轮廓和大洲分界线 3.四大洋的特点,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教学难点 海陆分布的特点;大洲分界线。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郑和下西洋都去了哪些地方?》,让学生感受早期人类对世界海洋的探索。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海洋与陆地 (1)地球?水球? 教师提问:前边我们学过地球的太空探索,你还记得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学生回答:加加林。 教师:是的,他登上太空后,发现我们的地球家园其实是一个“水球”。那么我们生活的家园到底是“地球”还是“水球”呢?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思考回答:地球是由“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组成。 教师追问:古代人给地球取名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不叫“水球”?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辩一辩?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让学生在思辨中学习和思考。 (2)海陆分布的特点 ①活动:观察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图,总结归纳: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 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②观察“南北半球图”,请学生读图并观察思考: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③水半球和陆半球 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通过数据,让学生对海陆比例更加深刻。 2.七大洲 (1)认识陆地的不同形态 ①全球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很多块,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大陆。请学生说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②面积比较小的成为岛屿。请学生说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③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位,把大陆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④活动:观察世界地图,全球一共有几块大陆? 全球共有6块大陆,分别是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大陆。 ⑤在世界地图上找出至少3块半岛。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设计意图】学生读图理解大陆、半岛、岛屿的定义。这些地理概念虽然多,重在理解。 (2)自主学习:七大洲位置、轮廓、面积。 ①记位置:结合课本P40页图3-2,完成下列填图。 【设计意图】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②记轮廓 ③比面积 教师指导:七大洲面积排名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设计意图】写顺口溜记忆七大洲,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 拓展: 教师展示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读图回答: 哪些大洲的主体部分在东半球? 哪些大洲的主体部分在西半球?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 找出北美洲、欧洲、亚洲的南边分别是什么洲? 跨经度最广的是哪个洲? 跨纬度最广的是哪个洲? 【设计意图】加深对全球七大洲位置的记忆。 (3)大洲分界线 教师指导:大洲分界线一般以山脉、河流、海峡和人工开凿的运河为界。 学生自主学习:结合世界地形图,找出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设计意图】结合地形图,学生自主找到分界线,培养学生在地图上查询信息的能力。 学生练习:完成课本P43表格 四大洋 活动:阅读课本P43页,找出洋、海、海峡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到相关概念: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自主学习:四大洋的位置、轮廓、特点 ①结合课本P40页图3-2,说一说ABCD分别代表哪个洋? ②阅读课本P43页,认识四大洋的轮廓,比较各大洋的面积大小。并说说各大洋的特点。 【设计意图】对比学习七大洲的方法,学习四大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海洋对人类的意义 教师:展示一系列图片,并提问:人们是如何利用海洋的?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并观看图片并总结: 渔业捕捞 :利用船舶和网具捕捞海洋中的生物资源。 海水养殖 :利用海水培育和饲养海洋生物,如鱼类、贝类、藻类等。 工矿业开发 :包括海洋盐业、海洋石油开采等。 港口建设和海上交通运输 旅游娱乐 :利用海面等进行游泳、潜水、冲浪等海上娱乐活动。 教师: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海洋的影响。 教师提问:海洋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总结问题:海洋污染和过渡捕捞。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面对海洋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小组讨论,想对策: 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减少工业废水、垃圾的排放; 控制捕捞强度,合理规划渔业资源; ······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和以往经验积累,探讨海洋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完成《助学读本》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