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2. 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理解选材的代表性。 3.认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学会运用。4.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 掌握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懂得区分说明文与记叙文。 2.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的说明顺序。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发明创造,石拱桥方面的成就可谓 举世皆知。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向读者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二、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作品】茅以升(1896—1989),桥梁学家,字唐臣,江苏镇江人。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 他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了《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 今代》(有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种文本)。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 以升科普创作选集》《茅以升文集》等。【图片资源:茅以升】写作背景:《中国石拱桥》一文,是1962年茅以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 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三大基本形 式之一。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它们是我国古代灿 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 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 播放【影视课文】【图片资源:赵州桥,卢沟桥,世界著名的桥梁】 3.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1)字词认读匀称(chèn) 惟妙惟肖 (xiào) 河堤(dī)拱 (gǒng) 桥 桥墩 (dūn) 暴涨(zhǎng) 陡坡(dǒu) 弧形(hú) 推崇(chóng)(2)字形辨析谐: 崇: 偕: 祟:(3)词语释义古朴:古老而质朴。匀称:均匀,比例和谐。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十分逼真。 推崇:尊崇,推重崇敬。交头接耳:靠得很近,低声交谈。(4)多音多义 称:4.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1)学生精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2)同桌之间交流,求同存异。(3)小组内部交流,求同析异,并统一看法。(4)全班交流,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点拨: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石拱桥特点。第二部分(3—9):分两层,第一层先概括,再以典型例子说明;第二层分析取得成就 的原因。第三部分(10):石拱桥在中国的发展。 5.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2)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点拨: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 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新中国成立 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 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 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 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三、局部探究(一)品析语言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 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品析:这句话点出了石拱桥的总体特点—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用“不但……而且…… ” 的递进句式,提出结构坚固的特点,突出桥的实用性。2.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 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 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品析:这句话介绍了卢沟桥的位置、建造时间、规模。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虽然 是概数,但也能收到很好的审美效果。3.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品析: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摹状貌,生动具体地描绘出了石柱逼真的造型,突出了 卢沟桥的形式优美。这一句从修辞角度看,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富有色彩。(二)疑难探究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的顺 序可以颠倒吗 “不但……而且……”能省吗 点拨:首先,不能颠倒,因为两者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强调的是后者,改变了就不符合 人们的认识规律。其次,不能省略,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的认识。结构坚 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而“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不但不可 省略,而且正是用它们来确定内容上的递进关系。2.《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的 整体特点又是什么 点拨:首先,两座桥是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赵州桥历时1500余年而沿用至今,卢 沟桥也因为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有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纪念的价值。这样举了知名的例 子更清楚地让读者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同时也符合说明文中举例法的要求,即例子要有 典型性和代表性。播放【影音资源——赵州桥介绍】(三)写作特色1.理贯辞达,简朴淡雅《中国石拱桥》在语言运用上的简朴,突出表现在洗练、明快上。作者以严肃的科学态 度,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举数字,或作比喻,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全文语句十分简短、 明快,读来朗朗上口,毫无佶屈聲牙之感,真如古人所说:“信笔写出,无一字一句吃力, 却无一字一句率易。”可谓简朴之至。2.举例鲜明本课介绍的是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和卢沟桥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共性特征进入了作者 的视线。在介绍两桥时,虽然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但说明的重点因说明对象的不同而有所 区别。在介绍赵州桥时,突出其修建年代之久,使用时间之久。在介绍卢沟桥时,除了说明 一般的情况,重点介绍了艺术上的价值和在中国人民斗争史上的纪念意义。这样,于“大同” 之中显现“小异”,于平稳之中又见起伏,避免了雷同、呆滞的弊病。播放【影音资源:课文解读】四、总结拓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 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 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五、作业设计仿写训练:“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 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石刻狮子的形象拟人化,赋予 了人的情感;这一句也用了排比的手法。仿照上文应用比喻或排比的手法,写一段描写家乡 建筑物的文字,50字左右。六 、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赵州桥结构坚固一般————→特殊历史悠久 卢沟桥逻辑顺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