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12月质量调研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12月质量调研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12月质量调研试卷
1.(2023八上·杭州月考)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B.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
C.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印度
D.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小
2.(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关于下列省份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B.乙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小麦为主
C.丙省人口多,省级行政中心是长沙
D.丁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
3.(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校学生以珠三角为对象开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项目化学习。以下内容属于该项目成果展示的是(  )
A.热烈欢快、幽默活泼的变脸表演
B.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设计描绘
C.摇快船、过三桥的民间习俗演绎
D.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历史解说
(2023八上·杭州月考)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重点实施的战略。据图回答问题。
长江经济带简图
4.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跨越一、二、三阶梯 B.地形比较单一,矿产资源稀缺
C.位于南方地区,终年气温很高 D.洪涝灾害频发,防洪工作重要
5.对于该区域的发展规划,科学的有(  )
①依托“黄金水道”,发展航运
②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③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
④下游建水电站以发挥上海辐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八上·杭州月考)中国古诗博大精深,下列对古诗解读正确的是 (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黑龙江流域梅雨来袭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滚滚注入到东海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内陆昼夜温差大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藏高原畜牧业发达
(2023八上·杭州月考)吴老师响应浙江省“东西部协作”号召,前往西藏支教。读图完成问题。
沿 30°N 地形剖面
7.吴老师的支教地大致位于图中(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8.对于②地区的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有(  )
①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
②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
③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油菜籽产区
④天然气、芒硝等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23八上·杭州月考)读中国地形图,完成问题。
中国地形图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  )
①A 山脉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②B 地有独特的“地下运河”灌溉设施
③C 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④D 河流的下游有“地上河”景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为使我国载人航天器能够安全着陆,需要选择在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的地点。你认为下列地点中最合适的是有(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1.(2023八上·杭州月考)右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
一东亚的火药桶:朝鲜 二西方势力在东亚 三洋务与维新 四沉没的“高升” 五黄海悲歌:不沉的“致远” 六中国陆军的惨败 七旅顺屠杀真相
A.《海国图志》
B.《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C.《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D.《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12.(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场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条约都签订于19世纪
②两个条约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③两个条约都体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④两个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2023八上·杭州月考)如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近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4.(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图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琉球改为冲绳县
C.马尾军港被偷袭 D.取得镇南关大
15.(2023八上·杭州月考)在华设厂投资是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表现之一。出现右侧图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吸引列强来投资
B.《马关条约》后列强扩大在华投资办厂
C.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支持
D.中国民族资本家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16.(2023八上·杭州月考)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17.(2023八上·杭州月考)回顾近代历史,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相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B.第二次鸦片战争——宣扬民主革命,发动武装起义
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提出“自强”“求富”口号
18.(2023八上·杭州月考)《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清朝统治
C.实现了三民主义 D.结束了君主专制
19.(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纪念馆展出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序厅:辛亥革命浩浩汤汤;第一部分:民国初建速遭窃取;第二部分:宋案之殇二次革命;第三部分:____;尾厅:革命未成尚需努力。请判断纪念馆的主题并填补第三部分内容是(  )
A.中山辞职世凯就职 B.共和宪法三权分立
C.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D.清帝退位清朝落幕
20.(2023八上·杭州月考)《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五四爱国群众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这样评价主要因为五四运动(  )
A.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了民族力量
D.是疾风暴雨式的群众性运动
21.(2023八上·杭州月考)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2.(2023八上·杭州月考)右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扩大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3.(2023八上·杭州月考)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右图标题,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戊成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农民阶级救亡图存
B.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2023八上·杭州月考)801班同学开展了“寻觅红色印记·城市见证革命”的项目化主题学习,下列城市与红色印记梳理正确的是 (  )
①南昌——武装夺取政权开端
②古田——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③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
④瑞金——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5.(2023八上·杭州月考)804班同学拟以报刊为媒介,探索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以下报刊与宣传思想对应正确的有(  )
①②③④
①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觉悟
②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
③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谋求制度变革
④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项目化学习。以下是其部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表,根据表中内容推断,最合适的“驱动性问题”是(  )
驱动性问题 教材内容 红色文化 项目化学习设计
★ 八年级上册第2-4单元 ①人:洪秀全、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 ②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辟井冈山道路 ③魂: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①年代尺梳理对比各阶级救国道路。 ②解析史料,探究各阶级救国道路失败与成功的原因,并开展辩论赛。
A.如何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B.如何理解“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
C.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
D.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27.(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几次重要会议的总结,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会议 内容
A 中共一大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中共三大 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八七会议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D 遵义会议 选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A.A B.B C.C D.D
28.(2023八上·杭州月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选项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
史实 推论
A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 1885年台湾设立行省 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
C 1898年戊戌变法 中国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关键一步
D “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 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A.A B.B C.C D.D
29.(2023八上·杭州月考)2023年从“大运”到“亚运”,从成都到杭州,中国城市向世界展现多样魅力。
材料一:
成都地区地形图
  月平均气温(  )
  1月 7月
成都 5.5 25.2
杭州 3.7 27.8
成都市和杭州市气温资料
材料二:
杭州这十年 2012-2022年,杭州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城市排名进位至第8。杭州还以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人才集聚,常住人口增量居全国前列。十年来,杭州坚定跋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成为杭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杭州地理位置图
(1)成都地处   (温度带),位于   (地形区),属于我国的    (地理区域)。
(2)根据上表,描述成都与杭州的1月平均气温的差异。结合材料一说明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杭州举办亚运会的优势条件。
30.(2023八上·杭州月考)2023年《逃出大英博物馆》刷爆全网,唤起我们对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反思。
【大英博物馆中的历史】
“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powers"
(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大英博物馆对晚清馆文物的展览说明
【先行者探索中的历史】
探索一 同治年间开始了自强运动……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设敛周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摘编自蒋廷骸《中国近代史》 探索二 1896年,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这份报刊第一篇文章是《变法通议》,它以史实为依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反复论述变法救国的必要性。 ——摘编自陈秋萌。
【史学家研究中的历史】
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的思想主题…… 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造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1)上述材料中的文物与哪一战争有关,该文物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时间在哪一年?。
(2)分析上述两次近代化探索的异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选择费正清或者徐中约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31.(2023八上·杭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江西井冈山因地制宜,深挖竹子产业,把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新兴的竹炭产业、竹纤维产业、竹醋产业、竹盐产业和竹文化旅游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竹子,真正成为了井冈山之魂。
材料二:下面某校学生到井冈山开展“红色之旅”的研学记录
第一天: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黄洋界 1928年8月,守卫在黄洋界哨口的红军两个连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第二天: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所有,用下列方法分配之
第三天:阅读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书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史》目录(部分) 第四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经济 第五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业、邮政业和医院建设……
材料三:回到学校后,学生将研学过程中收集到的文字材料进行整理,用来布置年级展板。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军民处境极为困难。连下饭的盐,都是从老墙土上刮下来熬成的硝盐。但是战士们很乐观,还编了顺口溜:“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多次反“进剿”、反“会剿”的胜利。
(1)结合我国竹林的主要分布区域判断竹林的生长环境
(2)结合材料一,简述井冈山“深挖竹子产业”的经济、环境和文化价值。
(3)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哪些“井冈山精神”?
32.(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校805班开展以多元史料探究近代历史的课外活动,落地史料实证素养,让我们来一同破解史料的历史密码。
材料一:看图学史
材料二:赏乐歌史
材料三:咏诗润史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遵义)》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结合所学知识,以上这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歌》是哪一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歌曲?“打倒列强除军阀”表明这场国民革命具有什么性质?这场国民革命有哪些成果?(试举一例)
(3)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谈一谈如何理解“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什么“三军过后”会“尽开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东兴北仑河口,B正确;
C、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南北纬、东西经度跨度都很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国土面积辽阔,跨越经纬度大,海岸线长,邻国众多。
2.【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图是我国广西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壮族聚居地,A正确;
B、由图表信息可知,乙图是我国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以种水稻、玉米为主,B错误;
C、由图表信息可知,丙图是我国江苏省地图,行政中心是南京,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丁图是我国河南,其简称为豫,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幽默活泼的变脸表演,属于四川地区文化特色,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珠三角背靠港澳,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地区之一,B正确;
C、由所学知识可知,摇快船、过三桥的民间习俗演绎 属于江苏苏州一带的民俗文化,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历史解说 ,属于上海长三角地区地域文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四川的变脸艺术、陕北信天游等等。
【答案】4.D
5.A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点评】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跨越我国第三、第二阶梯,地形复杂起伏大,沿岸夏季高温多雨,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沿岸植被茂密,生态环境好,需因地制宜开发当地经济。
4.A、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跨越我国第三、第二阶梯,A正确;
B、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沿途经过我国第二、第三阶梯,地势起伏大、复杂多样,B错误;
C、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处南方地区,气温季节性明显,冬季较冷,夏季高温,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洪涝灾害多发,防洪压力大,D正确。
故答案为:D。
5.①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属于长江沿岸,可以依托“黄金水道”,发展航运 ,①正确;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跨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协同发展,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充沛,植被覆盖率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③正确;
④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下游属于平原地形不适合建水电站,④错误;
综上所述: 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梅雨出现在我国春季江浙地区,而非黑龙江,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注入我国的渤海,而非黄海,B错误;
C、由所学知识可知,“早穿棉袄午穿纱”说明气温温差大,一天中我国温差最大的地方在西北内陆地区,C正确;
D、由所学知识可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是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景观,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人文特征与景观。
【答案】7.D
8.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点评】我国地势起伏大,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多样,自西向东分布有第一、二、三阶梯。
7.A、由题意可知,吴老师前往西藏支教,①处地理位置在东经110-120度间,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吴老师前往西藏支教,②处在东经100-110度之间,为四川盆地,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吴老师前往西藏支教,③处在东经90-100度之间,为云贵高原,C错误;
D、由题意可知,④处海拔1000米以上,在东经80-90度之间,为我国青藏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8.①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①错误;
②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②错误;
③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油菜籽产区,③正确;
④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该地区天然气、芒硝等资源丰富,④正确;
综上所述: ③④ 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9.C
10.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航天器的发射、着陆对地理自然环境条件有以下要求,人烟稀少、地形开阔、晴天多地区。
9.①A 山脉为大兴安岭,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①错误;
②B 地为新疆塔里木盆地有独特的坎儿井“地下运河”灌溉设施,②正确;
③C 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而非维度最高,③错误;
④D 河流为黄河,黄河的下游泥沙淤积有“地上河”景观,④正确;
综上所述: ②④ 正确。
故答案为:C。
10.A、由题意可知,①地地处武夷山脉地区,山高林密,不利于航天器着陆,A错误;
B、由题意可知,②地为蒙古高原地区,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利于航天器着陆,B正确;
C、由题意可知,③地为云贵高原地区,地表以岩石为主,地貌复杂,起伏大,不利于航天器着陆,C错误;
D、由题意可知,④地为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植被茂盛,不利于航天器着陆,D错误。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中的目录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目录均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因1894年是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战争过程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在辽东战役中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因此该书书名是《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B项正确;
《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符合目录内容,A项错误;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导火线是禁烟运动,进程是从广东到天津白河口,不符合目录内容,C项错误;
《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原因是镇压义和团运动和维护在华利益,地区在京津地区, 不符合目录内容,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片中的目录内容,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两幅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左图是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右图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两个都体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④正确,C项正确;
《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属于19世纪中期,《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属于20世纪初,①错误;《南京条约》中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辛丑条约》中没有开放通商口岸,②错误,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图片和所学判断出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然后结合两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以及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3.【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即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内容。洋务运动追求的目的是“自强""求富",A项正确;
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目的,与图片信息无关,B项错误;
民主共和与辛亥革命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C项错误。
民主科学与新文化运动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片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目的以及口号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中的"新疆""1871—188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地区。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因此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是左宗棠收复新疆,A项正确;
1879年日本琉球改为冲绳县,B项错误;
1884年8月法国偷袭马尾军港,C项错误;
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晚清时期中国的边疆危机,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疆""1871—1881年",结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5.【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13年列强在华设厂数量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之后列强扩大在华投资办厂,使得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13年列强在华设厂数量迅速增加,B项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于1912年,不能覆盖材料中的时间,A项错误;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与列强在华设厂数量迅速增加关系不大,C项错误;
“实业救国”热潮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可知,义和团以保国为目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义和团盲目排外的信息,B项错误;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经历了剿杀—利用与控制—剿杀,“一贯支持”说法错误,C项错误;
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而且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目的、性质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项正确;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A项错误;
宣扬民主革命,发动武装起义的是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1860年,B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掀起了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鞭子”与“动弹”的因果关系,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8.【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符合材料信息,D项正确;
辛亥革命终结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非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终结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A项错误;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结束,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B项错误;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而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没有完全实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9.【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纪念馆展出的内容与辛亥革命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有关,第三部分的内容是护国战争北上讨袁,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第二部分的内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护国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表现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0.【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五四爱国群众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B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ACD三项均是五四运动的意义,不是“五四爱国群众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的主要依据,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尤其要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21.【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将斗争矛盾指向了压迫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C项正确;
AB两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错误;
D项是中共三大的内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共二大的内容和意义,理解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实际上是指认清了中国的国情,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2.【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与1927年4月相比,1928年,中共党员中农民比例迅速增加,工人和其他阶层比例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起来,农民积极参加革命和共产党,使得中共党员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与中共党员中农民比例迅速增加,工人和其他阶层比例在下降无关,B项错误;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是在1924年1月,1928年时国民大革命已经失败,C项错误;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在1924年1月,1928年时该统一战线已经破裂,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表格信息,抓住表格中的时间,结合农村根据地建立和扩大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主要是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与八国联军侵华反映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因此该单元主题应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项正确;
戊戌变法没有体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A项错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辛亥革命,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没有提及,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4.【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武装夺取政权开端,①正确;
1927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正确;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星星之火,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不是古田会议,②错误;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瑞金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开辟的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5.【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劳动界》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通俗刊物,①正确;
《民报》是辛亥革命的机关刊物,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了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②正确;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④正确,B项正确;
《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而非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谋求制度变革,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图片中刊物宣传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6.【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阶级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救国救民的抗争和探索,但均告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最合适的“驱动性问题”是如何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A项正确;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项错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是材料反映的部分信息,不全面,C项错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主要体现在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方面,材料没有体现,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及其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结果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7.【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C项正确;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二大,不是中共一大,A项错误;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合作,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9月,B项错误;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八七会议,解答本题需要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以及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8.【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1898年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C项错误,符合题意;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885年台湾设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新文化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表格中史实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9.【答案】(1)北温带;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南方地区
(2)成都1月气温比杭州要高;
原因: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内部(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因而冬天热量不易散发,使得冬天气温较高(冬暖)
(3)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方便各国运动员参赛;经济发展程度高可以承办亚运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为亚运会提供充足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注重保护环境,可以为亚运会营造绿色环境。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地处北温带,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属于南方地区。
(2)由题意可知,成都一月份平均气温比杭州高; 主要原因在于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因而冬天热量不易散发,使得冬天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较高。
(3)由题意可知,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方便各国运动员参赛;人文因素:1、经济发展程度高可以承办亚运会;2、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为亚运会提供充足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3、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可以为亚运会营造赛会优美环境。
【点评】成都与杭州维度大致相同,由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因四周为高山,热量保持较好,冬季平均气温比杭州高。
30.【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42年。
(2)异:探索一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探索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索一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探索二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同:都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达到救国的目的,都涉及到文化教育和军事领域。
(3)费正清观点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我国,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是西方推动的。徐中约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危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国富兵,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开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陆军等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次运动是清政府内一些先进人士主动开展的,对我国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即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因此战争是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时间是1842年。
(2)异同点:依据材料“同治年间开始了自强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依据材料“1896年,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这份报刊第一篇文章是《变法通议》,它以史实为依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反复论述变法救国的必要性”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戊戌变法。异: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同: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达到救国的目的,都涉及到文化教育和军事领域。
(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如选择费正清观点,依据材料“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的思想主题”并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我国,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是西方推动的。如选择徐中约观点,依据材料“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造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并结合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危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国富兵,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开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陆军等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次运动是清政府内一些先进人士主动开展的,对我国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的特点和时间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内容、性质、目的分析比较;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可选择费正清,也可选择徐中约的观点,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31.【答案】(1)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热量充沛;灌溉水源丰富;
(2)经济价值:江西人民可以通过竹产业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环境价值:大力种植竹子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江西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有利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扬新时代井冈山精神
(3)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后方保障。
(4)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吃苦耐劳;不畏牺牲;
【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环境:依据材料一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竹林的生长环境需要气候温暖湿润,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2)价值:依据材料“江西井冈山因地制宜,深挖竹子产业,把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新兴的竹炭产业、竹纤维产业、竹醋产业、竹盐产业和竹文化旅游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价值是江西人民可以通过竹产业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环境价值是大力种植竹子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是江西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有利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扬新时代井冈山精神。
(3)原因:"1928年8月,守卫在黄洋界哨口的红军两个连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经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业、邮政业和医院建设”并结合所学可知,进行武装斗争;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后方保障;开展土地革命。
(4)精神:依据材料“战士们很乐观”可以得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依据材料“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军民处境极为困难”“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可以得出吃苦耐劳;依据材料“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多次反‘进剿’、反‘会剿’的胜利”可以得出不畏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竹林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经济效益和共同富裕角度分析经济价值,从竹子的自然环境分析环境价值,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扬井冈山精神角度分析文化价值;第三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解答;第四问,依据材料三,联系井冈山精神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2.【答案】(1)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或者北伐战争时期;反帝反封建;黄埔军校
(3)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依据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别是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会址和嘉兴南湖游船,因此历史事件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时期:依据材料“打倒列强除军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口号和目标。性质:“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即反帝反封建。成果:结合国民大革命的成果解答,如建立黄埔军校等。
(3)理解:依据材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遵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原因:材料“三军过后尽开颜”体现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大革命、红军长征。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国民大革命的口号、目标、性质以及成果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三,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和红军长征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 / 1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12月质量调研试卷
1.(2023八上·杭州月考)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B.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
C.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印度
D.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小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海岸线漫长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东兴北仑河口,B正确;
C、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南北纬、东西经度跨度都很大,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国土面积辽阔,跨越经纬度大,海岸线长,邻国众多。
2.(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关于下列省份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B.乙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小麦为主
C.丙省人口多,省级行政中心是长沙
D.丁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A、由图表信息可知,甲图是我国广西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壮族聚居地,A正确;
B、由图表信息可知,乙图是我国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以种水稻、玉米为主,B错误;
C、由图表信息可知,丙图是我国江苏省地图,行政中心是南京,C错误;
D、由图表信息可知,丁图是我国河南,其简称为豫,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校学生以珠三角为对象开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项目化学习。以下内容属于该项目成果展示的是(  )
A.热烈欢快、幽默活泼的变脸表演
B.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设计描绘
C.摇快船、过三桥的民间习俗演绎
D.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历史解说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幽默活泼的变脸表演,属于四川地区文化特色,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珠三角背靠港澳,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地区之一,B正确;
C、由所学知识可知,摇快船、过三桥的民间习俗演绎 属于江苏苏州一带的民俗文化,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历史解说 ,属于上海长三角地区地域文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有四川的变脸艺术、陕北信天游等等。
(2023八上·杭州月考)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重点实施的战略。据图回答问题。
长江经济带简图
4.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跨越一、二、三阶梯 B.地形比较单一,矿产资源稀缺
C.位于南方地区,终年气温很高 D.洪涝灾害频发,防洪工作重要
5.对于该区域的发展规划,科学的有(  )
①依托“黄金水道”,发展航运
②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协同发展
③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
④下游建水电站以发挥上海辐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4.D
5.A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点评】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跨越我国第三、第二阶梯,地形复杂起伏大,沿岸夏季高温多雨,极易发生洪涝灾害,沿岸植被茂密,生态环境好,需因地制宜开发当地经济。
4.A、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跨越我国第三、第二阶梯,A正确;
B、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沿途经过我国第二、第三阶梯,地势起伏大、复杂多样,B错误;
C、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处南方地区,气温季节性明显,冬季较冷,夏季高温,C错误;
D、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洪涝灾害多发,防洪压力大,D正确。
故答案为:D。
5.①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属于长江沿岸,可以依托“黄金水道”,发展航运 ,①正确;
②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跨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协同发展,②正确;
③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充沛,植被覆盖率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③正确;
④由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下游属于平原地形不适合建水电站,④错误;
综上所述: 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A。
6.(2023八上·杭州月考)中国古诗博大精深,下列对古诗解读正确的是 (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黑龙江流域梅雨来袭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滚滚注入到东海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内陆昼夜温差大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藏高原畜牧业发达
【答案】C
【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梅雨出现在我国春季江浙地区,而非黑龙江,A错误;
B、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注入我国的渤海,而非黄海,B错误;
C、由所学知识可知,“早穿棉袄午穿纱”说明气温温差大,一天中我国温差最大的地方在西北内陆地区,C正确;
D、由所学知识可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是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景观,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人文特征与景观。
(2023八上·杭州月考)吴老师响应浙江省“东西部协作”号召,前往西藏支教。读图完成问题。
沿 30°N 地形剖面
7.吴老师的支教地大致位于图中(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8.对于②地区的区域特征描述正确的有(  )
①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
②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
③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油菜籽产区
④天然气、芒硝等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7.D
8.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点评】我国地势起伏大,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多样,自西向东分布有第一、二、三阶梯。
7.A、由题意可知,吴老师前往西藏支教,①处地理位置在东经110-120度间,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吴老师前往西藏支教,②处在东经100-110度之间,为四川盆地,B错误;
C、由题意可知,吴老师前往西藏支教,③处在东经90-100度之间,为云贵高原,C错误;
D、由题意可知,④处海拔1000米以上,在东经80-90度之间,为我国青藏地区,D正确。
故答案为:D。
8.①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地区,①错误;
②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②错误;
③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油菜籽产区,③正确;
④由题意可知,②地区为四川盆地,该地区天然气、芒硝等资源丰富,④正确;
综上所述: ③④ 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八上·杭州月考)读中国地形图,完成问题。
中国地形图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  )
①A 山脉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②B 地有独特的“地下运河”灌溉设施
③C 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④D 河流的下游有“地上河”景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为使我国载人航天器能够安全着陆,需要选择在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的地点。你认为下列地点中最合适的是有(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9.C
10.B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航天器的发射、着陆对地理自然环境条件有以下要求,人烟稀少、地形开阔、晴天多地区。
9.①A 山脉为大兴安岭,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①错误;
②B 地为新疆塔里木盆地有独特的坎儿井“地下运河”灌溉设施,②正确;
③C 地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而非维度最高,③错误;
④D 河流为黄河,黄河的下游泥沙淤积有“地上河”景观,④正确;
综上所述: ②④ 正确。
故答案为:C。
10.A、由题意可知,①地地处武夷山脉地区,山高林密,不利于航天器着陆,A错误;
B、由题意可知,②地为蒙古高原地区,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和人烟稀少,利于航天器着陆,B正确;
C、由题意可知,③地为云贵高原地区,地表以岩石为主,地貌复杂,起伏大,不利于航天器着陆,C错误;
D、由题意可知,④地为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植被茂盛,不利于航天器着陆,D错误。
故答案为:B。
11.(2023八上·杭州月考)右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
一东亚的火药桶:朝鲜 二西方势力在东亚 三洋务与维新 四沉没的“高升” 五黄海悲歌:不沉的“致远” 六中国陆军的惨败 七旅顺屠杀真相
A.《海国图志》
B.《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C.《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D.《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中的目录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目录均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因1894年是甲午年,因此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战争过程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在辽东战役中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因此该书书名是《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 ,B项正确;
《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符合目录内容,A项错误;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导火线是禁烟运动,进程是从广东到天津白河口,不符合目录内容,C项错误;
《瓦德西庚子回忆录》 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原因是镇压义和团运动和维护在华利益,地区在京津地区, 不符合目录内容,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片中的目录内容,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2.(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场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条约都签订于19世纪
②两个条约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③两个条约都体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④两个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两幅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左图是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右图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两个都体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④正确,C项正确;
《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属于19世纪中期,《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属于20世纪初,①错误;《南京条约》中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辛丑条约》中没有开放通商口岸,②错误,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图片和所学判断出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然后结合两个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以及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3.(2023八上·杭州月考)如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为挽救国家颓势而进行的一场近代化的探索运动。这场运动追求的目标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即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内容。洋务运动追求的目的是“自强""求富",A项正确;
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目的,与图片信息无关,B项错误;
民主共和与辛亥革命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C项错误。
民主科学与新文化运动有关,与图片信息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图片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目的以及口号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图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可能是(  )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年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琉球改为冲绳县
C.马尾军港被偷袭 D.取得镇南关大
【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中的"新疆""1871—188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地区。1871年,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1881年,中俄签订了《改订条约》等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约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因此第十三章13.2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是左宗棠收复新疆,A项正确;
1879年日本琉球改为冲绳县,B项错误;
1884年8月法国偷袭马尾军港,C项错误;
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晚清时期中国的边疆危机,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疆""1871—1881年",结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5.(2023八上·杭州月考)在华设厂投资是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侵略的表现之一。出现右侧图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吸引列强来投资
B.《马关条约》后列强扩大在华投资办厂
C.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支持
D.中国民族资本家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13年列强在华设厂数量迅速增加。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之后列强扩大在华投资办厂,使得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13年列强在华设厂数量迅速增加,B项正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于1912年,不能覆盖材料中的时间,A项错误;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与列强在华设厂数量迅速增加关系不大,C项错误;
“实业救国”热潮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2023八上·杭州月考)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可知,义和团以保国为目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义和团盲目排外的信息,B项错误;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经历了剿杀—利用与控制—剿杀,“一贯支持”说法错误,C项错误;
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而且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结合义和团运动的目的、性质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7.(2023八上·杭州月考)回顾近代历史,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相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B.第二次鸦片战争——宣扬民主革命,发动武装起义
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提出“自强”“求富”口号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项正确;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A项错误;
宣扬民主革命,发动武装起义的是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1860年,B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掀起了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鞭子”与“动弹”的因果关系,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8.(2023八上·杭州月考)《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辛亥革命(  )
A.终结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清朝统治
C.实现了三民主义 D.结束了君主专制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符合材料信息,D项正确;
辛亥革命终结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非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终结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A项错误;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结束,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B项错误;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而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没有完全实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9.(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纪念馆展出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序厅:辛亥革命浩浩汤汤;第一部分:民国初建速遭窃取;第二部分:宋案之殇二次革命;第三部分:____;尾厅:革命未成尚需努力。请判断纪念馆的主题并填补第三部分内容是(  )
A.中山辞职世凯就职 B.共和宪法三权分立
C.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D.清帝退位清朝落幕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纪念馆展出的内容与辛亥革命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有关,第三部分的内容是护国战争北上讨袁,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第二部分的内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护国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表现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0.(2023八上·杭州月考)《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五四爱国群众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这样评价主要因为五四运动(  )
A.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了民族力量
D.是疾风暴雨式的群众性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五四爱国群众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B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ACD三项均是五四运动的意义,不是“五四爱国群众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转折点”的主要依据,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尤其要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21.(2023八上·杭州月考)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将斗争矛盾指向了压迫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C项正确;
AB两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错误;
D项是中共三大的内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共二大的内容和意义,理解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实际上是指认清了中国的国情,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2.(2023八上·杭州月考)右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扩大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与1927年4月相比,1928年,中共党员中农民比例迅速增加,工人和其他阶层比例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起来,农民积极参加革命和共产党,使得中共党员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与中共党员中农民比例迅速增加,工人和其他阶层比例在下降无关,B项错误;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是在1924年1月,1928年时国民大革命已经失败,C项错误;
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在1924年1月,1928年时该统一战线已经破裂,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表格信息,抓住表格中的时间,结合农村根据地建立和扩大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2023八上·杭州月考)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右图标题,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戊成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农民阶级救亡图存
B.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主要是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甲午中日战争和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与八国联军侵华反映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因此该单元主题应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项正确;
戊戌变法没有体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A项错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辛亥革命,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错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没有提及,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4.(2023八上·杭州月考)801班同学开展了“寻觅红色印记·城市见证革命”的项目化主题学习,下列城市与红色印记梳理正确的是 (  )
①南昌——武装夺取政权开端
②古田——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③上海——中国共产党诞生
④瑞金——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武装夺取政权开端,①正确;
1927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正确;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星星之火,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不是古田会议,②错误;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瑞金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开辟的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5.(2023八上·杭州月考)804班同学拟以报刊为媒介,探索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以下报刊与宣传思想对应正确的有(  )
①②③④
①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觉悟
②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
③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谋求制度变革
④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劳动界》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通俗刊物,①正确;
《民报》是辛亥革命的机关刊物,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了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②正确;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④正确,B项正确;
《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而非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谋求制度变革,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图片中刊物宣传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6.(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项目化学习。以下是其部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表,根据表中内容推断,最合适的“驱动性问题”是(  )
驱动性问题 教材内容 红色文化 项目化学习设计
★ 八年级上册第2-4单元 ①人:洪秀全、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毛泽东 ②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辟井冈山道路 ③魂: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①年代尺梳理对比各阶级救国道路。 ②解析史料,探究各阶级救国道路失败与成功的原因,并开展辩论赛。
A.如何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B.如何理解“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
C.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
D.如何理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阶级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救国救民的抗争和探索,但均告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最合适的“驱动性问题”是如何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A项正确;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项错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是材料反映的部分信息,不全面,C项错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主要体现在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方面,材料没有体现,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及其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结果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7.(2023八上·杭州月考)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几次重要会议的总结,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会议 内容
A 中共一大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中共三大 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八七会议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D 遵义会议 选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C项正确;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中共二大,不是中共一大,A项错误;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合作,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9月,B项错误;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选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八七会议,解答本题需要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以及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8.(2023八上·杭州月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选项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
史实 推论
A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 1885年台湾设立行省 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
C 1898年戊戌变法 中国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关键一步
D “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 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1898年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C项错误,符合题意;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885年台湾设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口号的提出,中国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新文化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表格中史实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9.(2023八上·杭州月考)2023年从“大运”到“亚运”,从成都到杭州,中国城市向世界展现多样魅力。
材料一:
成都地区地形图
  月平均气温(  )
  1月 7月
成都 5.5 25.2
杭州 3.7 27.8
成都市和杭州市气温资料
材料二:
杭州这十年 2012-2022年,杭州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城市排名进位至第8。杭州还以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人才集聚,常住人口增量居全国前列。十年来,杭州坚定跋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成为杭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杭州地理位置图
(1)成都地处   (温度带),位于   (地形区),属于我国的    (地理区域)。
(2)根据上表,描述成都与杭州的1月平均气温的差异。结合材料一说明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杭州举办亚运会的优势条件。
【答案】(1)北温带;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南方地区
(2)成都1月气温比杭州要高;
原因: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内部(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因而冬天热量不易散发,使得冬天气温较高(冬暖)
(3)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方便各国运动员参赛;经济发展程度高可以承办亚运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为亚运会提供充足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注重保护环境,可以为亚运会营造绿色环境。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地处北温带,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属于南方地区。
(2)由题意可知,成都一月份平均气温比杭州高; 主要原因在于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因而冬天热量不易散发,使得冬天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较高。
(3)由题意可知, 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方便各国运动员参赛;人文因素:1、经济发展程度高可以承办亚运会;2、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为亚运会提供充足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3、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可以为亚运会营造赛会优美环境。
【点评】成都与杭州维度大致相同,由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因四周为高山,热量保持较好,冬季平均气温比杭州高。
30.(2023八上·杭州月考)2023年《逃出大英博物馆》刷爆全网,唤起我们对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反思。
【大英博物馆中的历史】
“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powers"
(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大英博物馆对晚清馆文物的展览说明
【先行者探索中的历史】
探索一 同治年间开始了自强运动……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设敛周语文学校于上海;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摘编自蒋廷骸《中国近代史》 探索二 1896年,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这份报刊第一篇文章是《变法通议》,它以史实为依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反复论述变法救国的必要性。 ——摘编自陈秋萌。
【史学家研究中的历史】
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的思想主题…… 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造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1)上述材料中的文物与哪一战争有关,该文物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签订时间在哪一年?。
(2)分析上述两次近代化探索的异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选择费正清或者徐中约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42年。
(2)异:探索一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探索二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索一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探索二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同:都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达到救国的目的,都涉及到文化教育和军事领域。
(3)费正清观点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我国,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是西方推动的。徐中约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危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国富兵,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开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陆军等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次运动是清政府内一些先进人士主动开展的,对我国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即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因此战争是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时间是1842年。
(2)异同点:依据材料“同治年间开始了自强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依据材料“1896年,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这份报刊第一篇文章是《变法通议》,它以史实为依据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反复论述变法救国的必要性”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戊戌变法。异: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同: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达到救国的目的,都涉及到文化教育和军事领域。
(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如选择费正清观点,依据材料“费正清认为,西方是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冲击’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走向与中国的思想主题”并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我国,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的开端,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是西方推动的。如选择徐中约观点,依据材料“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造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并结合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危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国富兵,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开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陆军等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次运动是清政府内一些先进人士主动开展的,对我国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的特点和时间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内容、性质、目的分析比较;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可选择费正清,也可选择徐中约的观点,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31.(2023八上·杭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几年,江西井冈山因地制宜,深挖竹子产业,把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新兴的竹炭产业、竹纤维产业、竹醋产业、竹盐产业和竹文化旅游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竹子,真正成为了井冈山之魂。
材料二:下面某校学生到井冈山开展“红色之旅”的研学记录
第一天: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黄洋界 1928年8月,守卫在黄洋界哨口的红军两个连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第二天: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所有,用下列方法分配之
第三天:阅读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书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史》目录(部分) 第四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经济 第五章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业、邮政业和医院建设……
材料三:回到学校后,学生将研学过程中收集到的文字材料进行整理,用来布置年级展板。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军民处境极为困难。连下饭的盐,都是从老墙土上刮下来熬成的硝盐。但是战士们很乐观,还编了顺口溜:“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多次反“进剿”、反“会剿”的胜利。
(1)结合我国竹林的主要分布区域判断竹林的生长环境
(2)结合材料一,简述井冈山“深挖竹子产业”的经济、环境和文化价值。
(3)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三,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哪些“井冈山精神”?
【答案】(1)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热量充沛;灌溉水源丰富;
(2)经济价值:江西人民可以通过竹产业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环境价值:大力种植竹子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江西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有利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扬新时代井冈山精神
(3)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后方保障。
(4)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吃苦耐劳;不畏牺牲;
【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环境:依据材料一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竹林的生长环境需要气候温暖湿润,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2)价值:依据材料“江西井冈山因地制宜,深挖竹子产业,把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新兴的竹炭产业、竹纤维产业、竹醋产业、竹盐产业和竹文化旅游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价值是江西人民可以通过竹产业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环境价值是大力种植竹子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价值是江西将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与竹产业融合,有利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扬新时代井冈山精神。
(3)原因:"1928年8月,守卫在黄洋界哨口的红军两个连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经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业、邮政业和医院建设”并结合所学可知,进行武装斗争;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作为后方保障;开展土地革命。
(4)精神:依据材料“战士们很乐观”可以得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依据材料“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军民处境极为困难”“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可以得出吃苦耐劳;依据材料“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多次反‘进剿’、反‘会剿’的胜利”可以得出不畏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竹林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经济效益和共同富裕角度分析经济价值,从竹子的自然环境分析环境价值,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发扬井冈山精神角度分析文化价值;第三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解答;第四问,依据材料三,联系井冈山精神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2.(2023八上·杭州月考)某校805班开展以多元史料探究近代历史的课外活动,落地史料实证素养,让我们来一同破解史料的历史密码。
材料一:看图学史
材料二:赏乐歌史
材料三:咏诗润史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遵义)》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结合所学知识,以上这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歌》是哪一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歌曲?“打倒列强除军阀”表明这场国民革命具有什么性质?这场国民革命有哪些成果?(试举一例)
(3)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谈一谈如何理解“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什么“三军过后”会“尽开颜”?
【答案】(1)中共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或者北伐战争时期;反帝反封建;黄埔军校
(3)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依据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别是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会址和嘉兴南湖游船,因此历史事件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时期:依据材料“打倒列强除军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口号和目标。性质:“打倒列强除军阀”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即反帝反封建。成果:结合国民大革命的成果解答,如建立黄埔军校等。
(3)理解:依据材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遵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原因:材料“三军过后尽开颜”体现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大革命、红军长征。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图片信息,结合中共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国民大革命的口号、目标、性质以及成果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三,结合遵义会议的意义和红军长征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