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教共体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试卷1.(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淮南、淮北的( )A.气候不同 B.栽培技术不同C.地形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地坑院”是黄土高原特色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高地)面上。 读图,回答问题。图1-地坑院白图2-某黄土源地形示意圈2.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在该地形区能看到的情景是( )A.“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B.“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4.(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在不断地交流,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与汉朝相互往来的是( )A.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5.(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崇尚“自然”C.克己复礼 D.民贵君轻6.(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②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7.(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8.(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汉武帝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属西汉,使其接受了朝廷的管辖。此后,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不断传到西南地区,汉族官吏还在那里兴办学校,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材料说明汉武帝(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不断加强中外的交流C.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9.(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下面是某校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记录卡,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小组探究主题: ____ 运用史料: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等。A.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 B.清朝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C.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0.(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A.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B.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C.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D.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11.(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正当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时,中国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新青年》杂志出版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2.(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阅读右边《英国输华商品价值总量》曲线图(单位:英镑),导致19世纪50年代出现转折点的根本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抵制作用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民族工业的兴起13.(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根据下图反映的史实,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是( )A.抗日烽火遍九州 B.三支大军逐中原C.国军主力一扫光 D.百万雄师过大江14.(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A.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B.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C.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D.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15.(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16.(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202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促发展,合作共赢向未来B.对外开放为中心,人民生活真美好C.综合国力大提升,全面实现现代化D.强国之路真正好,发达国家实现了17.(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2023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推进( )A.严格执法,保护环境安全 B.科学立法,确保有法可依C.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D.依法行政,规范政府权力18.(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下图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A.新型的民主民 主监督B.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C.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D.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直接选举19.(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处处透着亮眼的“中国风”元素,“梅兰竹菊”、“水玉琮”、“团扇”“秋分与桂花鼓”、“宋韵丹青”、戏曲等,尽显中式美学,这体现(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全盘继承D.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20.(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熊猫分布范围变化图。材料二 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大熊猫喜食新鲜竹笋(竹笋在春季破土生长)。因食量大,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猫会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间往返迁移觅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够大的成片的空间。(1)从径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角度,分析秦岭南北坡河流水量特征差异。(2)推测大熊猫觅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迁移的季节是 (填“春末”或“秋末”),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缩小且渐趋破碎化的原因,并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22.(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大事年表时间 事件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实现192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4~1936年 红军长征1935年 遵义会议1936年 西安事变1937年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1938年 台儿庄战役1940年 百团大战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本宣布投降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党史专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昂首阔步踏入了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3.(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政治制度的废除和创立始终是中外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部分)史料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制度 A B C朝代 西周 隋朝 元朝影响 确立了周王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 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效统治了广阔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二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挠……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改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王路易十六等势力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人民广泛参与的彻底革命,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 ——改编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1)写出表中A.B.C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2)材料二中英法两国革命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分析两国革命的共同原因。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创立,给我们哪些启示?24.(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某校九年级同学以“载人航天,飞天梦圆”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了四块展板,其中展板四未完工,请你协助完成。展板一:筑梦 嫦娥奔月、敦煌飞天,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自主创新一直是决定中国航天事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用不到30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太空中一次次刷出中国新高度。展板二:追梦 远征太空的“中国天团”已达20多位。他们舍弃与亲人的团聚,忘却自己面对的生死考验,心中唯有任务,胸怀把一切献给党和国家的信念,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誓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向全世界宣示中国航天的腾飞信心,他们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英雄!展板三:圆梦 “安全着陆""“飞天梦圆”……奔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次成功都让国人感到无比欣慰。成功背后有这样一些信息: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2020年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为132.8亿美元;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35岁及以下的青年在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中占52.5%。(1)联系展板二,从凝聚价值追求的角度,指出“中国天团”的可敬之处。(2)有人说,自主创新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联系展板一相关信息评析这一观点。(3)综合三幅展板信息,说明中国航天员“安全着陆”、“飞天梦圆"的原因。25.(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勇立潮头。链接一:美丽浙江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深化清新空气行动;建立上下游区域及支流水质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环境治理成果;聚焦创新提档,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激法新引擎;推行绿色消费,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力度。 链接二:和谐浙江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本质特征,一项长期任务。近年来,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然而,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据此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由。(2)根据链接一说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落实什么基本国策和新发展理念。(3)联系链接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必要性。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因南北维度差异,导致不同的气候,形成不同的气温、降水,造成同为橘子,结的果实味道大不相同,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橘生南北各不相同,主要是因地域差异所致,与栽培技术无关,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橘生南北各不相同,主要是因地域差异所致,与地形差异无关,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橘生南北各不相同,主要是因地域差异所致,与耕作制度差异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造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淮南、淮北气候不同,温度达不到橘的生长条件。【答案】2.D3.C【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地坑院陕北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2.A、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甲处靠近沟壑处不宜挖建,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乙处处在斜坡地,不适合,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丙处地形复杂,不宜挖建,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丁处满足这样的条件,D正确。故答案为:D。3.A、由所学知识可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地形与气候特点,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指湖北的黄鹤楼,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指的是陕西的”地坑院“村落,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西北新疆地域特征,D错误。故答案为:C。4.【答案】A【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A汉朝与罗马帝国曾经互派使者往来,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A正确;B法兰克王国时期,中国先后处于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北宋,B错误;C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此时,正值中国的唐朝时期(618—907年),C错误;D拜占庭帝国时期正处于中国明朝,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整个罗马帝国时期中国经历了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5.【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A项正确;B是道家的观点,排除;C克己复礼与题干内容无关;D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 本题考查孔子的主张,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礼制、有教无类,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6.【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古代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中国和朝鲜同属于东方范畴,没有反映东西方交流,①不符合题意。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罗马属于西方,反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符合题意。中国茶叶、瓷器等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远销美洲不符合史实,③不符合题意。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反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④符合题意。综上可知,②④能佐证题干观点,故选C项;①③不能佐证,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7.【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材料“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可知,材料体现了“兼相爱、交相恶”的思虑,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故选C项。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排除A项。孔子提出仁的思想,为政以德,排除B项。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诸子百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8.【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汉武帝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属西汉,使其接受了朝廷的管辖……”可知,汉武帝的举措既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发展,又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反映描述了汉武帝的边疆政策,没有体现民族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描述了汉武帝的边疆政策,与中外交流加强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描述了汉武帝治理西南,没有涉及了对西域的管理,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经营西南。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9.【答案】D【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据题干史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等活动,反映了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解读错误,排除A项。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体现了清朝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信息解读不全,排除B项。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体现了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信息解读不全,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相关史实。10.【答案】A【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属于“辛亥革命”;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可概括为建立民国;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可概括为转移权力;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开始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可概括为军阀混战、国家分裂。综上可知,题干中的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故选A项。1898年,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改革,可根据为“维新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42年,魏源的《海图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等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不符,民主共和是指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11.【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据材料“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故选C项。1915年,《新青年》杂志出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排除A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新文化运动发生变化无关,排除B项。1920年,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与新文化运动发生变化无关联,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2.【答案】B【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英国输华商品价值总量》”可得出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促使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商品数量一度激增,但在19世纪50年代,总体趋势变化不大。说明英国商品很难在中国市场畅销,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具有顽强的抵制力,故选B项。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与题干时间19世纪50年代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故19世纪50年代社会性质没有变化,排除C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工业兴起,与题干时间19世纪50年代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坐标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13.【答案】C【知识点】解放战争【解析】【分析】提取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据“长春”“沈阳”“锦州”可知图一是辽沈战役;据“张家口”“北平”“天津”可知图二是平津战役;据“徐州”“碾庄”“双堆集”可知图三是淮海战役。综上可知,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三大战役,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歼敌150余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故选C项。“抗日烽火遍九州”体现的是抗日战争,而题干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决战,排除A项。“三支大军逐中原”是指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陈赓、谢富治,陈毅、粟裕率领三支大军对国民党开始战略反攻,排除B项。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发起渡江战役,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大决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解放战争大决战的相关史实。14.【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材料“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结合所学可知,伊斯兰教文化吸收、消化了大量的古希腊文化,使西欧人得以重新认识古典文化的光辉,说明阿拉伯文化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没有体现继承与融合东西方文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没有体现阿拉伯文化的多领域成就,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没有突出阿拉伯文化的独特性及成就,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阿拉伯文化。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阿拉伯文化的相关历史知识。15.【答案】B【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产生,他们的生产主要面向市场,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A项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错误,庄园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工厂制的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B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是题干现象的主要表现,符合题意;C项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错误,工业革命的扩展不符合中世纪晚期的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是苏联进行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6.【答案】A【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的视频致辞,体现了改革开放促发展,合作共赢向未来,A项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项错误,排除B项;我国预计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项错误,排除C项;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D项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 认真审题,把握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原因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7.【答案】B【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解析】【分析】题干材料“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推进科学立法,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科学立法,并未体现“严格执法”,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科学立法,并未体现“公正司法”,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科学立法,并未体现“依法行政”,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8.【答案】C【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根据教材知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形式有选举民主、协商民主。C项正确;新型的民主、民主监督不合题意,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不合题意,排除B项;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直接选举不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19.【答案】A【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处处透着亮眼的“中国风”元素,梅兰竹菊、水玉琮、团扇、秋分与桂花鼓、宋韵丹青、戏曲等,尽显中式美学”本次亚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全盘继承,排除C项;题干材料未体现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20.【答案】D【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符合题意,D项正确;邓小平理论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干扰项。21.【答案】(1)差异:径流量北小南大;水位季节变化北大南小。原因:北坡年降水量小于南坡;北坡降水的集中度大于南坡(北坡雨季短于南坡)(2)春末;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破土生长时间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3)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交通建设等分割栖息地。建议: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减少对秦岭地区树木砍伐等【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量丰沛,径流量比北方大,水位季节变化比北方小。(2)秦岭地区海拔高,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生破土生长时间随海拔升高逐渐推迟。(3)据材料二可知,20世纪70年代企业的采伐,破坏了大熊猫的栖息地;据图可知,国道建设,分割了栖息地。人类的开发,导致了大熊猫食物来源减少。因此人类需要合理规划,建设生态廊道,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故答案为:(1)差异:径流量北小南大;水位季节变化北大南小。原因:北坡年降水量小于南坡;北坡降水的集中度大于南坡(北坡雨季短于南坡)(2)春末;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破土生长时间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3)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交通建设等分割栖息地。建议: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减少对秦岭地区树木砍伐等【点评】本题考查材料的分析能力,难度稍大。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22.【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示例一】选择的史事: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百团大战等。观点: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中国战场对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示例二】选择的史事:党的一大召开、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等。观点:党的重要会议常常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论述: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自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自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历史表明,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要时刻、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是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铺就了我们党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光明征程。【示例三】选择的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十八大召开等。观点: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论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对外开放格局点、线、面结合。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走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1)“站起来”:据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中国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富起来”:据材料“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富起来”。(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依据题意,从材料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本题观点并非唯一,任提取一观点论述即可。如选择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百团大战等。反映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得出观点为“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如选择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等。反映的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重要会议,都体现了危机时刻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由此可得出观点为“党的重要会议常常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等。其次围绕所提取的观点,依据所提出的重要史事,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即可。最后总结升华观点。【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史实。(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3.【答案】(1)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2)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改革;改革要符合国情,走适合自己的道路等。【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A:据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亲戚”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度。B:据材料一结构示意图“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C:据材料“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并结合所学可知,“十省分天下之治”体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作用: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都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2)英国:据材料二“……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在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法国:据材料二“……国王路易十六等势力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人民广泛参与的彻底革命,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上封建专制统治,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原因:据材料二“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挠”“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并结合所学可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启示: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创立,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改革;改革要符合国情,走适合自己的道路等。【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2)本题以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4.【答案】(1)他们身上体现出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2)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或“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或“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正是依靠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敢于突破,勇于超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 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飞天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航天员发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航天事业提供资金保障/物质基础;④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航天事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据材料展板一“……他们舍弃与亲人的团聚,忘却自己面对的生死考验,心中唯有任务,胸怀把一切献给党和国家的信念,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天团”的可敬之处在于他们身上体现出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2)本题为观点评析试题。依据题意明确观点为“自主创新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据材料展板一“……自主创新一直是决定中国航天事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在太空中一次次刷出中国新高度”可知,这种观点说法是正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论证,言之成理即可。(3)据材料展板一“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可知,中国航天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据材料展板二“……誓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向全世界宣示中国航天的腾飞信心,他们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英雄”可知,中国航天员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飞天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航天员发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材料展板三“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2020年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为132.8亿美元;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可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航天事业提供物质基础;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航天事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载人航天,飞天梦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5.【答案】(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2)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新发展理念:绿色、创新、协调、共享。(3)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浙江省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据材料链接一“美丽浙江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深化清新空气行动;建立上下游区域及支流水质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环境治理成果……”并结合所学可知,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据材料链接一“聚焦创新提档,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激法新引擎;推行绿色消费,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力度”并结合所学可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落实绿色、创新、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3)据材料链接二“和谐浙江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本质特征,一项长期任务”可知,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据材料链接二“近年来,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可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据材料链接二“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可知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浙江省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根据所学可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点评】本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 / 1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教共体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试卷1.(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淮南、淮北的( )A.气候不同 B.栽培技术不同C.地形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答案】A【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解析】【分析】A、由所学知识可知,因南北维度差异,导致不同的气候,形成不同的气温、降水,造成同为橘子,结的果实味道大不相同,A正确;B、由所学知识可知,橘生南北各不相同,主要是因地域差异所致,与栽培技术无关,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橘生南北各不相同,主要是因地域差异所致,与地形差异无关,C错误;D、由所学知识可知,橘生南北各不相同,主要是因地域差异所致,与耕作制度差异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造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淮南、淮北气候不同,温度达不到橘的生长条件。(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地坑院”是黄土高原特色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高地)面上。 读图,回答问题。图1-地坑院白图2-某黄土源地形示意圈2.图2中,适合建造地坑院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在该地形区能看到的情景是( )A.“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B.“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C.“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答案】2.D3.C【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地坑院陕北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2.A、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甲处靠近沟壑处不宜挖建,A错误;B、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乙处处在斜坡地,不适合,B错误;C、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丙处地形复杂,不宜挖建,C错误;D、由图表信息可知,“地坑院”建造在平坦的开阔的地形地下,丁处满足这样的条件,D正确。故答案为:D。3.A、由所学知识可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地形与气候特点,A错误;B、由所学知识可知,“孤帆远景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指湖北的黄鹤楼,B错误;C、由所学知识可知,“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指的是陕西的”地坑院“村落,C正确;D、由所学知识可知,“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西北新疆地域特征,D错误。故答案为:C。4.(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在不断地交流,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与汉朝相互往来的是( )A.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答案】A【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A汉朝与罗马帝国曾经互派使者往来,促进了双方文化交流,A正确;B法兰克王国时期,中国先后处于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北宋,B错误;C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此时,正值中国的唐朝时期(618—907年),C错误;D拜占庭帝国时期正处于中国明朝,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整个罗马帝国时期中国经历了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5.(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崇尚“自然”C.克己复礼 D.民贵君轻【答案】A【知识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A项正确;B是道家的观点,排除;C克己复礼与题干内容无关;D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 本题考查孔子的主张,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礼制、有教无类,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6.(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②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③中国茶叶、瓷器等远销美洲④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古代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中国和朝鲜同属于东方范畴,没有反映东西方交流,①不符合题意。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罗马属于西方,反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符合题意。中国茶叶、瓷器等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远销美洲不符合史实,③不符合题意。中国活字印刷等技术传入欧洲,反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④符合题意。综上可知,②④能佐证题干观点,故选C项;①③不能佐证,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7.(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观点出自于(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材料“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可知,材料体现了“兼相爱、交相恶”的思虑,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故选C项。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排除A项。孔子提出仁的思想,为政以德,排除B项。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诸子百家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史实。8.(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汉武帝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属西汉,使其接受了朝廷的管辖。此后,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不断传到西南地区,汉族官吏还在那里兴办学校,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材料说明汉武帝(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不断加强中外的交流C.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D.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据题干“汉武帝多次派人前往说服西南诸国归属西汉,使其接受了朝廷的管辖……”可知,汉武帝的举措既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发展,又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反映描述了汉武帝的边疆政策,没有体现民族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描述了汉武帝的边疆政策,与中外交流加强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描述了汉武帝治理西南,没有涉及了对西域的管理,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经营西南。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9.(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下面是某校学生小组探究活动记录卡,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小组探究主题: ____ 运用史料: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等。A.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 B.清朝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C.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D【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据题干史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组织雅克萨反击战,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伊犁将军、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等活动,反映了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分裂解读错误,排除A项。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体现了清朝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信息解读不全,排除B项。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体现了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信息解读不全,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相关史实。10.(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A.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B.维新变法、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军阀混战C.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D.武装革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答案】A【知识点】辛亥革命【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属于“辛亥革命”;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可概括为建立民国;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可概括为转移权力;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开始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可概括为军阀混战、国家分裂。综上可知,题干中的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武装革命、建立民国、转移权力、国家分裂”,故选A项。1898年,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推行改革,可根据为“维新变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42年,魏源的《海图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等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不符,民主共和是指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辛亥革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11.(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正当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时,中国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新青年》杂志出版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答案】C【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据材料“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俄为师,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故选C项。1915年,《新青年》杂志出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排除A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新文化运动发生变化无关,排除B项。1920年,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与新文化运动发生变化无关联,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12.(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阅读右边《英国输华商品价值总量》曲线图(单位:英镑),导致19世纪50年代出现转折点的根本原因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抵制作用C.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B【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英国输华商品价值总量》”可得出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促使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商品数量一度激增,但在19世纪50年代,总体趋势变化不大。说明英国商品很难在中国市场畅销,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具有顽强的抵制力,故选B项。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与题干时间19世纪50年代不符,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故19世纪50年代社会性质没有变化,排除C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民族工业兴起,与题干时间19世纪50年代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鸦片战争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坐标数据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13.(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根据下图反映的史实,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是( )A.抗日烽火遍九州 B.三支大军逐中原C.国军主力一扫光 D.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C【知识点】解放战争【解析】【分析】提取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据“长春”“沈阳”“锦州”可知图一是辽沈战役;据“张家口”“北平”“天津”可知图二是平津战役;据“徐州”“碾庄”“双堆集”可知图三是淮海战役。综上可知,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三大战役,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歼敌150余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故选C项。“抗日烽火遍九州”体现的是抗日战争,而题干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决战,排除A项。“三支大军逐中原”是指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陈赓、谢富治,陈毅、粟裕率领三支大军对国民党开始战略反攻,排除B项。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发起渡江战役,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大决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解放战争大决战的相关史实。14.(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A.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B.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C.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D.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材料“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结合所学可知,伊斯兰教文化吸收、消化了大量的古希腊文化,使西欧人得以重新认识古典文化的光辉,说明阿拉伯文化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没有体现继承与融合东西方文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没有体现阿拉伯文化的多领域成就,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没有突出阿拉伯文化的独特性及成就,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阿拉伯文化。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阿拉伯文化的相关历史知识。15.(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答案】B【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产生,他们的生产主要面向市场,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A项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错误,庄园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工厂制的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B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是题干现象的主要表现,符合题意;C项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错误,工业革命的扩展不符合中世纪晚期的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是苏联进行的,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16.(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202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促发展,合作共赢向未来B.对外开放为中心,人民生活真美好C.综合国力大提升,全面实现现代化D.强国之路真正好,发达国家实现了【答案】A【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的视频致辞,体现了改革开放促发展,合作共赢向未来,A项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项错误,排除B项;我国预计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项错误,排除C项;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D项错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 认真审题,把握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原因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7.(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2023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推进( )A.严格执法,保护环境安全 B.科学立法,确保有法可依C.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D.依法行政,规范政府权力【答案】B【知识点】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解析】【分析】题干材料“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推进科学立法,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科学立法,并未体现“严格执法”,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科学立法,并未体现“公正司法”,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科学立法,并未体现“依法行政”,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8.(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下图思维导图中的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A.新型的民主民 主监督B.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C.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D.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直接选举【答案】C【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根据教材知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形式有选举民主、协商民主。C项正确;新型的民主、民主监督不合题意,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不合题意,排除B项;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直接选举不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19.(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处处透着亮眼的“中国风”元素,“梅兰竹菊”、“水玉琮”、“团扇”“秋分与桂花鼓”、“宋韵丹青”、戏曲等,尽显中式美学,这体现(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C.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全盘继承D.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答案】A【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处处透着亮眼的“中国风”元素,梅兰竹菊、水玉琮、团扇、秋分与桂花鼓、宋韵丹青、戏曲等,尽显中式美学”本次亚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全盘继承,排除C项;题干材料未体现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20.(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符合题意,D项正确;邓小平理论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解答此题要熟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排除干扰项。21.(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大熊猫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熊猫分布范围变化图。材料二 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大熊猫喜食新鲜竹笋(竹笋在春季破土生长)。因食量大,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猫会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间往返迁移觅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够大的成片的空间。(1)从径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角度,分析秦岭南北坡河流水量特征差异。(2)推测大熊猫觅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迁移的季节是 (填“春末”或“秋末”),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缩小且渐趋破碎化的原因,并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答案】(1)差异:径流量北小南大;水位季节变化北大南小。原因:北坡年降水量小于南坡;北坡降水的集中度大于南坡(北坡雨季短于南坡)(2)春末;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破土生长时间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3)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交通建设等分割栖息地。建议: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减少对秦岭地区树木砍伐等【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量丰沛,径流量比北方大,水位季节变化比北方小。(2)秦岭地区海拔高,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生破土生长时间随海拔升高逐渐推迟。(3)据材料二可知,20世纪70年代企业的采伐,破坏了大熊猫的栖息地;据图可知,国道建设,分割了栖息地。人类的开发,导致了大熊猫食物来源减少。因此人类需要合理规划,建设生态廊道,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故答案为:(1)差异:径流量北小南大;水位季节变化北大南小。原因:北坡年降水量小于南坡;北坡降水的集中度大于南坡(北坡雨季短于南坡)(2)春末;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春季气温升高,竹笋破土生长时间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迟。(3)食物来源减少,人类开发强度增大,交通建设等分割栖息地。建议: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减少对秦岭地区树木砍伐等【点评】本题考查材料的分析能力,难度稍大。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22.(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大事年表时间 事件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实现192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31年 九一八事变1934~1936年 红军长征1935年 遵义会议1936年 西安事变1937年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1938年 台儿庄战役1940年 百团大战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本宣布投降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党史专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昂首阔步踏入了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示例一】选择的史事: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百团大战等。观点: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中国战场对日寇最后反攻,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在全民族抗战的旗帜下,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示例二】选择的史事:党的一大召开、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等。观点:党的重要会议常常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论述: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自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自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历史表明,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要时刻、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是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铺就了我们党从昨天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的光明征程。【示例三】选择的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十八大召开等。观点: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论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对外开放格局点、线、面结合。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走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1)“站起来”:据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中国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富起来”:据材料“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富起来”。(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依据题意,从材料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本题观点并非唯一,任提取一观点论述即可。如选择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百团大战等。反映的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得出观点为“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如选择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等。反映的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重要会议,都体现了危机时刻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由此可得出观点为“党的重要会议常常成为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点”等。其次围绕所提取的观点,依据所提出的重要史事,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即可。最后总结升华观点。【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史实。(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3.(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政治制度的废除和创立始终是中外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部分)史料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制度 A B C朝代 西周 隋朝 元朝影响 确立了周王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 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效统治了广阔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材料二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挠……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改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王路易十六等势力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人民广泛参与的彻底革命,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 ——改编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1)写出表中A.B.C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2)材料二中英法两国革命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分析两国革命的共同原因。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创立,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2)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改革;改革要符合国情,走适合自己的道路等。【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A:据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亲戚”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度。B:据材料一结构示意图“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C:据材料“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并结合所学可知,“十省分天下之治”体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作用: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都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2)英国:据材料二“……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在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法国:据材料二“……国王路易十六等势力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人民广泛参与的彻底革命,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上封建专制统治,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原因:据材料二“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挠”“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并结合所学可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启示:本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创立,结合现实,言之成理即可。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改革;改革要符合国情,走适合自己的道路等。【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2)本题以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4.(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某校九年级同学以“载人航天,飞天梦圆”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了四块展板,其中展板四未完工,请你协助完成。展板一:筑梦 嫦娥奔月、敦煌飞天,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自主创新一直是决定中国航天事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用不到30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太空中一次次刷出中国新高度。展板二:追梦 远征太空的“中国天团”已达20多位。他们舍弃与亲人的团聚,忘却自己面对的生死考验,心中唯有任务,胸怀把一切献给党和国家的信念,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誓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向全世界宣示中国航天的腾飞信心,他们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英雄!展板三:圆梦 “安全着陆""“飞天梦圆”……奔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次成功都让国人感到无比欣慰。成功背后有这样一些信息: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2020年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为132.8亿美元;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35岁及以下的青年在航天科技人才队伍中占52.5%。(1)联系展板二,从凝聚价值追求的角度,指出“中国天团”的可敬之处。(2)有人说,自主创新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联系展板一相关信息评析这一观点。(3)综合三幅展板信息,说明中国航天员“安全着陆”、“飞天梦圆"的原因。【答案】(1)他们身上体现出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2)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或“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或“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正是依靠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敢于突破,勇于超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 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飞天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航天员发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航天事业提供资金保障/物质基础;④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航天事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据材料展板一“……他们舍弃与亲人的团聚,忘却自己面对的生死考验,心中唯有任务,胸怀把一切献给党和国家的信念,以敢上九天揽月的英雄气概”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天团”的可敬之处在于他们身上体现出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爱国、敬业的价值要求。(2)本题为观点评析试题。依据题意明确观点为“自主创新是中国载人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据材料展板一“……自主创新一直是决定中国航天事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在太空中一次次刷出中国新高度”可知,这种观点说法是正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论证,言之成理即可。(3)据材料展板一“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突破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可知,中国航天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据材料展板二“……誓把祖国荣耀写满太空,向全世界宣示中国航天的腾飞信心,他们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英雄”可知,中国航天员弘扬中国精神,为实现飞天梦提供精神动力(中国航天员发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据材料展板三“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2020年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为132.8亿美元;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可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航天事业提供物质基础;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航天事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载人航天,飞天梦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5.(2023九上·东阳开学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勇立潮头。链接一:美丽浙江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深化清新空气行动;建立上下游区域及支流水质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环境治理成果;聚焦创新提档,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激法新引擎;推行绿色消费,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力度。 链接二:和谐浙江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本质特征,一项长期任务。近年来,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然而,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据此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由。(2)根据链接一说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落实什么基本国策和新发展理念。(3)联系链接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必要性。【答案】(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2)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新发展理念:绿色、创新、协调、共享。(3)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浙江省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据材料链接一“美丽浙江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深化清新空气行动;建立上下游区域及支流水质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环境治理成果……”并结合所学可知,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据材料链接一“聚焦创新提档,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激法新引擎;推行绿色消费,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力度”并结合所学可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落实绿色、创新、协调、共享的新发展理念。(3)据材料链接二“和谐浙江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本质特征,一项长期任务”可知,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据材料链接二“近年来,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可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据材料链接二“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可知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浙江省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现实挑战。根据所学可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点评】本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教共体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教共体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开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