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1.(2024七下·鄞州期末)小明在学习了人文地理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后画了一幅简单的世界地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B.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C.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D.④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解答】④位于亚洲南部,该地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故D正确。山区一般在高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故A错误;②位于美国南部附近,由于当地人不以稻米为主食,当地农业区主要农作物不是水稻,B错误;③大洲为非洲,东临印度洋,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不同区域地理特色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把握不同区域地理特点,对图中不同地形条件进行判断。2.(2024七下·鄞州期末)无论在怎样的生活的环境下,人们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下世界典型区域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对应正确的是( )A.“水上都市”威尼斯——热闹的鱼市,著名的料理,快乐的男孩节B.安第斯山区——居民开辟梯田种玉米,放牧羊驼和骆马C.“沙漠绿洲”以色列——丰富的水资源,先进的节水技术,发达的农业D.非洲热带草原——“羊比人多”,机械化程度高,牧场规模大【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A、男孩节是日本的节日,日本人在这一天会悬挂鲤鱼旗、摆菖蒲、吃柏饼、摆放五月人形等,表达对孩子的祝愿和期待,A错误;B、秘鲁人在安第斯山区海拔更低的地区种植玉米,海拔更高的地方放牧羊驼,B正确;C、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缺乏,C错误;D、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在安第斯山区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高海拔处,气候极为寒冷,形成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印第安人在此放牧羊驼和骆马。 畜牧业的影响:羊驼和骆马的奶、肉和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骆马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耐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3.(2024七下·鄞州期末)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该届冬奥会举行期间各区域景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上古城威尼斯开始进入漫长雨季B.丰饶的湄公河平原忙着收割水稻C.莫斯科冰雪消融,结束漫长冬季D.传统的马赛人已逐着水草南迁放牧【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A、威尼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没有雨季这一说法,A错误;B、湄公河流域为季风气候,2月份是旱季,此时没有种植水稻,B错误;C、2月份莫斯科的气温比较低,冰雪没有融化,C错误;D、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降水更多,因此马赛人向南迁徙,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10月份,南方旱季来临,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迁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正值雨季,开始向南迁徙。4.(2024七下·鄞州期末)某学习小组在预习“现代化的牧场”时,收集到澳大利亚的相关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①南回归线横穿,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②四面环海,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③中部大盆地地下水含盐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④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①澳大利亚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①正确;②澳大利亚的降水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递减,②错误;③澳大利亚中部大盆地的地下水含盐量高,利于发展畜牧业,③错误;④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④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为主,气候比较干热,近三分之二土地属于干旱地。因此,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澳大利亚地形的总体特征: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 澳大利亚降水量的总体特征: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美利奴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里的国家”、“古生物博物馆”)5.(2024七下·鄞州期末)饮食以大米为主,喜欢制作米粥、米酒、年糕……宁波有着稻作文化深深的印记。下列地区文化中也有着类似印记的是( )A.东南亚地区的湄公河平原 B.美国的中部大平原C.欧洲腹地阿尔卑斯 D.灌溉农业发达的以色列【答案】A【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A、湄公河平原水热条件优越,是重要的稻米产地,A正确;B、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种植的是玉米和小麦,B错误;C、阿尔卑斯山海拔高,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错误;D、以色列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湄公河平原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由于该地人口稠密,水稻生产对人力需求大,其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6.(2024七下·鄞州期末)因地制宜,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下列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这一目标较为吻合的有( )①马赛人将草原视为家园,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②依靠大力生产和销售石油致富的波斯湾沿岸各国③利用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又限制旅游业发展的瑞士④“耕海牧鱼”,改捕为养,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日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马赛人将草原视为家园,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利用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又限制旅游业发展的瑞士;“耕海牧鱼”,改捕为养,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日本,这些都体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①③④正确;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大力生产和销售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的,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垂直的生计等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要与自然和谐相处。7.(2024七下·鄞州期末)“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 )①要因地制宜②区域环境是优劣分明的③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区域环境虽有不同,但是没有优劣之分,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因地制宜告诉我们要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8.(2024七下·鄞州期末)下图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该工程在2014年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对此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A.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C.表明对外交往进一步加强 D.起到了保卫疆土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A、该工程从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为京杭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没有关系,A错误;B、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正确;C、该运河的修建和对外交往没有关系,C错误;D、京杭大运河和保卫疆土没有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9.(2024七下·鄞州期末)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B.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C.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D.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属于历史观点的”,结合所学分析:A:“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描述了李世民登基的客观事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B:“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反映了唐玄宗册封建怀仁可汗的客观事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C:“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对玄奘西行的客观认识,属于历史观点,故选C项。D:“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叙述了安史之乱的客观事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史学理论的要关知识。10.(2024七下·鄞州期末)歌谣是反映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之一。下面有关宋朝初年强化中央集权的歌谣中,错误的是( )A.武官州县任长官,频繁调动设通判B.解除禁军将兵权,调换将领断兵连C.分化事权弱宰相,多重机构分大权D.节度收税被取消,转运财赋归中央【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 答题关键信息“宋朝初年强化中央集权”“错误的”,结合所学可知:A:宋朝派文臣担任知州,设通判与之牵制,所以“武官州县任长官,频繁调动设通判”错误,故选A项。B:宋太祖为加强皇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故“解除禁军将兵权,调换将领断兵连”正确,排除B项。C:宋朝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分割宰相权力,故“分化事权弱宰相”正确,排除C项。D:宋朝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设转运使输纳,故“节度收税被取消,转运财赋归中央”正确,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宋朝强化中央集权,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11.(2024七下·鄞州期末)“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其中,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一现象反映了(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稳定的政治局面C.广泛的中外交流 D.繁荣的商业贸易【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答题关键信息“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结合所学可知:A:“交子”是纸币,不能反映文学艺术的多彩性,排除A项。B:“交子”是纸币,不能反映政治局面的稳定性,排除B项。C:“交子”是纸币,不能反映中外交流的广泛性,排除C项。D:“交子”是纸币,反映了北宋时期商贸的繁荣,故选D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宋“交子”。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北宋商业贸易繁荣的相关史实。12.(2024七下·鄞州期末)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其中标注错误的一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 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年代尺上标注错误的一处”,结合所学可知:A: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各部,①标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1234年,蒙古灭金,②标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③标注错误,故选C项。D:1276年,元军攻入宋都临安,南宋灭亡,④标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建立与统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元朝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13.(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现场,发掘表明,当年这里曾是元代大型瓷器仓储及贸易集散地,印证了太仓港在元代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的事实。上述材料印证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对外贸易繁盛C.疆域面积广大 D.军事实力强大【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据材料“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曾是元代大型瓷器仓储及贸易集散地”“太仓港在元代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可知,材料表明太仓港的繁荣,体现了元朝对外贸易繁盛,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元朝外贸繁盛,没有体现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元朝外贸繁盛,没有体现疆域面积,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元朝外贸繁盛,没有体现军事实力,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对外贸易,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4.(2024七下·鄞州期末)《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体现了朱元璋( )A.极力强化皇权 B.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法制建设 D.关注监察制度【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据材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可知,1381年,朱元璋为强化皇权,下令废除了丞相与中书省,由六部分理职权,故选A项。明朝初年,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没有体现法制建设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相关历史知识。15.(2024七下·鄞州期末)“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戚继光抵抗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亲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 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明清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结合所学可知:A:“戚继光抵抗倭寇”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排除A项。B:“郑成功收复台湾”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排除B项。C:“康熙亲征噶尔丹”平定了蒙古的噶尔丹叛乱,故选C项。D:“两次雅克萨之战”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平定噶尔丹叛乱,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清朝巩固西北边疆的相关史实。16.(2024七下·鄞州期末)满族入关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孔子后人“仍袭封衍圣公”:1654年加孔子“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这些措施( )A.消除了满清文化的差异 B.增强了统一国家凝聚力C.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B【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据材料信息“遣官祭先师孔子”“仍袭封衍圣公”“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谒先师孔子庙行礼”可知,材料反映了满族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尊崇孔子与儒学,继承历代文化传统,体现了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故选B项。材料表明清朝统治思想上崇儒,有利于维护统治,并非是消除满清文化差异,排除A项。材料表明清朝统治思想上崇儒,有利于维护统治,加剧了民族隔阂之说错误,排除C项。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尊崇儒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17.(2024七下·鄞州期末)马克思曾评论清朝“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封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政策是( )A.八股取士 B.重农抑商 C.文字狱 D.闭关锁国【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封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中国人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导致国家封闭落后,所以与马克思评论直接相关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故选D项。明清科举八股取士,严重脱离实际,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古代封建国家的经济政策,强调以农为本,轻视工商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清朝统治者为强化思想专制,维护统治,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言论,与材料信处不符,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闭关锁国,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8.(2024七下·鄞州期末)乾隆五十五年,徽戏班进京贺寿演出,演毕立足京城。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调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材料主要说明京剧( )A.呈现北京特色 B.深受群众喜爱C.在融合中创新 D.源于现实生活【答案】C【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解答】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调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这说明京剧在融合中创新,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京剧呈现北京特色,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没有体现京剧深受群众喜爱,故B不符合题意;京剧源于社会实践,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9.(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以“青春期的烦恼”为议题开展教学,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其中你认同的是( )A.亮亮:我在知识竞赛中出现失误,心情很低落,去操场散步后感觉好多了,这是运用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发泄情绪B.豆豆:我穿衣服时喜欢标新立异,妈妈觉得这样穿不太好,我已经长大了,穿衣是我自己的事情C.莉莉: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我们可以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D.玲玲:进入初中,我的身体越来越胖,节食减肥是我当下的最佳选择【答案】C【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解析】【解答】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我们可以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故C正确。去操场散步这是运用了转移注意的方法调节情绪,故A错误;独立思考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有自己独到见解,也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豆豆穿衣服所谓的标新立异是不正确的,故B错误;我们要正视身体变化,欣然接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节食减肥不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20.(2024七下·鄞州期末)青春年少的我们乐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是青春并不意味着恣意放纵,总有一些规则和界限不能违反和逾越。某校道德与法治课开展题为“青春有格”的系列实践活动,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答疑解惑B.爱护环境,践行低碳理念C.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D.抄作业、帮同学隐瞒作弊行为【答案】D【知识点】诚信【解析】【解答】生活中,一些规则和界限不能违反和逾越。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答疑解惑,爱护环境,践行低碳理念,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都是符合青春有格的要求,故ABC不符合题意。“抄作业、帮同学隐瞒作弊行为”是不诚信,对自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青春有格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塑造着我们自己。“行已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21.(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小明加入的下列小群体,你支持的有( )①参加班级黑板报小组,制作一期道德与法治专题展板②几个喜欢踢球的同学常聚在一起,放学一起踢球锻炼身体③几个喜欢玩游戏的同学组建了游戏群,每天都在讨论游戏④和几个同样爸爸妈妈在外地的同学关系要好,生活上相互帮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解答】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参加班级黑板报小组,制作一期道德与法治专题展板,几个喜欢踢球的同学常聚在一起,放学一起踢球锻炼身体,和几个同样爸爸妈妈在外地的同学关系要好,生活上相互帮助,故①②④符合题意。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几个喜欢玩游戏的同学组建了游戏群,每天都在讨论游戏属于小团体主义,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集体生活中的小群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在小群体中,成员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22.(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道德与法治课复习过程中,某同学制作了图示,你认为a、b两处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 )A.情绪情感 B.情感情绪 C.法律道德 D.道德法律【答案】A【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理解与宽容【解析】【解答】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故A正确。图示中没有涉及情感情绪、法律道德、道德法律,故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情绪情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23.(2024七下·鄞州期末)道德与法治课上,李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最近一段时间,有时会觉得父母的叮嘱很烦,明知道那些话都是关心,可当时心里就像有团小火苗一样,不由自主就开“怼”。避免因敏感而冲动“怼”亲人,我们应该( )①保持沉默,时间长了就过去了②注重自我感受,不用在意父母的意见③把握时机,冷静后再进行沟通④合理调控情绪,减少情绪影响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解答】最近一段时间,有时会觉得父母的叮嘱很烦,明知道那些话都是关心,可当时心里就像有团小火苗一样,不由自主就开“怼”。避免因敏感而冲动“怼”亲人,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冷静后再进行沟通,合理调控情绪,减少情绪影响,故③④正确。“保持沉默”不利于构建和睦家庭,故①不符合题意;要重视父母意见,故②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调控情绪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24.(2024七下·鄞州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等等,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说明( )①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已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来调整④只要有法律,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纠纷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等等,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说明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已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来调整,故①②③正确。“只要有法律,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纠纷”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故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25.(2024七下·鄞州期末)2022年3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律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截止3月12日,2022年已经有十二位身居要职的高官因违法被处理,高官违法被处理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D.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解答】高官违法被处理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故B正确。题干没有强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6.(2024七下·鄞州期末)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巴黎奥运会定于2024年夏天在法国巴黎举行。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火炬传递起点——马赛】【奥运主办之城——巴黎】(1)法国南部城市马赛濒临 海。(2)根据马赛气候图分析运动员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能在马赛享受“日光浴”的原因。(3)各国运动员可以在巴黎品尝到牛排、奶酪等乳畜产品,请结合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巴黎饮食结构的内在原因,完成思维导图。① ;② ;③ ;④ 。(4)巴黎所在的地区河流水量丰沛,水流平稳,请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1)地中(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3)大西洋;平原;温带海洋性;畜牧业(4)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使河流水量丰沛、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②地形: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稳。【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到,法国南部濒临地中海。(2)马赛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阳光充足,所以可以享受到“日光浴”。(3)法国西部濒临的是大西洋,西北部的海拔基本在2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为主,因此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使得法国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使得法国的畜牧业发达。(4)巴黎位于平原上,地形平坦,河流的流速缓,水量丰富的原因是因为巴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比较丰富,蒸发少。【点评】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该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多云雾、阴湿的天气,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有利于发展畜牧业。27.(2024七下·鄞州期末)以民族大历史观之,对外开放一直是主流和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元朝交通线路图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等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天文、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选自部编七下《中国历史》材料二:航海线路图 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他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在贸易活动中,采取议价成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法,以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 ——席龙飞《伟哉郑和宝船》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1)上图中元朝定都于①是 ?根据上图,总结元朝对外交通的特点有哪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对外交往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航行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远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远行的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元到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中国今天的发展有何启示?【答案】(1)大都(元大都);交通发达;水陆并用;交往范围广。影响:宋元对外交往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促进了中国创造发明的外传,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的外来科学技术与文化也传入中国。(2)①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变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启示:开放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自守导致落后;要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往;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要更加开放包容,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能闭关锁国。【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解答】(1)填充:据材料一“元朝交通线路图”,结合所学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特点:据材料一“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可知,元朝对外交通交通发达;水陆并用;交往范围广。影响:据材料一“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可知,宋元对外交往促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据材料一“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等输往西方”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元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国创造发明的外传,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材料一“西方的药物、天文、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可知,宋元对外交往推动了西方的外来科学技术与文化也传入中国。(2)事件:据材料二“航海线路图”“明朝”,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航行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据材料二“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他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变化:据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可知,清朝时期,对外政策由宋元时期的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启示:据材料三“……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并结合所学可知,开放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自守导致落后;要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往;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要更加开放包容,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能闭关锁国。【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对外交通。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元朝对外交通的相关史实。(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郑和下西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外政策。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28.(2024七下·鄞州期末)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有许多共性,都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也都给后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理经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治理经验一:制度创新】材料一:材料二:统治者设置该制度的初衷,确实是“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确实是“为了军事控制”。但是谁曾料到,该制度却引出绵延至明清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虽然地方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中央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政府的手中。——李治安《制度特点与历史作用》【治理经验二:因地制宜】材料三: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治理经验三:多元一体】材料四:(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清实录》(1)材料一所示疆域为哪个朝代的?材料二中所示的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谈谈该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民族治理政策的基本原则。(3)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元清边疆政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结合元清史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元朝;行省制度;影响: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级行政区域开始于元朝,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3)元朝统治者首次在东南、西南地区设置行政机构,成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开始。在西南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从此中央政府政府对西藏正式进行行政管辖。在东南地区,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治理,清朝因地制宜、因俗而治进行边疆治理。在东南地区,清政府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台湾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在西南地区,清朝在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建立金瓶掣签制度,有效的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战争的形式加强了西北和东北的管辖。元清的边疆管理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解答】(1)制度:据材料一“中书省”“江西行省”“辽阳行省”,材料二“统治者设置该制度的初衷……但是谁曾料到,该制度却引出绵延至明清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行省制度,故材料一所示疆域元朝,材料二反映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的推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级行政区域开始于元朝,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据材料三“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知,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体现的是原则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3)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依据题意可知,需要论述的观点是“元清边疆政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解题需要结合元清史实,主要从元朝的治理措施,清朝对边疆进行管辖的具体机构与政策等方面展开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行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清朝民族治理政策。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清朝民族治理政策的相关历史知识。(3)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元清边疆政策。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29.(2024七下·鄞州期末)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我们与法律同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以下问题。(1)【学习知识】时事热点 体现的法律特征2023年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做出法律解释1件。 ①近年来,我国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贪官落马。 ②请你将以上表格填写完整。① ;② 。(2)【共筑保障】材料一:本学期开学后,中学生小明发现校门口每天都有一名志愿者。班主任告诉他,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时的安全,社区志愿者来帮助疏导交通,同时学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3)【掌握法律】有同学认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构筑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六道防线,青少年就可以健康成长。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种观点【答案】(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社会保护;学校保护(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构筑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但也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了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利和义务【解析】【解答】(1)此题要求将以上表格填写完整。围绕“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做出法律解释1件”等,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根据我国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贪官落马等,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此题要求指出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首先应明确未成年保护的知识,然后围绕“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时的安全,社区志愿者来帮助疏导交通,同时学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分析,可知这是社会保护、学校保护。(3)此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构筑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六道防线,青少年就可以健康成长”这种观点。此题为观点评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构筑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但也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了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未成年人保护、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结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析材料信息并说明即可。(2)明确未成年人保护,结合材料说明即可。(3)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权利与义务等知识论述即可。30.(2024七下·鄞州期末)与法同行,法律与青少年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材料二: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1)最低刑责年龄下调,有同学认为是惩戒,也有同学认为是保护。请结合材料,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你的理解。(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该如何做到与法同行?【答案】(1)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是为了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生;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有利于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依法办事。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权利和义务【解析】【解答】(1)此题要求结合材料,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你的理解。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法律的作用,围绕“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等,说明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等内容,说明有利于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此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该如何做到与法同行。概括材料内容,从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方面说明。【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明确法律的作用,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即可。(2)从依法办事角度说明。1 /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1.(2024七下·鄞州期末)小明在学习了人文地理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后画了一幅简单的世界地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区人民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B.②平原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C.③大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太平洋,土著居民为黑人D.④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2.(2024七下·鄞州期末)无论在怎样的生活的环境下,人们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下世界典型区域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对应正确的是( )A.“水上都市”威尼斯——热闹的鱼市,著名的料理,快乐的男孩节B.安第斯山区——居民开辟梯田种玉米,放牧羊驼和骆马C.“沙漠绿洲”以色列——丰富的水资源,先进的节水技术,发达的农业D.非洲热带草原——“羊比人多”,机械化程度高,牧场规模大3.(2024七下·鄞州期末)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该届冬奥会举行期间各区域景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上古城威尼斯开始进入漫长雨季B.丰饶的湄公河平原忙着收割水稻C.莫斯科冰雪消融,结束漫长冬季D.传统的马赛人已逐着水草南迁放牧4.(2024七下·鄞州期末)某学习小组在预习“现代化的牧场”时,收集到澳大利亚的相关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①南回归线横穿,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②四面环海,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③中部大盆地地下水含盐高,有利于发展种植业④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2024七下·鄞州期末)饮食以大米为主,喜欢制作米粥、米酒、年糕……宁波有着稻作文化深深的印记。下列地区文化中也有着类似印记的是( )A.东南亚地区的湄公河平原 B.美国的中部大平原C.欧洲腹地阿尔卑斯 D.灌溉农业发达的以色列6.(2024七下·鄞州期末)因地制宜,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下列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这一目标较为吻合的有( )①马赛人将草原视为家园,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②依靠大力生产和销售石油致富的波斯湾沿岸各国③利用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又限制旅游业发展的瑞士④“耕海牧鱼”,改捕为养,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日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2024七下·鄞州期末)“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 )①要因地制宜②区域环境是优劣分明的③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④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2024七下·鄞州期末)下图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该工程在2014年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对此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A.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C.表明对外交往进一步加强 D.起到了保卫疆土的作用9.(2024七下·鄞州期末)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B.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C.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D.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10.(2024七下·鄞州期末)歌谣是反映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之一。下面有关宋朝初年强化中央集权的歌谣中,错误的是( )A.武官州县任长官,频繁调动设通判B.解除禁军将兵权,调换将领断兵连C.分化事权弱宰相,多重机构分大权D.节度收税被取消,转运财赋归中央11.(2024七下·鄞州期末)“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其中,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一现象反映了(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稳定的政治局面C.广泛的中外交流 D.繁荣的商业贸易12.(2024七下·鄞州期末)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年代尺,其中标注错误的一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现场,发掘表明,当年这里曾是元代大型瓷器仓储及贸易集散地,印证了太仓港在元代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的事实。上述材料印证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对外贸易繁盛C.疆域面积广大 D.军事实力强大14.(2024七下·鄞州期末)《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体现了朱元璋( )A.极力强化皇权 B.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法制建设 D.关注监察制度15.(2024七下·鄞州期末)“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戚继光抵抗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亲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16.(2024七下·鄞州期末)满族入关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孔子后人“仍袭封衍圣公”:1654年加孔子“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这些措施( )A.消除了满清文化的差异 B.增强了统一国家凝聚力C.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17.(2024七下·鄞州期末)马克思曾评论清朝“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封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政策是( )A.八股取士 B.重农抑商 C.文字狱 D.闭关锁国18.(2024七下·鄞州期末)乾隆五十五年,徽戏班进京贺寿演出,演毕立足京城。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调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材料主要说明京剧( )A.呈现北京特色 B.深受群众喜爱C.在融合中创新 D.源于现实生活19.(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以“青春期的烦恼”为议题开展教学,下面是同学们的发言,其中你认同的是( )A.亮亮:我在知识竞赛中出现失误,心情很低落,去操场散步后感觉好多了,这是运用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发泄情绪B.豆豆:我穿衣服时喜欢标新立异,妈妈觉得这样穿不太好,我已经长大了,穿衣是我自己的事情C.莉莉: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我们可以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D.玲玲:进入初中,我的身体越来越胖,节食减肥是我当下的最佳选择20.(2024七下·鄞州期末)青春年少的我们乐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是青春并不意味着恣意放纵,总有一些规则和界限不能违反和逾越。某校道德与法治课开展题为“青春有格”的系列实践活动,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答疑解惑B.爱护环境,践行低碳理念C.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D.抄作业、帮同学隐瞒作弊行为21.(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小明加入的下列小群体,你支持的有( )①参加班级黑板报小组,制作一期道德与法治专题展板②几个喜欢踢球的同学常聚在一起,放学一起踢球锻炼身体③几个喜欢玩游戏的同学组建了游戏群,每天都在讨论游戏④和几个同样爸爸妈妈在外地的同学关系要好,生活上相互帮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2024七下·鄞州期末)在道德与法治课复习过程中,某同学制作了图示,你认为a、b两处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 )A.情绪情感 B.情感情绪 C.法律道德 D.道德法律23.(2024七下·鄞州期末)道德与法治课上,李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最近一段时间,有时会觉得父母的叮嘱很烦,明知道那些话都是关心,可当时心里就像有团小火苗一样,不由自主就开“怼”。避免因敏感而冲动“怼”亲人,我们应该( )①保持沉默,时间长了就过去了②注重自我感受,不用在意父母的意见③把握时机,冷静后再进行沟通④合理调控情绪,减少情绪影响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4.(2024七下·鄞州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等等,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说明( )①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已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来调整④只要有法律,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纠纷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5.(2024七下·鄞州期末)2022年3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律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调查。截止3月12日,2022年已经有十二位身居要职的高官因违法被处理,高官违法被处理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D.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26.(2024七下·鄞州期末)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巴黎奥运会定于2024年夏天在法国巴黎举行。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火炬传递起点——马赛】【奥运主办之城——巴黎】(1)法国南部城市马赛濒临 海。(2)根据马赛气候图分析运动员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能在马赛享受“日光浴”的原因。(3)各国运动员可以在巴黎品尝到牛排、奶酪等乳畜产品,请结合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巴黎饮食结构的内在原因,完成思维导图。① ;② ;③ ;④ 。(4)巴黎所在的地区河流水量丰沛,水流平稳,请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27.(2024七下·鄞州期末)以民族大历史观之,对外开放一直是主流和趋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元朝交通线路图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等输往西方。西方的药物、天文、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选自部编七下《中国历史》材料二:航海线路图 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他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在贸易活动中,采取议价成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法,以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 ——席龙飞《伟哉郑和宝船》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1)上图中元朝定都于①是 ?根据上图,总结元朝对外交通的特点有哪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对外交往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航行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远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远行的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元到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你认为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中国今天的发展有何启示?28.(2024七下·鄞州期末)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有许多共性,都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也都给后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理经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治理经验一:制度创新】材料一:材料二:统治者设置该制度的初衷,确实是“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确实是“为了军事控制”。但是谁曾料到,该制度却引出绵延至明清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虽然地方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中央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政府的手中。——李治安《制度特点与历史作用》【治理经验二:因地制宜】材料三: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治理经验三:多元一体】材料四:(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清实录》(1)材料一所示疆域为哪个朝代的?材料二中所示的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谈谈该制度的影响?(2)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民族治理政策的基本原则。(3)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元清边疆政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结合元清史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9.(2024七下·鄞州期末)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我们与法律同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以下问题。(1)【学习知识】时事热点 体现的法律特征2023年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做出法律解释1件。 ①近年来,我国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贪官落马。 ②请你将以上表格填写完整。① ;② 。(2)【共筑保障】材料一:本学期开学后,中学生小明发现校门口每天都有一名志愿者。班主任告诉他,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时的安全,社区志愿者来帮助疏导交通,同时学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3)【掌握法律】有同学认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构筑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六道防线,青少年就可以健康成长。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种观点30.(2024七下·鄞州期末)与法同行,法律与青少年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材料二: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1)最低刑责年龄下调,有同学认为是惩戒,也有同学认为是保护。请结合材料,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你的理解。(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该如何做到与法同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解答】④位于亚洲南部,该地平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故D正确。山区一般在高海拔地区发展畜牧业,故A错误;②位于美国南部附近,由于当地人不以稻米为主食,当地农业区主要农作物不是水稻,B错误;③大洲为非洲,东临印度洋,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不同区域地理特色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把握不同区域地理特点,对图中不同地形条件进行判断。2.【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A、男孩节是日本的节日,日本人在这一天会悬挂鲤鱼旗、摆菖蒲、吃柏饼、摆放五月人形等,表达对孩子的祝愿和期待,A错误;B、秘鲁人在安第斯山区海拔更低的地区种植玉米,海拔更高的地方放牧羊驼,B正确;C、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缺乏,C错误;D、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在安第斯山区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高海拔处,气候极为寒冷,形成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印第安人在此放牧羊驼和骆马。 畜牧业的影响:羊驼和骆马的奶、肉和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骆马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耐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3.【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A、威尼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没有雨季这一说法,A错误;B、湄公河流域为季风气候,2月份是旱季,此时没有种植水稻,B错误;C、2月份莫斯科的气温比较低,冰雪没有融化,C错误;D、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降水更多,因此马赛人向南迁徙,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10月份,南方旱季来临,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迁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正值雨季,开始向南迁徙。4.【答案】C【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①澳大利亚中部被南回归线穿过,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①正确;②澳大利亚的降水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递减,②错误;③澳大利亚中部大盆地的地下水含盐量高,利于发展畜牧业,③错误;④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④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为主,气候比较干热,近三分之二土地属于干旱地。因此,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澳大利亚地形的总体特征: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总体上较平坦。 澳大利亚降水量的总体特征: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美利奴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里的国家”、“古生物博物馆”)5.【答案】A【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A、湄公河平原水热条件优越,是重要的稻米产地,A正确;B、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种植的是玉米和小麦,B错误;C、阿尔卑斯山海拔高,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错误;D、以色列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湄公河平原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由于该地人口稠密,水稻生产对人力需求大,其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6.【答案】D【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马赛人将草原视为家园,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利用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又限制旅游业发展的瑞士;“耕海牧鱼”,改捕为养,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日本,这些都体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①③④正确;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大力生产和销售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的,②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垂直的生计等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要与自然和谐相处。7.【答案】B【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分析】“家住平原”“草原人家”“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们给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启示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区域环境虽有不同,但是没有优劣之分,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因地制宜告诉我们要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8.【答案】B【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A、该工程从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为京杭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没有关系,A错误;B、京杭大运河促进了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正确;C、该运河的修建和对外交往没有关系,C错误;D、京杭大运河和保卫疆土没有关系,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9.【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属于历史观点的”,结合所学分析:A:“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描述了李世民登基的客观事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B:“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反映了唐玄宗册封建怀仁可汗的客观事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C:“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对玄奘西行的客观认识,属于历史观点,故选C项。D:“安禄山和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叙述了安史之乱的客观事实,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史学理论的要关知识。10.【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 答题关键信息“宋朝初年强化中央集权”“错误的”,结合所学可知:A:宋朝派文臣担任知州,设通判与之牵制,所以“武官州县任长官,频繁调动设通判”错误,故选A项。B:宋太祖为加强皇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故“解除禁军将兵权,调换将领断兵连”正确,排除B项。C:宋朝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分割宰相权力,故“分化事权弱宰相”正确,排除C项。D:宋朝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设转运使输纳,故“节度收税被取消,转运财赋归中央”正确,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宋朝强化中央集权,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11.【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答题关键信息“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结合所学可知:A:“交子”是纸币,不能反映文学艺术的多彩性,排除A项。B:“交子”是纸币,不能反映政治局面的稳定性,排除B项。C:“交子”是纸币,不能反映中外交流的广泛性,排除C项。D:“交子”是纸币,反映了北宋时期商贸的繁荣,故选D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宋“交子”。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北宋商业贸易繁荣的相关史实。12.【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时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 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年代尺上标注错误的一处”,结合所学可知:A: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各部,①标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1234年,蒙古灭金,②标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C: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③标注错误,故选C项。D:1276年,元军攻入宋都临安,南宋灭亡,④标注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建立与统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年代尺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元朝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13.【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据材料“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曾是元代大型瓷器仓储及贸易集散地”“太仓港在元代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可知,材料表明太仓港的繁荣,体现了元朝对外贸易繁盛,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元朝外贸繁盛,没有体现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元朝外贸繁盛,没有体现疆域面积,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元朝外贸繁盛,没有体现军事实力,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对外贸易,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4.【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据材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可知,1381年,朱元璋为强化皇权,下令废除了丞相与中书省,由六部分理职权,故选A项。明朝初年,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没有体现法制建设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信息,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相关历史知识。15.【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 提取答题关键信息“明清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结合所学可知:A:“戚继光抵抗倭寇”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排除A项。B:“郑成功收复台湾”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排除B项。C:“康熙亲征噶尔丹”平定了蒙古的噶尔丹叛乱,故选C项。D:“两次雅克萨之战”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平定噶尔丹叛乱,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清朝巩固西北边疆的相关史实。16.【答案】B【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据材料信息“遣官祭先师孔子”“仍袭封衍圣公”“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谒先师孔子庙行礼”可知,材料反映了满族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尊崇孔子与儒学,继承历代文化传统,体现了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故选B项。材料表明清朝统治思想上崇儒,有利于维护统治,并非是消除满清文化差异,排除A项。材料表明清朝统治思想上崇儒,有利于维护统治,加剧了民族隔阂之说错误,排除C项。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尊崇儒学。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17.【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封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结合所学知识,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中国人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导致国家封闭落后,所以与马克思评论直接相关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故选D项。明清科举八股取士,严重脱离实际,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古代封建国家的经济政策,强调以农为本,轻视工商业,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清朝统治者为强化思想专制,维护统治,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言论,与材料信处不符,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闭关锁国,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8.【答案】C【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解答】在长期实践中,不断从秦腔、汉调、昆曲、京调等剧种汲取营养,经数十年演变,形成京剧。这说明京剧在融合中创新,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京剧呈现北京特色,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没有体现京剧深受群众喜爱,故B不符合题意;京剧源于社会实践,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9.【答案】C【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解析】【解答】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我们可以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故C正确。去操场散步这是运用了转移注意的方法调节情绪,故A错误;独立思考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有自己独到见解,也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豆豆穿衣服所谓的标新立异是不正确的,故B错误;我们要正视身体变化,欣然接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节食减肥不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20.【答案】D【知识点】诚信【解析】【解答】生活中,一些规则和界限不能违反和逾越。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答疑解惑,爱护环境,践行低碳理念,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都是符合青春有格的要求,故ABC不符合题意。“抄作业、帮同学隐瞒作弊行为”是不诚信,对自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青春有格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塑造着我们自己。“行已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21.【答案】B【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解答】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参加班级黑板报小组,制作一期道德与法治专题展板,几个喜欢踢球的同学常聚在一起,放学一起踢球锻炼身体,和几个同样爸爸妈妈在外地的同学关系要好,生活上相互帮助,故①②④符合题意。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几个喜欢玩游戏的同学组建了游戏群,每天都在讨论游戏属于小团体主义,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集体生活中的小群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在小群体中,成员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22.【答案】A【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理解与宽容【解析】【解答】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故A正确。图示中没有涉及情感情绪、法律道德、道德法律,故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情绪情感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23.【答案】B【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解答】最近一段时间,有时会觉得父母的叮嘱很烦,明知道那些话都是关心,可当时心里就像有团小火苗一样,不由自主就开“怼”。避免因敏感而冲动“怼”亲人,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冷静后再进行沟通,合理调控情绪,减少情绪影响,故③④正确。“保持沉默”不利于构建和睦家庭,故①不符合题意;要重视父母意见,故②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调控情绪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24.【答案】C【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等等,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说明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已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很多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来调整,故①②③正确。“只要有法律,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纠纷”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故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25.【答案】B【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解析】【解答】高官违法被处理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故B正确。题干没有强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6.【答案】(1)地中(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3)大西洋;平原;温带海洋性;畜牧业(4)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使河流水量丰沛、水位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②地形: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稳。【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到,法国南部濒临地中海。(2)马赛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阳光充足,所以可以享受到“日光浴”。(3)法国西部濒临的是大西洋,西北部的海拔基本在2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为主,因此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使得法国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气候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使得法国的畜牧业发达。(4)巴黎位于平原上,地形平坦,河流的流速缓,水量丰富的原因是因为巴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比较丰富,蒸发少。【点评】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该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多云雾、阴湿的天气,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有利于发展畜牧业。27.【答案】(1)大都(元大都);交通发达;水陆并用;交往范围广。影响:宋元对外交往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促进了中国创造发明的外传,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的外来科学技术与文化也传入中国。(2)①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变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启示:开放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自守导致落后;要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往;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要更加开放包容,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能闭关锁国。【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解答】(1)填充:据材料一“元朝交通线路图”,结合所学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特点:据材料一“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时达到140多个。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可知,元朝对外交通交通发达;水陆并用;交往范围广。影响:据材料一“陆路与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可知,宋元对外交往促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据材料一“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等输往西方”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元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国创造发明的外传,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材料一“西方的药物、天文、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可知,宋元对外交往推动了西方的外来科学技术与文化也传入中国。(2)事件:据材料二“航海线路图”“明朝”,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航行路线,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据材料二“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他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变化:据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做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可知,清朝时期,对外政策由宋元时期的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启示:据材料三“……这一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并结合所学可知,开放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自守导致落后;要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往;要加强同外界对话和沟通;要更加开放包容,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能闭关锁国。【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对外交通。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元朝对外交通的相关史实。(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郑和下西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3)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外政策。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28.【答案】(1)元朝;行省制度;影响: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级行政区域开始于元朝,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3)元朝统治者首次在东南、西南地区设置行政机构,成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开始。在西南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从此中央政府政府对西藏正式进行行政管辖。在东南地区,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治理,清朝因地制宜、因俗而治进行边疆治理。在东南地区,清政府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台湾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在西南地区,清朝在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建立金瓶掣签制度,有效的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战争的形式加强了西北和东北的管辖。元清的边疆管理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解答】(1)制度:据材料一“中书省”“江西行省”“辽阳行省”,材料二“统治者设置该制度的初衷……但是谁曾料到,该制度却引出绵延至明清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行省制度,故材料一所示疆域元朝,材料二反映实行的是行省制度。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行省制度的推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省级行政区域开始于元朝,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据材料三“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知,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体现的是原则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3)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依据题意可知,需要论述的观点是“元清边疆政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解题需要结合元清史实,主要从元朝的治理措施,清朝对边疆进行管辖的具体机构与政策等方面展开论述,要求史实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成理即可。【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行省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清朝民族治理政策。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清朝民族治理政策的相关历史知识。(3)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元清边疆政策。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29.【答案】(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社会保护;学校保护(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构筑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但也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了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利和义务【解析】【解答】(1)此题要求将以上表格填写完整。围绕“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做出法律解释1件”等,说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根据我国的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贪官落马等,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此题要求指出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首先应明确未成年保护的知识,然后围绕“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时的安全,社区志愿者来帮助疏导交通,同时学校也更新了校园监控设备”分析,可知这是社会保护、学校保护。(3)此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构筑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六道防线,青少年就可以健康成长”这种观点。此题为观点评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观点是片面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构筑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但也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有了特殊保护,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未成年人保护、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结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析材料信息并说明即可。(2)明确未成年人保护,结合材料说明即可。(3)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权利与义务等知识论述即可。30.【答案】(1)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是为了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生;②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有利于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依法办事。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权利和义务【解析】【解答】(1)此题要求结合材料,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谈你的理解。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法律的作用,围绕“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等,说明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下调等内容,说明有利于为制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依据,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此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该如何做到与法同行。概括材料内容,从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方面说明。【点评】此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明确法律的作用,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即可。(2)从依法办事角度说明。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波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