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合理利用网络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合理利用网络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旧知回顾
网络的积极影响
①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③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对日常生活
对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创建新的平台
网络的消极影响
①网络上出现了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盘点那些因玩手机而出现的事故
视频导入
当今社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低头族”的坏处:
(1)损害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2)浪费大好时光;
(3)精神空虚;
……
“低头族”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2 合理利用网络
政治认同: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法治观念: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责任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难点: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10-16,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积极影响
3.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孩子们回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只认识到害
只认识到利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1.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奶奶只看到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爸爸只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益处。他们都没有正确全面地看待网络。
2.应该理性、适度的使用网络,既要认识到网络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又不能因沉迷网络而忽视正常的生活。
“两代人眼中的网络”
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
网络游戏企业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中小学生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对经申请带入校园的手机等终端产品进行统一管理,严禁带入课堂。
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容易沉迷互联网,沉迷游戏影响学习生活。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出台这一规定?
01
理性参与
网络生活
短视频平台为何优化“青少年模式”?
近日,快手发布《2024快手未成年人保护报告》:截至目前,快手青少年模式已经具备了包括限制未成年人私信功能、限制陌生人关注未成年人等八大功能。
快手在青少年专属守护团队中,还设立了专门的隐私保护专员,负责监督和执行隐私保护政策。
短视频平台为何优化“青少年模式”?
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对网络信息缺乏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的、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等。(P17 相关链接)
是否需要浏览这些信息?
刷视频多久是合适的
网红的这些行为是否正确?
购买这样的课程是否有用
这么多的网站应该看哪个呢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网络信息数量巨大、信息冗杂
②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合作探究 2分钟
碎片信息吃掉大脑如何自救?
用问卷帮诊断自己是否患IAD


IAD简称
“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IAD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则表现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等。
每天睁眼第一件事是浏览手机。
上网常常可以缓解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等状态。
无特定目的,每天固定有4个及以上APP需要反复刷新。
小视频APP中平均每分钟可浏览10个及以上视频。
上网时深思敏捷,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
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会感到满足,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曾因为网络使用问题导致过现实人际关系危机。
关闭手机或游戏后,尝尝徘徊接下来要干什么。
刻意隐瞒对网络游戏以及其他娱乐APP的痴迷程度。
注意:符合5条及以上且持续3个月及以上可确诊。









①建立主动式信息系统,按照自身需要将信息分为“精华→重要指示→有趣当无用→垃圾和噪音”,并分配不同的时间。
②为获取的信息寻找输出的机会,转化为自身的储备。
信息筛选——深度过滤法
①退订取关低质量或者与自己兴趣不符的账号。
②打开免打扰和手机静音。
③设置集中处理和摄取信息的时间。
取关低质量或者与自己兴趣不符的账号。
②打开免打扰和手机静音。
③设置集中处理和摄取信息的时间。
信息节食——分批处理法
预防网瘾,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①学会信息节食,提高自控能力;
②严格遵守上网时间,请家人和老师监督;
③多参加无关网络的健康娱乐方式。
①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危害身体健康;
②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
③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你是怎么处理的?
③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学会辨别谣言:教你几招
注意信息出处
01
关注官方信息
02
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03
辨识信息内容
04
向他人求助
05
方法与技能P18
8月3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国队包揽金银牌,两位中国健儿用实力和汗水为全世界球迷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乒坛盛宴,她们都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但在比赛过程中,部分观众的不理智观赛行为在网上引发争论,有个别用户借此从站外搬运转载恶意揣测的引战内容,甚至发布攻击运动员和教练组成员的非理性言论,对此站方予以严厉处置。
根据《微博社区公约》等相关规定,站方对近两日在相关赛事讨论中存在的拉踩引战、恶意攻击等行为,共清理违规内容12000余条,并对300余个违规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直至永久禁言处置。
思考:为何要对违规内容进行清理,对违规账号进行禁言?
法律前沿—私信谩骂属于网络暴力吗?


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规定》第三十二条明确,本规定所称网络暴力信息,是指通过网络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的,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规定》第二十七条明确,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优先处理涉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信息的投诉、举报。
《规定》第三十条明确,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我国第一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专门规章
④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
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
Part 02
传播网络正能量
市长信箱
12315
互联网平台
你知道这些平台吗?有使用过这些平台吗?
01
02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每年到两会期间,给网友回信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两会习惯”。2024年人民网连续第十四年推出“两会来了,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活动,活动的关注度高达7千万人次。
2024年7月18日,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大会以“网聚文明力量 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与会嘉宾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网络文明建设的规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积极推动主力军进军主战场,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依然任重道远。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
网上建言献策
网上捐款
网上寻人
蚂蚁森林
转发点赞有意义的事
传播网络正能量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网购车票、地铁出行、生活缴费、预约挂号、电子发票和步数等低碳方式收集能量,通过当能量收集满以后,就可以申请在阿拉善等沙漠地区种植真树。
据数据统计,蚂蚁森林参与用户共计5.5亿,树木种植数量高达2.23亿,总面积超306亩,碳减排量超1200万吨。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P19】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P20】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①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③利用网络建言献策,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在网络上还做过哪些正能量的事情?
①利用网络进行爱心捐赠;
②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更好地服务社会;
③积极宣传社会上的好人好事、模范人物,传递社会正能量;
④积极宣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提升全民的国家认同感;
⑤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在网上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⑥对于抹黑中国、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等错误言论要予以制止或举报;等等。
1
2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为什么 3点
怎么做 4点
传播网络正能量
课堂笔记
怎么做 2点
学习工具、交往平台
无限信息、有限精力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提高媒介素养
学会信息节食
辨析网络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1.《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是为了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与合法网络权益而制定的。该条例的实施说明我国( )
①把网络安全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
②依法规范保障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
③重视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给予特殊保护
④源头上预防和根治网络权益侵害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2.自2014年3月起,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建议直接被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充分拉近了中国网民电脑桌与政府总理办公桌的距离。十年来,国务院收到有关教育、住房、群众办事、保障救助等网民建议累计近百万条。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 )
A.网络经济的发展
B.政治制度的确立
C.人身权利的保障
D.民主政治的进步
D
课堂练习
3.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移动技术的成熟,我们享受着科技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不断生成、上传公民个人信息,这对个人信息、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下列做法,能够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是( )
①在社交网络上“晒”车票、机票、证件等
②不泄露自己和他人的个人信息,保护隐私
③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支付码
④从官方商城下载APP,不下载不明来源的APP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课堂练习
4.中央网信办2024年2月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4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散播网络戾气、煽动群体对立问题;炮制虚假信息、恶意营销炒作问题;色情赌博引流、网络诈骗问题;鼓吹炫富拜金、无底线追星问题等六方面问题。这启示我们( )
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也会带来消极影响
②自觉坚守法律法规底线、道德风尚底线
③要严格执法和守法,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④提高自己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