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____课时
课题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明确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这个过程,且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深入掌握牙齿有三种类型,即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认识到保护好牙齿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明确它们各自的功能。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加深对口腔消化器官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分角色扮演体验中,发现问题并不断修正完善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教学 准备 学生准备: 馒头、干净的盘子、牙签、镜子、学生活动手册、彩泥、剪刀、胶水等。 提前了解一些与口腔健康和食物消化相关的知识。 教师准备: 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包含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动画、牙齿结构和功能图片、口腔保健知识视频等内容。 准备学生角色扮演用的门齿、犬齿、臼齿及舌模型(高质量材料制作)、食物模型(面包)、牙齿分布图、结构图、班级记录表。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美食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美味的食物,如面包、蛋糕、水果等。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美味的食物,你们是不是很想吃呢?当我们把食物吃进嘴里后,食物会在我们的身体里发生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消化过程。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食物吃进去后,要经过一些器官的工作才能转变成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板书课题: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二)知识讲解,认识口腔消化器官 教师提问:“当我们感觉到肚子饿时,就会想吃食物。吃进去的食物对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食物能给人体提供养料与能量。 教师讲解消化的概念:“食物吃进去后,要经过一些器官的工作才能转变成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进食时,食物首先会经过口腔,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教师提问:“口腔里都有哪些器官能帮助消化?食物会在口腔里发生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思考口腔中的消化器官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口腔中的主要消化器官有牙齿、舌和唾液腺。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这个过程。” (三)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这个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口腔消化器官的初步认识,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猜想。例如,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牙齿是如何咀嚼食物的? 舌在食物消化中起到什么作用? 唾液是如何使食物湿润的? 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什么不同的功能?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将本小组提出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类,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后续探究的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例如,对于 “牙齿是如何咀嚼食物的?” 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牙齿的形状和运动方式对食物咀嚼的影响。 (四)实验探究一: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师出示材料,演示并讲解吃馒头的要求: 用牙签将一小块馒头全都放入口腔里。 一边咀嚼,一边用镜子观察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咀嚼时,尽量将馒头保留在口腔里,不要咽下去。 学生咀嚼馒头,观察记录现象。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记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 咀嚼一次 咀嚼五次 咀嚼十次 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 交流:馒头在口腔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不同的咀嚼时间里,馒头形态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观察馒头的大小、形状、湿度等方面的变化。 馒头在口腔里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谁发挥了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变化中的作用。 学生认识三种不同形状的牙齿及不同牙齿的作用: 学生先说说自己对牙齿形状与功能的认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描述牙齿的形状和可能的功能。 教师出示牙齿分布排列图,明确三种牙齿的分布、科学名称及推测各自不同的作用。详细介绍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形状特点和功能,如门齿用于切割食物、犬齿用于撕碎食物、臼齿用于咀嚼食物。 (五)实验探究二:分角色扮演,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 教师说明要求: 请 8 位学生扮演牙齿(4 对 “门齿”、2 对 “犬齿”、2 对 “臼齿”),1 位学生扮演 “馒头”,1 位学生扮演 “舌”。 扮演牙齿的学生统一左手拿下排牙齿的牙龈处,右手拿上排牙齿的牙龈处。 其他学生作为 “观察员”,负责观察和评价扮演者是否科学操作。 观察牙齿排列: 请模拟牙齿的学生按实际牙齿的分布排列好,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排列是否有问题。 观察牙齿模型是否紧挨着并整齐排列。引导学生观察牙齿之间的间隙和排列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观察牙齿模型是否与实际牙齿上下排咬合情况符合。让学生注意上下排牙齿的咬合关系,了解牙齿在咀嚼食物时的运动方式。 观察牙齿的运动: 请一位学生给口腔运送食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牙齿吃食物时是如何运动的?他们的表演与我们平时吃食物时牙齿的运动是否一样? 观察同排牙齿模型是否一起运动。引导学生思考牙齿在咀嚼食物时的协同运动方式。 用镜子观察:平时吃食物时,上下排牙齿是否都在运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了解上下排牙齿在咀嚼食物时的运动情况。 观察 “馒头” 在口腔里的变化: 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馒头被门齿切断后会到哪里去?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的运输过程。 预设:被门齿切断后的馒头会被舌运送到臼齿处咀嚼研磨。 组织学生模拟并观察臼齿模型咀嚼馒头。让学生观察臼齿在咀嚼食物时的作用。 学生观察对比:磨碎后的馒头和之前咀嚼十次后的馒头是否一样。引导学生比较不同阶段馒头的变化,进一步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六)研讨交流一:交流对模拟实验的体验认识,引导分析并总结 根据 “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预设:牙齿的作用是切断、磨碎食物,舌的作用是运送、搅拌食物。引导学生结合模拟活动,详细描述牙齿和舌在食物消化中的具体作用。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 预设:唾液的功能是使食物湿润。引导学生思考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如软化食物、促进消化等。 小结: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强调口腔中三个主要消化器官的协同工作,让学生深刻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过程。 (七)研讨交流二:建立口腔和整个消化器官的联系,引导深度思考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初步消化后,对后续消化器官的影响。例如,食物变得更小、更软,容易通过食管进入胃里,为胃的消化提供了便利。 食物转变成人体需要的养料与能量,还要经历哪些 “旅程” 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消化系统的组成,让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初步消化后,还会经过哪些器官进行消化。如食管、胃、小肠、大肠等,了解食物在整个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 (八)研讨交流三:引导学生关注牙齿的健康 教师展示一幅龋病牙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认识龋病牙。 预设:龋病牙。 学生交流:龋病牙是怎么产生的? 教师概括说明(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龋病牙的产生原因,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注意口腔卫生等。 学生交流: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蛀牙吗? 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刷牙方式、饮食习惯等预防蛀牙的方法。强调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九)拓展延伸,制作牙齿模型 教师布置任务:“我们在家中可以利用彩泥做一个牙齿模型,看一看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在制作时请大家注意牙齿的排列,是否与实际牙齿上下排情况符合。” 学生利用彩泥制作牙齿模型,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准确、美观的牙齿模型。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牙齿模型,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表扬,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十)课堂总结,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过程、牙齿的结构和功能、舌和唾液的作用、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等方面。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将如何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重要环节,保护好牙齿、舌和唾液腺等口腔器官,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关注口腔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 (十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角色扮演和讨论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观察食物变化、模拟口腔消化过程的方法,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的表演不够准确,影响了其他学生对口腔消化过程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角色扮演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表演水平。同时,在讨论交流环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今后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此外,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与口腔健康和食物消化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