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2.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2.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____课时
课题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家庭贡献的含义,知道自己可以为家庭做出哪些贡献。 掌握为家庭作贡献的几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会为家庭事务出主意。
教学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家庭贡献,哪些是自己的家庭贡献。 知道为家庭作贡献的几种方式,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份子的重要性,有为家庭做贡献的意识与行动。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为家庭作贡献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还包括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会为家庭事务出主意。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家庭贡献的故事、案例、图片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一些家庭贡献实践活动的材料,如卡片、彩笔等。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展示家庭的幸福和温暖。 提问学生:“在这个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家庭贡献?你觉得自己可以为家庭做哪些贡献呢?”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贡献的含义和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二)我的家庭贡献 听故事,引出家庭贡献的话题 (1)教师讲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叫明明,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庭。每天放学回家后,他都会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洗碗等。周末的时候,他还会和爸爸一起去公园散步,陪爸爸聊天。明明的笑容和关心让爸爸妈妈感到非常幸福和温暖。” (2)学生交流与思考:“我们可以为家庭做哪些贡献呢?” (3)教师引导学生从物质和情感两个方面思考家庭贡献的方式,如帮助做家务、关心家人、陪伴家人等。 (4)教师小结:“家庭贡献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还包括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家人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家庭会议说贡献 (1)教师讲述:“一个周末的晚上,秦朗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主题是‘每个人的家庭贡献’。秦朗心想:我自己这么小,能为家庭做什么贡献呢?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疑惑呢?快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教师提问:“在爸爸妈妈的眼里,秦朗对家庭的贡献是什么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秦朗的行为、态度、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4)教师引导:“为什么这样就能算是对家庭的贡献了呢?” (5)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的需要、家人的感受、秦朗的成长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6)教师小结:“我们的年纪虽然小,但是我们对家庭也是有贡献的。我们的陪伴、关心、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生活小镜头 (1)教师展示三个生活小镜头: 场景一:周末,小林和朋友约好出去玩,但是,小林的爸爸胃病犯了,妈妈还在出差,小林该怎么办? 场景二:小杰的爸爸身体有点超重,肥胖对爸爸的身体非常不好,看着每天上楼梯都很费劲的爸爸,小杰该怎么帮助爸爸呢? 场景三:小红的妈妈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心情很不好,小红该怎么帮助妈妈呢? (2)教师提问:“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总会遇见许多突发情况,你该怎么办?下面,有三个小朋友,都遇到了一些突发情况,快开动你的小脑筋,给他们出出主意吧!” (3)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关心家人、陪伴家人、帮助家人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4)教师小结:“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内容,而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 贡献小调查 (1)教师提问:“交流一下,你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行为、态度、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家庭贡献。 (3)教师提问:“你能发现家人间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事情吗?” (4)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人的行为、态度、情感等方面谈家人之间的相互贡献。 (5)教师小结:“不难看出,同学们在家里所作的贡献非常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陪伴、关心、支持家人就是对家庭的贡献。” (三)我为我家出点子 我为我家出点子 (1)教师提问:“作为家中一员,除了与家人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对家庭做贡献外,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对家庭做出贡献?” (2)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作贡献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展示三幅图: 图一:一个小女孩在客厅里摆放了一些鲜花,让家里变得更加温馨。 图二:一个小男孩在厨房里制作了一个分类垃圾桶,让家里的垃圾更加有序。 图三:一个小女孩在书房里制作了一个读书角,让家里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 (4)教师提问:“她的创意点子出的怎么样?” (5)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创意的实用性、美观性、创新性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6)教师引导:“她真不愧是家里的‘创意员’,相信看了她的创意,你已经想跃跃欲试了,在你家里有哪些不方便、不合理的问题?你也来想个好点子解决吧!” (7)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家庭任务情境 (1)教师讲述:“讲一讲、演一演: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如下的问题,你该怎样解决呢?” 情境一:遇到新家装修,搬家到新家去住,你有哪些好点子,让我们的家更温馨舒适? 情境二:外公外婆不与我们住在一起,时常思念我们,该怎么办? 情境三:最近,我们跟叔叔一家来往少了,我也好久没见到弟弟妹妹了,我很想念他们。该怎么办? (2)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自己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3)教师引导:“我的妙计是……” (4)学生分享自己的妙计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创意的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5)教师小结:“我们孩子是维系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纽带。运用创意为我们的家庭事务出主意,并尝试着将我们的妙计转化为行动,这也是我们作为孩子对家庭的贡献。想一想,你们家还缺少什么?让我们开动脑筋,给家里出些‘好点子’吧!” (四)我也有责任 不能凭一时兴起,要有负责精神 (1)教师出示课本 46 页上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事情的经过。 (2)教师提问:“假如没有人做家务,朱晓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家庭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的整洁、有序、舒适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4)教师出示家里没人收拾时候乱糟糟的样子,请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引导:“作为同学,请你劝劝朱晓。” (6)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责任、负责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7)教师小结:“里面没人做家务,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面就要有人做家务,那么所有的家务能不能让一个人来做呢?我们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尽管年龄很小,可是在家务事方面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总之一句话,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趣,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 小组讨论:为什么在家庭生活中需要这种 “负责” 精神?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由。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家庭的幸福、和谐、有序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2)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享自己的生活事例,说明负责精神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的确,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家庭责任承担。大人要尽责,作为孩子,我们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如果缺乏‘负责任’的精神,仅凭一时兴起而承担一些家务,过段时间就不管、不做,那么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会变得很糟糕。所以,承担家庭责任,不能凭一时兴起。” 我的 “负责精神” (1)听故事:养金鱼的故事,思考问题,感受负责任的精神。 教师出示课本 47 页的阅读角,教师读文章,学生听并思考,你理解金轩爸爸所说的负责任的精神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信守承诺、遵守诺言、负责到底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就要信守承诺,遵守诺言,把约定好的事情负责到底。” (2)制定 “( )责任单” 教师引导:“为督促自己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照料金鱼的金轩有个好办法,就是制定照料金鱼责任单。我们也可以向他学习,制定自己的责任单。” 学生制定自己的责任单,分享自己的责任单内容。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课后将‘( )责任单’张贴在家里合适的地方,从而督促自己坚持完成所承担的家庭责任。” (3)出示情景,我来支支招 教师出示课本 48 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插图的内容,说说这两幅图中的同学怎样做才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关心家人、为家庭着想、主动做事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舅舅来家里做客,而父母正好去田里干活了,我会好好地招待舅舅,陪他说说话,直到父母回来。家里的洗发水快用光了,我会告诉爸爸妈妈,或者在下次逛超市的时候,提醒爸爸妈妈买洗发液。这些都是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表现。” (4)再看家庭承诺书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想起来,在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中,我们自愿写下了‘家务承诺书’。你坚持完成这些家务了吗?你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吗?结合自己坚持完成的家务记录表,谈谈自己的负责精神。” 学生交流自己坚持完成的家务和负责精神,分享自己的家务记录表内容。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与交流,我们每一个人都重温了自己的‘家务承诺书’及‘家务完成情况记录表’,很多同学都在坚持完成这项家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负责精神,真的很棒!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认为家庭事务只是大人的事情。有了为家庭负责的精神,我们就会坚持完成自己的家庭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相信同学们在今后一定会坚持到底,本着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为自己的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5)听《童年小事》,思考问题。 学生读一读课本 49 页的《童年小事》,了解文章的内容,想一想作者具有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吗?他承担了什么家庭责任?从中又收获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家庭主人翁意识、承担家庭责任、收获肯定和赞扬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在《童年小事》中,主人公坚持承担了家庭责任,按照妈妈交代的任务把家看好,这就是家庭主人翁的精神,因此他得到了邻居大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说说自己在尽责过程中的收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承担的家务事,并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五)本课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为家庭的成员,我们能够为家庭作贡献,为家庭事务出主意,我们还知道了我们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承担家庭责任,并且还要坚持践行。爱家,就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并且坚持承担家庭责任。将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温暖、幸福。”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为家庭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记录下来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下次课我们一起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