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3.9正确认识广告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3.9正确认识广告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正确认识广告》
一、教学背景分析
在当今社会,广告无处不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广告充满好奇,但往往缺乏对广告的正确认识和辨别能力。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广告的特点、功能和秘密招数,认识虚假广告的危害,学会抵御广告诱惑,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广告的特点,包括无所不包、无孔不入、无奇不有。
知晓广告的功能,能够利用功能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属于广告。
了解广告中的秘密招数,知晓商家使用秘密招数所要达成的目的。
学会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认识虚假广告的危害。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广告的特点、功能和秘密招数。
认识虚假广告的危害,学会抵御广告诱惑。
(二)教学难点
利用广告的功能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属于广告。
学会辩证地看待广告,不被虚假广告所误导。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广告的特点、功能、秘密招数等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广告的认识和感受。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虚假广告的危害和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广告制作、辩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广告的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一些广告样本,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准备一些实践活动的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广告,准备笔记本和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有趣的广告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广告?广告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广告的存在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正确认识广告。
(二)了解广告的特点
了解广告无所不包的特点
(1)创设情境,了解广告无所不包的特点
教师讲述故事:“说到广告,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的故事要从和你们同上四年级的余强同学讲起。周六余强在家看电视,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广告,有宣传食品的、有宣传服装的、有宣传电子产品的等等。”
教师提问:“你在电视里见过宣传哪些产品的广告?”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列举一些电视广告中常见的产品,如饮料、零食、服装、汽车、电器等。
教师小结:“小到一管牙膏,大到一所住宅,便宜到一块口香糖,贵重到钻石珠宝,广告从衣食住行等等角度涵盖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其实不光在电视上,生活中处处都有广告。”
(2)合理利用教材,了解广告无孔不入的特点
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公交车、候车亭、大楼、书报亭等场景。
教师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图,请你认真观察这张图,你能找到有哪些广告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发现。”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公交车车身上的广告、候车亭的广告、大楼上的招牌广告、书报亭里的期刊和报纸里的广告、书报亭喇叭里的叫卖声等。
教师拓展:“这是招牌广告,是古老的一种广告形式,在我国古代就很常见,甚至在古诗当中也出现了呢。(出示古诗)你在现代生活中见到过这种广告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现代生活中见到的招牌广告。
教师拓展:“叫卖也叫吆喝,也是古老的广告形式,我国传统曲艺相声中有专门的模仿。(播放音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寻找广告的活动,你有怎样的感悟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无处不在、形式多样等方面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小结:“广告通过不同媒介、在不同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孔不入呀。”
知晓广告功能,学会识别广告
(1)讨论辨识,知晓广告功能
教师展示一些广告图片,如食品广告、服装广告、电子产品广告等。
教师提问:“下面这些是否属于广告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功能出发,判断这些图片是否属于广告。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广告先生,介绍广告的功能。
教师小结:“广告具有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劝说购买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我们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属于广告的标准。”
(2)利用广告功能,辨别特殊广告
教师过渡:“通过广告先生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广告具有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劝说购买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我们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属于广告的标准。利用这些标准,再结合自身经验,你能辨别出哪些是广告了吗?让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教师展示一些特殊的广告形式,如冠名广告、赞助广告、植入广告等。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形式、内容、目的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通过广告先生的介绍,我们辨别出了一些特殊的广告,区别于一般广告,它们通过冠名、赞助、植入等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不仔细辨别,甚至不能发现它们就是广告,看来,广告真是无奇不有啊。”
教师提问:“那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广告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特殊广告形式。
发布广告要遵守法律法规
(1)创设情境,了解广告无处不在
教师过渡:“不过在余强看来,广告并非不可避免,他决定向广告发出挑战。周日,余强决定整天都呆在家里不出门……”
教师提问:“你认为余强能成功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无处不在、形式多样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即便足不出户,我们依旧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广告,所以余强的挑战是无法成功的。”
(2)法条初探,了解广告要遵守法律
教师过渡:“不过在挑战的过程中他却发现,有些地方却不能做商业广告,你知道是哪里吗?(出示相关法律法规)”
教师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法律条文 ”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追问:“你还能说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不能做商业广告的地方。
教师小结:“法律在生活中就是这样全方位地为我们提供保护的。”
(三)认识广告的功能
传递信息
(1)教师提问:“广告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内容、形式、媒介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举例说明广告传递信息的作用,如通过广告了解新产品、新服务、促销活动等。
(4)教师小结:“广告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市场动态,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
提高知名度
(1)教师提问:“广告是如何提高知名度的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传播范围、影响力、重复次数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举例说明广告提高知名度的作用,如通过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品牌、产品或服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教师小结:“广告通过广泛的传播和重复的宣传,提高品牌、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购买。”
劝说购买
(1)教师提问:“广告是如何劝说购买的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情感诉求、理性诉求、创意表现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举例说明广告劝说购买的作用,如通过广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
(4)教师小结:“广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实现广告主的商业目的。”
(四)了解广告中的秘密招数
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
(1)谈话导入,知道广告诱惑
教师导入:“在生活中,一些广告却被称为‘彩色蘑菇’,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诱惑性、虚假性、误导性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出示事例,如一些虚假广告、夸大宣传的广告等。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秘密招数出发,分析这些广告的问题所在。
教师相机总结:“看来它们都是中了广告的秘密招数。”
(2)填写表格,了解秘密招数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广告有哪些秘密招数吗 ”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常见手段、方法、技巧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简单重复、明星代言、利用人们占便宜和从众的心理来促进购买,看来广告的秘密招数还真不少呢。”
(五)认识虚假广告的危害
小调查,识广告问题
(1)填写调查,了解对广告的看法
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广告有劝说购买的功能。所以为了达到让人购买的目的,许多广告都会把产品夸得十全十美,好像你不买就吃亏了。同学们,你在广告的宣传下买过东西吗?你对广告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小调查来了解一下吧。”
学生填表,分享自己在广告宣传下购买东西的经历和对广告的感受。
教师讨论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真实性、可信度、吸引力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追问:“什么样的广告才是你心中合格的广告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谈自己对合格广告的看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
(2)回忆所学,引申对广告的认识
教师出示图片,回顾上节课广告先生对广告功能的介绍,介绍清产品信息,起到了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的作用,而把广告制作得有趣能够起到劝说购买的作用。
教师提问过渡:“做到在这两点就是合格的广告了吗?我们还要走进生活去看一看。”
编广告,知虚假危害
(1)创设情境,创编广告
教师出示情境:“余强在参加跳蚤市场的时候,想把自己 3 元钱一支购买的某品牌七彩无毒环保型签字笔拿到跳蚤市场上售卖,为了提高销量,他想制作一条广告,不过却在广告词上犯了难……”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了不少广告,试着仿照你喜欢的、或你心中合格的广告帮余强写一段广告词吧!”
学生创编广告,分享自己创作的广告词。
教师讨论后,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创意、真实性、吸引力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追问:“这位同学的广告好吗?你会因此购买这款产品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告的效果、可信度、购买意愿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教师小结:“有些同学追求广告内容的趣味性,会因为广告有趣产生购买欲。但是广告中不实的信息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2)引入案例,揭秘危害
教师出示案例 1,如一则虚假广告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的新闻报道。
教师提问:“通过这则案例,你发现,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消费者和商家两个角度分析虚假广告的危害,如消费者财产损失、商家信誉危机等。
教师小结:“虚假广告不仅让消费者损失了财产,也让商家面临信誉危机,破坏了商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你还了解哪些像这样的虚假广告案例呢?试着来说一说。”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虚假广告案例,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形式等方面谈虚假广告的案例。
教师拓展相关法律条文,如《广告法》中对虚假广告的处罚规定。
教师追问:“看完这些保护我们的法律条文,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如可以引导学生从法律的作用、消费者的权益、商家的责任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总结
同学们,虽然广告的秘密招数不少,但是我们也有很多小妙招来抵御广告带来的诱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同学们能够擦亮双眼,学会辨识广告,做聪明的消费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