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抽象与建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抽象与建模

资源简介

(共9张PPT)
观看视频
《我用甲骨文还原了3000年前的战场!燃起来了!!》
看图猜字
文字是对事物的抽象
猜猜分别是哪些字?
为什么有时需要对事物或问题进行抽象?
/第2课 抽象与建模
六上信息科技
总结思考
它们分别画了什么?
你为什么能认出它们?
抽象是找到与众不同的特征。
抽象的过程是将复杂问题简化表达的过程。
总结思考
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汉字和国画,对数学也很有研究,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孙子算经》就记载了“鸡兔同笼”问题。
问题里有哪些对象和关系?
鸡头数 + 兔头数 = 35
鸡脚数 + 兔脚数 = 94
求:鸡只数
兔只数
还可以使用表格从对象、数量、关系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抽象。
总结思考
鸡头数 + 兔头数 = 35
鸡脚数 + 兔脚数 = 94
求:鸡只数
兔只数
如何将鸡、兔只数跟左边两个关系联系起来?请小组讨论。
鸡只数 + 兔只数 = 35
鸡只数×2 + 兔只数×4= 94
关键要素
用含有变量的算式表达
变量可以是( )?
ji + tu = 35
ji × 2 + tu × 4= 94
建模
0 ≤ ji ≤ 35
0 ≤ tu ≤ 35
鸡只数 + 兔只数 = 35
鸡只数×2 + 兔只数×4= 94
鸡、兔的数量有没有范围?
迁移应用
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在《算经》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百钱买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翁、母、雏各几何
请对“百钱买百鸡”问题进行抽象建模。
weng + mu + chu = 100
weng × 5 + mu × 3 + chu ÷ 3 = 100
0 ≤ weng ≤ 20
0 ≤ mu ≤ 33
0 ≤ chu ≤ 100《抽象与建模》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小学信息科技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算法的实现》第2课。 抽象和建模是计算思维的基本要素,抽象是建模的基础,找出问题中各对象的关键特征和属性,建模则是对抽象出来的关键要素进行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本课聚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抽象与建模,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抽象与建模的能力,不断发展计算思维。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在五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问题抽象与模型建立的内容,但关于抽象与建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具体方法与路径还要多加学习,从而实现学习上的深化与进阶。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1.通过对“鸡兔同笼”问题进行抽象,掌握使用表格等方式提炼关键要素的方法。
2.通过对“鸡兔同笼”问题进行建模,掌握使用算式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 【信息意识】通过问题分析,利用算法思维解决问题。 【计算思维】 针对简单问题,尝试设计求解算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具体问题进行抽象建模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表格等方式对问题进行抽象。
五、课前准备
学习环境:网络教室
学习资源:“鸡兔同笼”问题相关素材
设计思路
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理念,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沿着“场景分析-原理认知-应用迁移”的学习逻辑,学生利用抽象与建模的原有知识,分析“鸡兔同笼”问题,探究抽象与建模的具体方法与路径,并能用此方法解决其他问题。
七、学习过程
(一)唤醒旧知 揭示课题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播放用甲骨文制作的动画,激发兴趣 猜测古字,揭示课题 猜古字,说说抽象的必要性。 揭示课题 学生对动画有兴趣,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动画,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并通过猜古字,联系起即将学习的内容。
(二)抽象古题 找出关系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辨识国画,回顾抽象过程 (1)辨识国画上的物体,说说为什么能认出它们? (2)讨论回顾抽象的过程。 2.抽象“鸡兔同笼”问题 (1)思考交流:问题里有哪些对象和关系? (2)利用学习单,尝试用表格的方法抽象问题,反馈展示。 小组讨论,如何将鸡、兔只数跟两个关系联系起来? 鸡头数 + 兔头数 = 35 鸡脚数 + 兔脚数 = 94 鸡只数 + 兔只数 = 35 鸡只数 × 2 + 兔只数 × 4= 94 学生通过辨识国画上的物体,回顾抽象是找到与众不同的特征,抽象的过程是将复杂问题简化表达的过程。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初步提炼问题中的对象和关系。 学生使用表格,进一步整理问题中的对象、数量和关系。 转化鸡、兔头数与脚数的关系为鸡、兔只数的关系,理解关键要素。
(三)代入变量 算式建模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交流讨论:用含有变量的算式表达关系。 2.代入变量,完成建模。 ji + tu = 35 ji × 2 + tu × 4= 94 3.思考交流: 鸡、兔的数量有没有范围? 0 ≤ ji ≤ 35,0 ≤tu ≤35 4.归纳抽象与建模的方法。 让学生明白,使用含有变量的算式表达关系,是进一步地抽象简化。变量名应允许个性化。 设置好取值范围,为后续的代码编写做好铺垫。 小结抽象与建模的步骤是先找到含有关键要素的关系,再用含变量的算式表达。
(四)迁移应用 巩固提升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问题: 百钱买百鸡 学生自主进行抽象建模。 2. 评价反馈 通过练习,巩固抽象与建模的具体方法。
板书设计
抽象与建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