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竹中学 2022 级高三开学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16 小题,共计 48 分)渤海是我国重要的陆架浅海,水体更新周期时间较长,其水体营养盐浓度的变化与环渤海河流(主要包括黄河流系、海河流系、滦河流系和辽河流系)输入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黄河流系营养盐输送呈下降趋势。下图示意注入渤海的主要河流分布及渤海洋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渤海水体更新周期最长的水域是( )A.莱州湾 B.渤海湾 C.西北近岸 D.辽东湾2.下列流系带来的营养盐类输送到渤海湾外用时最长的是( )A.黄河流系 B.海河流系 C.滦河流系 D.辽河流系3.造成近年来黄河流系营养盐类输送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有( )①环境保护政策实施②城市面积扩张③气候趋于湿润④河流筑坝拦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 1962 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 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 月 B.3~6 月C.6~9 月 D.9~12 月5.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加深6.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试卷第 1 页,共 4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PM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对大气能见度影响明显,是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下图示意某月 1 日~3 日我国四座城市空气中 PM 浓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引发图示四座城市 PM 浓度暴增的天气系统和天气分别是( )A.暖锋 大雾 B.高压 晴天 C.锋面气旋 暴雪 D.冷锋 沙尘暴8.影响图示四座城市大气污染时间先后以及污染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地势②水域分布③地理位置④土壤类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图示大气污染现象最多发的月份是( )A.1 月 B.4 月 C.8 月 D.10 月长城湾位于中国南极长城站东南侧,属于半封闭内湾,表层海流流动受风况影响显著。目前对长城湾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 12 月~次年 3 月。下图示意长城湾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长城湾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 12 月~次年3 月的主要原因是( )A.该时期长城湾水较浅B.当地处于极昼时期C.该时期气温相对较高D.当地正处于无风期11.推测 12 月~次年 3 月长城湾甲地区海水流动方向分别是( )A.A B.B C.C D.D气候变化是冰川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时间尺度越长、空间范围越大的冰川进退受气温的影响越显著。门多萨流域位于安第斯山脉中部,河流以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年均降水量约 293 毫米,年均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为 8.58℃和-6.14℃。左图示意门多萨流域冰川的分布,右图示意 1990-2020 年门多萨流域冰川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试卷第 2 页,共 4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12.门多萨流域冰川的进退呈显著的季节变化,冰川蓄积主要在( )A.3~5 月 B.6~8 月 C.9~11 月 D.12 月~次年 2 月13.2010-2020 年门多萨流域冰川面积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升高 B.夏季降水减少 C.冬季气温升高 D.冬季降水减少14.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未来数十年门多萨流域应重点关注( )A.火山、地震 B.地面沉降 C.水资源减少 D.海平面上升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下图示意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当角马群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部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A.东北信风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东南信风带控制 D.副热带高压带控制16.东非高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地势 B.热带雨林气候--太阳辐射C.热带沙漠气候--东南信风 D.热带季风气候--热力环流二、非选择题。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2023 年 12 月 15 日,华北一带经历了罕见的低温,部分地区降温超过 10°C,风力 4-6 级,并伴随大范围雨雪天气,下图为 2023 年 12 月 15 日 6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1)指出 H 处天气系统的名称,并简析其成因。(6 分)试卷第 3 页,共 4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2)推测甲地发生的气象灾害,并分析成因。(6 分)(3)预测乙地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 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达里诺尔湖处于半干旱地区,是内蒙古地区四大名湖之一。年平均气温 3 . 2 0C,年降水量 392 mm,年蒸发量 1624 mm ,湖面呈马蹄形,湖水无外流,水源补给主要是耗来河、贡格尔河、沙里河等河流和自然降水。2000 年以后达里诺尔湖面积下降趋势明显增强。达里诺尔湖水含盐 5‰,还含有一定的碱分,水分滑腻,水质独特,华子鱼是其特产,肉质鲜嫩细腻,营养丰富。下图示意达里诺尔湖水系图及其不同方向面积缩减情况)(1)简述达里诺尔湖面积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4 分)(2)判断达里诺尔湖不同方向湖水深浅状况,并说出判断依据。(4 分)(3)简述华子鱼肉质鲜美的原因。(6 分)(4)分析达里诺尔湖面积变化对华子鱼的影响。(4 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材料一 2016 年,我国学者提出了“天空河流”的概念,即大气中的水汽输运带。同时提出使用统计系统(在一定的宏观条件下,大量性质和结构完全相同的、处于各种运动状态的、各自独立的系统的集合)的方法,找出水汽输运带的分布概率。现据研究,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东南地区,给长江、珠江流域带来了丰沛降雨。而三江源地区,其南边界恰好是这一大“天河”支流的末端。如果“天河工程”能够在人工干预天气的技术上,有效利用“三江源”地区南边界,甚至西、北的水汽输送,那么就“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增加降水 25 亿立方米。”材料二 “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称,平均海拔 3500至 4800 米,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下图为三江源及周边地区意示图)材料三 “近水而作,逐水而居”是对我国两北内陆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极为恰当的描述,由于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少雨,水自然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1)分析说明夏季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到我国的原因和线路。(4 分)(2)简析三江源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4 分)(3)比较 A、B 两地种植业的地域分布差异,并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6 分)(4)关于“天河工程”现在专家们意见不一,你对该工程赞成与否,请说明理由。(4 分)试卷第 4 页,共 4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D B A D B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B D C B A1.D 2.C 3.B【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辽东湾水域最为封闭,且受辽东半岛影响,洋流较弱,水体更新周期最长,D 正确;与辽东湾相比,莱州湾、渤海湾与西北近岸海域较为开阔,水体更新周期较短,ABC 错误。故选 D。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流系、海河流系与辽河流系带来的营养盐类能通过洋流较快输送到渤海湾外,ABD 错误;观察图中洋流运动模式可知,滦河流系入海口附近的洋流向北、向南环绕渤海流动,因此其挟带的营养盐类输送到渤海湾外的用时最长,C 正确,ABD错。故选 C。3.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河流筑坝拦沙会导致黄河流系营养盐类输送减少,①④正确;城市面积扩张,污水排放增加,会使黄河流系营养盐类输送增多,②错误;气候趋于湿润,河流流量增加,侵蚀与搬运能力增强,会使黄河流系营养盐类输送增多,③错误。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4.D 5.B 6.A【解析】4.由材料可知,甲时河床最低,侵蚀为主,应该为当地汛期;乙时河床抬高,为枯水期,淤积为主,河床抬高;由甲到乙,应该是由汛期过后到枯水期的过程,该地位于我国的浙江,汛期到枯水期应为 9~12 月,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5.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汛期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6.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再加上潮流带来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是为了拦截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A 正确;修建拦大型水闸会减慢汛期洪水下泄,B 错误;修建大型水闸会拦截潮流,减弱潮流冲淤能力,C 错误;修建水库之后,河流泥沙含量降低,拦截河流入海泥沙不是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D 错误。故选 A。7.D 8.B 9.B【解析】7.区域的大气污染程度取决于该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源参数、气象条件和近地层下垫面的状况。四地的污染物排放、近地层下垫面状况不同,但 PM10 却在短时间内暴增,4 个城市都在三天内 PM10 暴增,说明与气象条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该区域在北方,会发生沙尘暴天气,使得大量的沙尘颗粒被吹入空气中,提高 PM10 的浓度,图中出现 PM10答案第 1 页,共 5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高峰的顺序依次是乌兰察布、张家口、北京、天津,基本上按照西北-东南排列,符合冷锋过境的运动方向,故选 D。8.图中出现 PM10 高峰的顺序依次是乌兰察布、张家口、北京、天津。由图可知,乌兰察布的空气污染发生时间更早、污染程度更严重。乌兰察布位于我国西北部,离风源地更近,受大风影响更大,张家口位于乌兰察布的东南部,冷锋过境时间更晚,污染物扩散时间短,导致污染物浓度更高。其次,张家口位于谷地中,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污染物难以扩散,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的程度,①③正确;乌兰察布近地面植被覆盖率低,北京、天津高大建筑物多,会阻挡大风,减小颗粒物,且大城市由于热岛效应降水多,有效的降水使得空气中的颗粒物沉降。与水域分布、土壤类型关系不大,排除②④。故选 B。9.根据第一题可知图示大气污染现象是由于沙尘暴引起,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而且此时地表少有植被覆盖,因此地表异常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来临的时候地表的沙尘很容易被吹起且被输移,故选 B。10.C 11.B【解析】10.该地位于南极圈以北,不会出现极昼现象,B 错误;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12 月~次年 3 月,南极地区为暖季,该时期气温相对较高,利于科考,C 正确;南极有酷寒、干燥、烈风的特点,其是世界上风力最强的地区,一年四季多大风,D 错误;此时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冰川融化多,价值海水的热膨胀,长城湾水位高,A 错误;故选C。11.根据材料,长城湾表层海流流动受风况影响显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高纬度,12 月~次年 3 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该地表层海水受南半球盛行西风(西北风)吹拂,形成风海流,因此表层海水向东南流动。西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湾,形成离岸风,导致底层海水上升补偿,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12.B 13.D 14.C【解析】12.读左图联系材料“门多萨流域位于安第斯山脉中部”可知,门多萨流域位于南美洲中纬 30°S-40°S 大陆的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冬季(6~8 月)受西风控制降水多,能够为冰川蓄积提供水源的,B 正确,排除 ACD。故选 B。13.冰川面积的大小取决于水分的收入与支出,主要受气温与降水的影响。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特点,因此气温升高不是 2010-2020 年门多萨流域冰川面积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AC 错误;承接上一题,冬季是冰川蓄积的主要季节,因此冬季降水减少是导致冰川面积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D 正确,B 错误。故选 D。14.由材料“门多萨流域位于安第斯山脉中部,河流以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年均降水量约 293 毫米”可知,门多萨流域气候较为干旱,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消融、雪线上升,山岳冰川总量在不断减少,因此未来重点关注的是水资源的减少,C 正确;火山、地震和地面沉降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排除 AB;由材料“年均最答案第 2 页,共 5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高温和最低温分别为 8.58℃和-6.14℃”可知,门多萨流海拔高,因此海平面上升对其影响小,排除 D。故选 C。15.B 16.A【解析】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季,受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少,草木枯黄,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降水多,草木茂盛。当大量食草动物在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南部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应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 正确,AC 错误。当地纬度低,不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范围之中,D错误。故选 B。16.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降水少,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A 正确。热带雨林气候是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的,与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有关,B 错误。东非高原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并非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东非高原没有热带季风气候,D 错误。故选 A。17.(1)高压(反气旋)。H 处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降温快,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形成高压。(2)寒潮(低温冻害、大风等)。受亚洲高压的影响,强冷空气入侵,形成冷锋天气,短时间内气温骤降、风力强劲、并伴有雨雪天气。(3)受暖锋影响,气温上升,降水概率高;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天气转好。【分析】本大题以 2023 年 12 月 15 日 6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为材料设计试题,涉及天气系统、气象灾害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 12 月 15 日,为北半球冬季,读图可知,H 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降温较快,气温低,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形成高气压。(2)读图可知,受亚洲高压影响,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入侵,形成冷锋天气,甲位于冷锋锋前,短时间内会出现气温骤降、风力强劲和雨雪天气,因此甲地易发生寒潮、大风等气象灾害。(3)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暖锋锋前,随着暖锋北上,暖锋过境时降水概率提高,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18.(1)夏季面积大,冬季面积小。原因:达里诺尔湖水源补给主要是耗来河、贡格尔河、沙里河等河流和自然降水;而各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也是自然降水,该地区降水主要在夏季,因此夏季湖泊面积大,冬季面积小。(2)西南方向、西北方向(湖泊西侧)湖水比较深,东北方向、东南方向(湖泊东侧)湖水比较浅。依据:湖泊水位下降最先露出陆地的是湖水较浅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变化达里诺尔湖在西南、西北方向面积缩小幅度小而东南、东北方向面积缩小幅度大,由此可以判断。(3)湖泊水温低,华子鱼生长慢;达里诺尔湖水质独特。答案第 3 页,共 5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4)缩减华子鱼生存空间,减少华子鱼数量;湖泊盐度升高,有可能危及华子鱼生存;湖泊化学特征的变化,影响华子鱼肉质;湖泊的变化,有可能影响华子鱼的演化进程。【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的气候特点和河流补给类型,湖泊的水文变化带来的影响。【详解】(1)从材料中可以得知诺尔湖水源补给主要是耗来河、贡格尔河、沙里河等河流和自然降水。该地区属于我国半干旱的内蒙古地区,从经纬度可以得知,该区域属于季风区。河流的补给类型也主要是自然降水,该地区降水主要在夏季。因此夏季湖泊面积大,冬季面积小。(2)湖泊水位下降最先露出陆地的是湖水较浅的区域,从诺尔湖 1972 年、1990 和 2016年方位面积缩减图的下降幅度可以判断出:面积缩减幅度小的西南方向、西北方向 (湖泊西侧)湖水比较深,面积缩减幅度大的东北方向、东南方向(湖泊东侧)湖水比较浅。(3)从材料中可以得知诺尔湖地区年平均气温 3.2℃,水温较低,湖水含有一定的碱分,水分滑腻,水质独特。这些对鱼的肉质都是有影响的。(4)从材料中可以得知,湖泊面积变小,会缩减华子鱼生存空间,减少华子鱼数量;面积变小,间接使湖泊盐度升高,影响华子鱼的生存环境,具体对其种群数量、肉质、遗传演化都有影响。19.(1)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季风。季风经过印度洋、孟加拉湾和恒河三角洲地区,携带大量的水汽,经过南亚和东南亚进入我国。(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段(青藏高原)地势高;冰川广布,有大量的冰水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来源,水源充足。(3)A 地为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边缘地区。原因为:该地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冲积扇边缘地区,地势低,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绿洲,水源充足,灌溉便利。B 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河谷低地地区。原因为:该地为青藏高寒区,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灌溉水源充足。(4)赞成。“天河工程”的实施能增加三江源地区的降水量,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加黄河的径流量,改善黄河的水质,能极大地缓解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黄河上游径流的增加,可以提高黄河上游水电站的发电量;黄河上游径流量的增加,可改善河套地区冰凌的影响。不赞成。大气中水汽输送随机性太大,有效控制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目前技术条件尚不成熟;运营成本高,不确定因素多,可行性条件不成熟;可能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平衡(工程会大面积地改变我国天气的平均状态,生态会随之产生巨大变化),造成不可预知的生态问题。(甚至对全球气候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季风环流、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注意该题既要说明“原因”,也要说明“输送线路”。孟加拉湾的水汽主要通过西南季风输送至我国,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为我国带来了降水。路径是西南季风经过印度洋、孟加拉湾和恒河三角洲地区,获得了大量的水汽,然后经过南亚和东南亚进入我国。(2)“水塔”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水资源丰富,二是地势高,能为周边地区供水。首答案第 4 页,共 5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先,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其次,由于地势高,冰川广布,所以有大量的冰雪融水、另外还有一定的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作为补给水源,水源充足。(3)读图可知,A 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区,为绿洲农业。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边缘地区,A 地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水资源是农业的限制性条件,而冲积扇边缘地区由于地势低,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同时土壤较为肥沃,所以发展农业生产。B 地位于青藏高寒区,海拔高,热量不足,而河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同时灌溉水源充足,B 地发展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低地区。(4)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重在表明观点以及阐述理由。①赞成,可从“天河工程”的有利影响的角度回答。首先,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工程的实施,能增加三江源地区的降水量,从而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其水量的增加也有利于增加黄河的径流量,从而改善黄河的水质,极大地缓解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其次,随着黄河上游径流的增加,可以提高黄河上游水电站的发电量,获得经济效益,也能可改善河套地区冰凌的影响等。②不赞成,可以从该工程实施的难度以及实施后的不利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首先,大气中水汽输送随机性太大,能够有效地受人为控制的难度大;其次,“天河工程”目前技术条件尚不成熟,对技术的要求高,同时,由于运营成本高,运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多,所以可行性条件不成熟(以上为该工程实施难度大);最后,如果该工程实施成功,可能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平衡,大面积地改变我国天气的平均状态,生态会随之产生巨大变化,造成不可预知的生态问题(该工程实施成功后可能的不利影响)。答案第 5 页,共 5 页{#{QQABDYoQogiIAJAAABhCEwHICgOQkAAACYgORAAAIAAAgA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