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列夫 ·托尔斯泰》教案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感知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2. 品味语言,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刻画形貌的手法。
3.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独到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貌的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 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 ·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 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 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 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
1. 播放【作者作品】,了解茨威格。
2. 播放【影音资源】《列夫 ·托尔斯泰》
3. 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1)给加粗字注音
黝黑 (yǒu) 滞留 (zhì) 愚钝(dùn) 禁锢(gù ) 轩昂 (xuān)
犀利 (xī) 滥造(làn) 胡髭(zī) 长髯(rán) 脸颊(jiá)
鬆发(quán) 锃 亮 (zèng) 甲 胄(zhòu) 广袤无垠(mào)
(2)解释下列词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形容谦卑恭。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4.学生速读课文,重点语段播放【影视课文】,从文中标画出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整体感知文意。
(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 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学生思考明确:
(1)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主要刻画列夫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描写列夫 ·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2)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作 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 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三、局部探究
(一)探究第一部分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讨论明确:
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择要如下:
(1)须发:多毛、胡须浓密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
(4)长相:长相平平、普通
(5)拜访者失望之情
2.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找出来并说说作用。
(此处要明确夸张的含义以及作用,并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写托尔 斯泰外貌特征的句子,并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作用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
3.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
明确:长相粗鄙:多毛、浓胡须、矮身材,普通、平凡
小结:本部分前几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生动描述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 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时通过阅读,我们又全方位地了解了托尔斯泰 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方式,因而对托尔斯泰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这样描写非但
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 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二)探究第二部分
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2. 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 (标画原文回答) 3.在写法上,与第一部分异同点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确立中心发言人在全班讨论、明确) 答案要点明确:
1. 写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择要概括:
(1)写犀利目光;
(2)写目光蕴情丰富;
(3)眼睛有威力;
(4)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 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 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 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夸张地道出了托尔 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相关的语句还有很多,要求学生细加体会,讨论交流。) 3. (1)相同点: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
(2)不同点:前者写粗鄙、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者写眼睛是珠宝、精美绝伦,正 是写他灵魂的高贵,前后构成对比,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因此取得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四、总结拓展
拓展练习:
结合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尤其是晚年的思想变化。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
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 幸福的含义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
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 是幸福的。从另一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 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
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至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 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教师小结: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用独到细致的笔触 为我们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文章 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只有当我们阅读了他的有关作品,才会 理解茨威格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眼睛做出如此的评价。
可播放【课文解读】
五 、作业设计
1.课外推荐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罗曼 ·罗兰的《名人传 ·托尔斯泰》,并进而有 计划地阅读三大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
2.查阅有关资料,将拓展练习部分的内容写成小论文,论题为: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 不幸。
六、板书设计
列夫 ·托尔斯泰
茨威格 粗鄙丑陋
(
(先抑)
)外貌
平凡普通 目光犀利
眼睛 蕴含丰富
有威力
(后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