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1840年鸦片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一步: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社义改造完成回顾: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过渡时期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使革命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吗?新中国成立并不意味着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此之前仍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一阶段,我们将之称为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194919561978至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21953经济恢复期三大改造期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注意:过渡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政治认同:认同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进而坚定的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精神: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运用抓主流、抓重点的方法,总结经验教训。 公共参与: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重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历史意义;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难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相关内容,并划出来。自主预习1、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P26)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P26)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P26)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和意义(P26-27 包括专家点评)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面临的崭新课题和探索路径(P28)6、中共八大的地位、最重要的贡献、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P28)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及历史结论(P28)8、社会主义探索的巨大意义(P29)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第一目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49——1956)1、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总路线和总任务: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力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工商业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生产关系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国营经济私营工商业个体农业国际形势国营经济迅速发展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背景)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为什么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和意义(1)标志 :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意义对当时社会的意义:(群众方面)激发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经济上)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政治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意义:(社会性质)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49 新中国成立1956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0102拓展延伸区分两个“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注意:区分两个“标志”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注意:两个易错易混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改什么 (内容) ★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为什么改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坚强依靠力量和重要物质基础);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P26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②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作用)③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改的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小结: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或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区别 社会背景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根本任务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变成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联系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领导的,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知识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2023·浙江·高考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③④: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在艰辛探索前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1978年)第二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艰辛探索1.为什么探索?2.怎样探索?(1)坚持原则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年—1978年)最重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中共八大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过渡时期(1949-1956) 工人阶级vs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vs资本主义道路党的八大(1956年)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指出 (2017年)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知识拓展——中国社会矛盾分析工业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 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基础设施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科教 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注意:教材此处阐述的成就是改革开放前取得的】(1)实践方面的成就 P28-3段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主要成就①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等②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2)理论方面的成就:P29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主要成就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理人民内部矛质的问题》,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确立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导方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5.毛泽东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第一次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知识拓展:必修三补充P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一次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具体实际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第二次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具体实际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确立)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两次结合、三次飞跃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飞跃 理论成果革命和建设时期 一 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 二 中特理论体系新时代 三 习思想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不能全盘否定。当时国内经济社会倒退与十年文革内乱有关,但文革不是唯一因素。不能因为它就全盘否定那个阶段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总之,我们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曲折。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议学交流: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的探索是一种倒退?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1)一个结论: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一个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4)一个肯定: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6.艰辛探索的意义(对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评价):课堂小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49—1956)1.过渡时期的时间、★总路线和总任务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956—1978)3.★★★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意义1.崭新的历史课题2.★八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指明方向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4.★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意义5.★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Why)总结: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