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 内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增强文化认同感。体会 优良家风潜移默化的作用,感受对家庭的深厚情感,树立家国情怀。 道德修养: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责任意识:了解家的内涵。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能够做 到孝亲敬长。教学 重点 感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理解家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增强对家 庭、家人的热爱之情。教学 难点 理解家的深层次意义,特别是家作为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 同体,以及优良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 朗诵导入:毕淑敏《家是什么》(家会很小很小家会很大很大)家是什么 家会很小很小螺狮壳是蜗牛的家。家会很大很大,宇宙 是星星的家。………家啊,是理解奉献思念呵护,是圣洁宽容接纳和 谐,是磨合欣赏忠诚沟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 结合上述视频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授新课 展示图片:思考:在一个家庭中,有哪些关系呢 什么是家庭 学生: 教师: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 组织。具体来看: 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 家 ; ②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 母成为一家人; ④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材 料 一 :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认出他是当地的富 豪。警察说:“我送你回家吧。“家 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 处的一幢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 ”富翁说:“那……是我的房 子 。 ”材料二:战争期间,一个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十个亲人丧生。 后来,他打听到5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 亲生骨肉。悲喜交集的他紧紧地搂着女儿,泪流满面地说:“我又 有家了。” 思考:这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 教师:(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2)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 灵有所依托。 材料三: 孟母三迁:战国时期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先后搬家三次,最终选择在学校附近定居,使孟子受到良好的熏陶。 岳母刺字:南宋时期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 以此激励岳飞报效国家,岳飞最终成为抗金名将。 画荻教子: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在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 的情况下,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读书写字,最终欧阳修学有所成, 成为一代文豪。 思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谈一谈家 庭对我们成长的作用。 学生: 教师: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探究一:“回家过年”是华夏大地上最强劲的律动。落叶归根、思 乡恋家,这是中国人幸福观的基本经纬,朴素而有力量。家是中国 人出发的起点也是最后的归途。家的温暖和爱意就像一道光,照亮 了游子们回家的路。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是我们永恒的归宿,也 是过年回家的意义。 思考:你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 教师: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探究二:家庭乃是社会之缩影,事实上,家庭是具有自发维持能力 的最小社会。——康德 思考:这句名言说明了什么 学生: 教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 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相关链接:自古以来,家风家训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训是家族长辈对后代的教诲和熏陶,是家族精 神的传承和发扬。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维新运动领袖之一。梁启超注重把自己 的爱国情怀传递给子女,在家书中常教育孩子们把个人努力和对社 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报效祖国。梁启超的九个子女都在 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作贡献。儿子梁思礼曾说:“我从父 亲那里继承了很多宝贵的财富,但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 思考:家风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 教师:①优良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 惯等。 ②优良家风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板书 设计 家 的 意 味 家庭的含义 家的重要性 优良家风 生命居所,心灵港湾 让心灵有所依托 第一所学校,修身之所 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无形力量课堂 检测 自我检测: 1. “芳室芝兰香,春风桃李香”。家庭留给我们多少温馨的记忆!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①婚姻关系 ②血缘关系 ③收养关系 ④同学关系 ⑤师生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 ③④⑤D.①③⑤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形式。下列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的 是 (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B因为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因为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 3.“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 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你对“家”的理解是() ①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②家是一个住所,只是我们居住吃饭的地方 ③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④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有这么一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说明家庭具有() A.教育功能B.抚养和赡养功能 C.生育和情感交流功能 D.经济、休息和娱乐功能 5.“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好家训” 的是() A.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百善孝为先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不学礼无以立 6.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还有孝敬双亲长辈。从法律角度讲是因为 () ①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孝”是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③尊敬、赡养父母长辈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④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A①②B①②③④C ①③④D.③④ 7.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 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妈妈,等我长大了,就让 你享福啊!”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给我们的启示主 要 是 ( ) A.关心体贴父母,调适逆反心理 B.尊重理解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 C.与父母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 D.孝敬父母从现在开始,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巩固训练 1、“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景观。对漫画中《春运中国“结”》的正确理解有() ①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吸引着我们踏上回家的路 ②中国“结”的背后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③取消春节才能破解春运难题④路途再遥远也不可能磨灭对家人的牵挂和思乡情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家风正,则后代正, 则源头正,则国正。”对这些家风的正确认识是() ①要继承好家风,学习家人优秀品质 ②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家庭和睦、国家兴盛 ③这些家风充满正能量,要发扬光大 ④子女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家庭才不会衰败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3、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中 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关于“孝心”的故事。下列历史 典故体现“孝心”的是() ①花木兰代父从军 ②郯子鹿乳奉亲 ③王样卧冰求鲤 ①黄香扇枕温席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