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 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能在语境中认识“蒲、英、耍、欠、钓、拢”6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蒲、英、盛、欠”4个汉字。能理解“一本正经、合拢”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场景,感受蒲公英给“我”和弟弟带来的快乐。3.能借助提示,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的留心观察、细致观察。【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2.能借助提示,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的留心观察、细致观察。【教学准备】媒体、板书等。【教学过程】揭示课题,学习第一自然段1.板书“草地”。交流:你们见过的草地是怎样的。2.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窗前的草地。(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学生交流,补全板书:金色的草地。(3)揭示课题,齐读。3.初步了解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1)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蒲公英 长满 盛开。正音:蒲公英,指导书写“蒲”“英”“盛”。(2)借助板书说一说:为什么草地会变成金色。4.齐读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学生质疑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眼中的蒲公英是怎样的。学生交流,随机出示板书:不引人注目 有趣 快乐 最喜爱质疑。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为什么蒲公英是不引人注目的。(3)小结疑问:既然蒲公英不引人注目,怎么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既然不引人注目,怎么会让“我”发现它的有趣呢?深入学习,解决疑问(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1. 自读第二自然段,交流感受。2. 思考: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是怎么给我和弟弟带来快乐的。(1)学生交流,随机板书:(装) 一本正经 打哈欠。①正音:一本正经,指导书写“欠”。②在语境中理解“一本正经”的意思,做动作理解“打哈欠”的意思。③释疑。(2)同桌合作,角色带入,想象画面,感受快乐。男女生朗读。(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留心观察、细致观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借助提示说一说,作者发现了什么。出示:早上,草地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草地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傍晚,草地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交流,随机出示板书:张开 合拢。借助视频,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草地颜色变化和蒲公英之间的关系。小结作者的发现。学习第三自然段前三句话,体会作者的留心观察。指名读,思考:作者怎么会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学生交流,小结并板书:留心周围的事物。齐读句子。交流:发现身边熟悉的草地会变色,你会想些什么。(1)学习句子:这是为什么呢?(2)指导朗读。学习第三自然段后三句话,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同桌讨论:蒲公英是不引人注目的,“我”是怎么观察到的。(2)学生交流,随机指导:◎想象说话:为了看清蒲公英的变化,作者可能会怎么做。◎联系上文进行思考。(3)小结:近距离的、反复的、带着目的的观察,“我”终于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原因。可见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 板书:细致的观察。5. 齐读第三自然段。6. 借助课后练习与板书,师生共同梳理第三自然段内容,解决疑问。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课堂总结1.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2. 课堂总结:(1)结合单元导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2)齐读交流平台中的两句句子。五、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2. 完成练习册第一、二、三大题。六、板书设计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