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寒号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认识“堵、缝”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 8 个字,理解“当作、晴朗”等 12 个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的原因。让学生懂得美好生活要靠勤劳创造,不能得过且过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理解词语。明白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懂得生活要勤劳的道理。教学难点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和性格,理解故事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得过且过”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生字词、课文内容和寓意。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语气和情感。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寒号鸟和喜鹊的头饰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播放一段寒风呼啸的音频,营造出寒冷的氛围。教师提问:“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寒号鸟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寒号鸟》,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提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争取把课文读通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初读情况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读音。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如:当作、晴朗、将来、狂吼、寒冬腊月、劝告)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正错误。(三)随文识字,理解词语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师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教师提问:“谁能在图片上指出石崖和缝在哪里?”引导学生指认。教师讲解“堵、缝”字的字形和意思,让学生组词,加深理解。教师让学生用“堵”字组词,如:堵车、堵塞。用“缝”字组词,如:缝隙、缝补。学习第二自然段教师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提问:“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喜鹊和寒号鸟的住处不同。教师讲解“衔、枯”的意思,通过做动作和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让学生用“衔”字组词,如:衔着、衔泥。用“枯”字组词,如:干枯、枯萎。学习第三自然段教师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提问:“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教师讲解“趁”字的写法和意思,让学生书空。教师让学生用“趁”字组词,如:趁早、趁机。学习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提问:“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寒号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教师讲解多音字“当”,在“当作”中读“dàng”,在“应当”中读“dāng”。教师让学生用“当”字的不同读音组词,如:dàng(上当、当铺),dāng(当时、应当)。学习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提问:“冬天说到就到,喜鹊和寒号鸟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教师讲解“且”字的意思,让学生用“且”字组词,如:并且、而且。学习第六自然段教师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教师提问:“喜鹊又来劝告寒号鸟,寒号鸟听了吗?”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教师讲解“狂、吼”的意思,通过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让学生用“狂”字组词,如:狂风、疯狂。用“吼”字组词,如:吼叫、怒吼。学习第七自然段教师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教师提问:“寒冬腊月,寒号鸟怎么样了?”引导学生理解。教师讲解“复、哀”的意思,让学生用“复”字组词,如:复习、重复。用“哀”字组词,如:悲哀、哀号。教师让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寒冬腊月里哀号的情景,感受它的可怜。(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朗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分别写了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三个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说一说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五)指导书写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面、阵、朗、枯、却、将、纷、夜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阵、朗、夜”的书写“阵”:左窄右宽,“阝”的竖要写直。“朗”:左右结构,左边的“月”要写窄,右边的“良”撇捺要舒展。“夜”:上下结构,上面的“点、横、撇”要写紧凑,下面的“夕”撇要长。学生在田字格中临摹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和指导。(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寒号鸟》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体会故事的寓意。(七)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学习第一部分(冬天快要到了)教师指名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师提问:“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教师让学生扮演喜鹊和寒号鸟,表演它们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它们的不同态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它们的表现中,你觉得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是怎样的动物?”(喜鹊勤劳,寒号鸟懒惰)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学习第二部分(冬天说到就到)教师指名朗读第四至五自然段。教师提问:“冬天说到就到,喜鹊和寒号鸟的处境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喜鹊的温暖和寒号鸟的寒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喜鹊提前做了窝,寒号鸟不听劝告,没有做窝)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喜鹊的舒适和寒号鸟的可怜。学习第三部分(寒冬腊月)教师指名朗读第六至七自然段。教师提问:“寒冬腊月,寒号鸟的结局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教师让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冻死前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悔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寒号鸟的结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不能得过且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寒号鸟的悲哀和对它的惋惜。(三)揭示寓意,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要像喜鹊那样勤劳,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教师拓展:“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像寒号鸟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有没有因为懒惰而吃过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让学生想象:“如果寒号鸟听了喜鹊的劝告,它的结局会怎样?”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表达。(四)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语气和情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展示朗读,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寒号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也明白了只有勤劳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做一个勤劳的人。”布置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反思在《寒号鸟》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特点,揭示寓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较好地掌握了生字词,也能初步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学生朗读的个性化指导还不够精准,部分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情感表达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更深刻地体会角色情感,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寓意的引导,使学生能更好地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