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运动——公转(课件43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地球的运动——公转(课件43张)-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地球的公转
earth revolution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中心、方向和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综合思维)
2.观察记录,当地不同季节正午物体影子的长短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理实践力)
3.运用地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够举例说明各带的气候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地球公转的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s revolution
方 向
自西向东
中 心
太阳
周 期
一年,约365天
太阳
倾斜的,倾斜角度为23.5°
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
地轴状态:
地轴指向:
轨道形状
椭圆形
太阳垂照射在头顶时,太阳高度最高,为90°,我们称为太阳直射。
其他照射角度小于90°的,我们称之为斜射
地球是球体
太阳高度角
为什么太阳光线分为直射和斜射?
90°
直射
斜射
60°
1.在下图中的A、B、C三点,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多?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少?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30°
A
B
C
直射:获得热量多;
斜射:获得热量少;
A点获得热量最多,C点获得热量最少
规律: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热量越少。
2.光线直射获得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热量多?
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
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
If the earth has no tilt angle
1.各个纬度接受的太阳光是直射还是斜射?
2.各个纬度太阳照射的角度会变化吗?
3.由此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地球没有倾斜角
地球表面同一地点一年中受到的太阳辐射相同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
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
每天昼夜时长相等,没有四季变化
太阳光的直射点就会固定在地球的赤道区域,而地球表面所有的区域的温度也就因此而固定下来,纬度越高的区域,温度就越低,并且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但当地球有了倾斜角
But when the earth has a tilt angle
1.太阳直射点还会固定在赤道地区吗?
2.太阳直射点会怎么移动?
不会
(1)在教室里,选择合适光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
(2)自西向东移动地球仪,使地球仪围绕光源缓慢移动,模拟地球公转。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保持地轴指向不变。
(3)观察同一纬度带接受太阳光照射情况的变化。
活动:演示地球公转,了解季节变化
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同一纬度接受太阳光照射情况的变化。

参考以下步骤和图1.24,演示地球公转
1.看右大图,说出什么是太阳直射点.
2.看左上小图,说出地球在不同的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3.看左下小图,说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界线在哪里?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位置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23.5°S
赤道
南极
北极
N
S
赤道0°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北极圈66.5°N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次年春分
3月21日前后
活动: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平面图
2、地球公转的现象
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接受的热量相同
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
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接受的热量相同
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接受的热量最多
北半球:春季
南半球:秋季
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
北半球:冬季
南半球:夏季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冬季(12、1、2月)
秋季(9、10、11月)
①四季变化
北半球:秋季
南半球:春季
2016年7月,南半球阿根廷的华侨杰西身穿厚厚的御寒服装到郑州参加寻根之旅。一下飞机感到特别热,脱得只剩下了衬衣。杰西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7月,阿根廷很冷,中国郑州却这样热,你能告诉他吗?
中国郑州
阿根廷
赤道
思考: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放寒暑假时,白天或黑夜一样长吗?
白天和黑夜时间都是12个小时,地理上称作:昼夜等长。
白天的时间长于夜晚,地理上称作:昼长夜短。
白天时间短于夜晚,地理上称作:昼短夜长。
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之为“极夜”。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之为“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极昼
南极圈极夜
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
②昼夜长短变化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
昼最短夜最长
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专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时间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6:15 05:27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7 18:27 18:59 19:28 19:46
时间 7.22 8.22 9.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3 05:32 06:01 06:31 07:06 07:32
降旗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16:52
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不一样?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②昼夜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短,夜渐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N
S
赤道0°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北极圈66.5°N
北极圈66.5°N
灰色是黑夜,白色是白天。红色的点为太阳直射点。
1.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的时候,北半球球的昼夜状况。( )
2.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的昼夜状况。( )
3.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的昼夜状况。( )
A.昼夜等长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4.太阳直射哪里的时候,北极圈以北全部是白天,没有黑夜(地理上称作“极昼”)。
5.太阳直射哪里的时候,北极圈以北全部是黑夜,没有白天(地理上称作“极夜”)。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至(6.21)
赤道
春分(3.21)
秋分(9.23)
昼最长,夜最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等长
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短,夜渐长
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短,夜渐长
次年(3.21)
冬至(12.22)
春季(3、4、5月)
夏季(6、7、8)
冬季(12、1、2)
秋季(9、10、11月)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以北半球为例
笔记
直射23.5°N
直射23.5°S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极夜
极昼
笔记
练一练
①劳动节地球公转在上图哪两个节气之间
②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正在向( )方向转移,郑州昼夜长短变化是昼( )夜( )。在接下来5天内,昼变( ),夜变( )











范 围
气 候 特 点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终年炎热
四季变化明显
终年寒冷
温 度 带
终年寒冷
四季变化明显
③五带的划分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温带
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
离直射点越远,
太阳高度角越小,
影子越长,
地表获得的热量越少。
A
B
C
A
B
C
1.不同地点(纬度),同一时刻: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
2.①同一地点
一天中:日出、正午、日落时刻(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变化
②同一地点
一年中:不同季节(春夏秋冬)(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变化
试一试:
1、太阳直射,太阳高度____(大、小)影子_____(长、短)地面获得热量____(多、少)
2、太阳越斜射,太阳高度___(大、小)影子___(长、短) 地面获得热量越___(多、少)
3、一天之中,早晚太阳高度___(大、小)影子____(长、短),正午太阳高度____(大、 小),影子___(长、短),原因是___(自转、公转)
4、一年之中,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长最短,是____(夏至、春分、冬至、秋分);太阳高度角最小,影长最长,是____(夏至、春分、冬至、秋分),,原因是___(自转、公转)
A
B
想一想,若A、B是位于不同位置的同高度旗杆,谁的正午影长更长呢?为什么?
纬度位置
(A地纬度更高,距离直射点更远)
4.地理意义:
2.周期:1年
3.方向:自西向东
1.绕转中心:太阳
地球的公转小结
一年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影子长短变化
地球五带划分
(郑州期末地理试题)
河南省登封观星台位于北纬34°,东经113°,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下右图),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影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读图完成1-4题。
1.一年中,横梁在“长堤”的投影距离顶点最远时,此时为(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下图能表示观星台地理位置的是( )
B
A
3.登封观星台位于郑州的什么方位(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4.观星台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