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方案第1课时一 、课标和素养解读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 人地协调观:树立科学的宇宙观,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唯一 的家园,保护地球的宇宙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 综合思维: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 宇宙环境;能够运用资料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球在太阳系中的位 行星。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区域认知: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了解地球在 太阳系中的位置。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教学目标1. 根据图像资料,描述各类天体的特点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2. 运用示意图指出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的中位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3. 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综合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了解保护地球宇宙环境的 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 运用示意图指出地球在不同层级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并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2. 根据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难点】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综合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三)课时安排地球在宇宙中:1课时三、教学策略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两课时,第1课时为地球在宇宙中,第2课时为人类的 太空探索。整体采用“问题驱动一新知感悟—探究挑战—小试牛刀一思维梳理”方式展开。 每个环节目的如下:问题驱动:用生活中常见的星空图及有关宇宙的视频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新知感悟:讲解什么是宇宙,天体和天体系统,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等重要知识点, 为下一步探究提供知识或理论基础。探究挑战:分组完成探究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探究能力。小试牛刀:本节知识相关考题练习—— 解题能力提升。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 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四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问题驱动 【图片展示】展示星空图片 【提出问题】指出星空中的光带,提出问题“这 条光带是什么 ” 思考回答 通过学生熟悉 的景观图片及 视频导入,激 发学生学习兴 趣【讲解并提问】这道光带为银河,我们生活的 地球就处在其中。地球和银河系中千千万万颗 星球一起存在于宇宙中。那什么是宇宙呢 【播放视频】播放视频《宇宙中的地球》 观看思考过渡 通过观看视频,是不是对我们生活的宇宙有所了解啊 请大家一起总结什么是 宇宙 环节二 新知感悟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归纳总结】宇宙是包容万事万物的总称 一起归纳 培养学生通过 影像资料提取 信息能力、读 图能力、归纳 总结能力,落 实综合思维【展示图片】不同天体的图片 【提出问题】观察图片,看看宇宙中都有哪些 天体 观察图片, 感受不同天 体的区别归纳总结:常见天体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展示图片】展示天体系统层级图 【提出问题】观察图片,想想什么是天体系统 观察图片思 考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 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落实天体系统有哪些层级 综合思维归纳总结: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 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存在着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 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展示图片】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图 【提出问题】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图,看 看地球位于什么位置 观察图片思 考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 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落实 区域认知归纳总结: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 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过渡 我们生活的宇宙有亿万颗天体,地球却是特殊的一颗,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我 们知道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为什么只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呢 环节三 探究挑战 三、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小组活动】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 任 务 1 】 1.布置任务1:读下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 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 存的温度条件。 2.在教室巡视,观察学生做活动情况,实时指 导。 【组织总结】 5分钟后,让学生上台总结。并表扬活动中表 现较好的同学。 1 . 小 组 分 工,选出记 录员和汇报 人。 2 . 根 据 表 中给出数据 进行小组讨 论,记录员 做好记录。 3.归纳总结 讨论结果, 最后汇报人 进行汇报。 培养学生分工 合作能力、分 析数据能力、 归 纳 总 结 能 力、当众表达 自己观点的勇 气;培养地理 实践力归纳总结: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且自转的周期适中,致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生命的生存。【小组活动】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 任 务 2 】 1.布置任务2:收集资料,说说地球和太阳系 其他行星的不同,谈谈你对地球是我们目前唯 一家园的理解。 2.在教室巡视,观察学生做活动情况,实时指 导。视学生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把课件中已准备 的资料展示给学生。 【组织总结】 5分钟后,让学生上台发言。并表扬活动中表 现较好的同学。 1.改变小组 分工,选出 新的记录员 和汇报人。 2 . 争 取 每 个成员均参 与 小 组 讨 论,记录员 做好记录。 3.归纳总结 讨论结果, 最后汇报人 进行汇报。 培养学生分工 合作能力、材 料搜集及分析 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当众 表达自己观点 的勇气;培养 地理实践力归纳总结:1.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可以吸附适量的大气;2.地球有液态水, 为原始生命的孕育提供条件;3.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过渡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有关于宇宙的知识,是不是跃跃欲试的要验证自己的学习成 果呢 让我们来进行一场答题PK吧!环节四 小试牛刀 布置班级PK题目 一起答题 验收学生学习 成果,根据答 题情况在课堂 小结环节查落 补缺环节五 思维梳理 总结重难点、易错点 一起总结 巩固知识、查 漏补缺环节六 布置作业 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回顾所学内 容,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 重点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 挑战探究:了解我国的航天成就(可以搜集影 视资料、去博物馆参观或者上网搜集。把搜集 内容整理成手抄报,下节课课堂展示)。 记录作业 设置分层作 业,供有兴趣 的或学有余力 的学生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