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年级 七年级
教学 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定义和特点,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学会 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观察地理事物、思考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 思维能力。 2.能够认识到人类生活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关注地球自转对日常生活 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通过观察演示、小组合作讨论等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教学 重难 点 1.地球自转的定义和特点。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多媒体展示2024巴黎奥运会: 北京时间7月27日凌晨1点半,巴 黎奥运会开幕式在塞纳河上拉开帷幕, 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6800名运 动员乘坐船只沿塞纳河巡游,将体育盛 会融入城市之中。 那么,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为什么会 选择在凌晨进行呢 思考并回 答。 结合最近的 热点话题—— 2024奥运会,介 绍巴黎奥运会 的举办时间、地 点,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一、定义与特点: (过渡)展示人民日报笔下的超燃奥运, 为什么我们在中国观看直播时,时间会 和巴黎当地时间不一样呢 这一切都与 地球的自转有关。 阅读课 本内容,找 出地球自转 的基本特 征。
新 课 讲 授 (
人民日报笔下的超燃奥运
) (
为什么我们在中国观看直播时,时间会和巴黎当地时间不
一样呢
) 观察地 球仪,从北 极上空和南 极上空看, 地球的自转 方向:北逆 南顺。 A地处 于白昼,B 地处于黑 夜;A地由 白昼进入黑 夜,B地由黑 夜进入白 昼。 学生自主 学习地球自转 特点,培养学生 的空间感知,逻 辑推理和自主 学习能力。
1 . 定义:解释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不 停地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2.旋转中心:地轴 3.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4. 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一天)。 活动1: 利用地球仪: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 模拟地球自转,从侧视、北极上空俯视、 南极上空俯视三个视角观察地球自转的 方向,并标注出来。 二、地球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更替现象 活动2:演示地球自转 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 源,照射地球仪,模拟太阳光对地球的 照射。观察地球仪,你会发现A点和B 点有什么现象 2.按逆时针方向匀速、缓慢拨动地球仪, 模拟地球自转。观察A、B两地会产生什 么现象
(
昼夜更替现象
QQ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
白 天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
就不断交替。
)
教师: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天。被太阳照亮 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 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晨昏线(圈) 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是黑 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昏线是白天进入 黑夜的分界线。 2.时间差异 教师:课本P23的活动题2,在同一时 刻,林林和正在国外出差的妈妈互致问 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由于地 球自西向东 自转,地球 上同纬度地 区位置偏东 的地方要比 位置偏西的 地方先看到 日出。地球 上不同经度 的地方,也 就出现了时 间的差异。 选取几个 典型的比赛项 目或赛事活 动,让学生分析 这些活动在巴 黎当地时间和 中国时间分别 是何时举行,以 及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时间差 异。
时 间 的 差 异 QQ0 在同一时刻,林林和正在国外出差的妈妈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 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教 师 :以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为例,说明 当巴黎当地时间(如晚上8点)举行开 幕式时,中国观众由于两地经度差异和 地球自转的影响,需要在北京时间(如 凌晨)观看直播。 进一步分析不同比赛项目在不同时 区的举办时间,以及这对全球观众观赛 时间的影响。 3.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对人 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除了时差外还有哪 些方面,并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







西

QQ
)
课后 小结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 球自转是导致巴黎奥运会与中国观众存 在时间差异的根本原因。 拓 展 :课本思与学。引导学生思考“是 天转还是地转”,为后续地球的公转的 学习打下基础。 先细谈 自己的学习 收获,再听 老师总结。 通 过 以 上 方式,可以将巴 黎奥运会与地 球自转巧妙结 合,使抽象的地 理知识变得生 动有趣,同时加 深学生对地球 运动规律的理 解。
作业 设计 1 .观察记录:在连续一周内,选择一 个晴朗的早晨和傍晚,观察并记录太阳 的位置变化(如日出、日落时间)。 2.创意作业:设计一个简易的地球自 转模型,要求能够直观展示地球自转产 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可以利用家中常见 的物品(如乒乓球、手电筒等)进行制 作,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或视频展示。 通过实际 观察,让学生亲 身体验地球自 转带来的自然 现象变化,加深 对地球自转影 响的理解。
教学 反思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演示(地球仪展示)、模拟实验(昼 夜交替模拟)、小组讨论等,以此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通过实践作业,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运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 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