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章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 白云山课堂研学之旅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2课时:地形图的判读“白云山课堂研学之旅”一、课时目标1.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了解地形图上的常见地理事物和地形地貌的表示方法。(区域认知)2.学生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分析地形图上的地形地貌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3.通过学习不同地形图的判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地理实践力)4.使学生认识到各类地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人地协调观)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等高线地形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二)教学难点运用地形图分析地貌特征。三、教学方法主题式情境教学:以“白云山课堂研学之旅”为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问题式探究教学:依托主题情境,设置探究问题链,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白云山课堂研学之旅(5分钟)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走进白云山 【教师展示】 白云山位于广州白云区,是南粤名山,自古有“羊城第一秀”之称。 【教师追问】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白云山,完成一场白云山地形图的绘制研学之旅。 【学生观看】 观看图像、视频材料,自主讨论。 从学生所熟知的白云山出发,提供全新的视角引导学生从地形图来认识白云山。·总结过渡 “我们如何绘制一副平面图,如何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地球表面的起伏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在课堂“云爬”白云山,学习地形图的阅读。”新课推进①:等高线地形图(15分钟)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1:认识白云山的海拔 【布置任务】 结合提供的材料,提出问题: 白云山的海拔是多少米?海拔是什么意思? 从白云山南门到白云山主峰我们爬的高度为多少?如何计算? 【教学指导】 介绍:白云山主峰摩星岭海拔382米。白云山南门海拔25米。 【教学引导】 解释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内涵,并计算白云山的海拔与白云山南门与白云山主峰的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绝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任务解读】 总结材料信息,解读任务。 【材料分析】 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 结合提供的材料,通过材料提取关键词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提高学生地理信息提取能力与地理计算能力。·任务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指导】 根据材料:沿着白云山登山,我们测得了不同的点的海拔高度,现在同学们将相同高度的点连起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登山线路: 引导思考: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出实际情况中白云山的地形特征,看一看有什么联系? 【绘制地图】 在提供的材料中连线,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发现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总体而言,白云山坡度较缓) 识别和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概念,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了解地形图上的常见地理事物和地形地貌的表示方法。·学习材料 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是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 介绍不同的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地形图样式:新课推进②:分层设色地形图(15分钟)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4: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师引导】 在登山过程中,我们可以避开一些比较陡或较为危险的地方,除了等高线地形图外,分层设色地形图也可以帮助我们。 【教法指导】 展示白云山分层设色地形图(此图颜色不是统一模板,只做教学引导使用,使学生明白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 【总结】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图例说明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或深度范围。 【读图描述】 根据地图描述特点(海拔不一样的地方颜色深浅不一样。) 通过图表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总结过渡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依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同地形的特点: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课堂小结:地形图的判读(5分钟)·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课后任务:利用数据绘制白云山地形剖面图(5分钟)·任务:利用数据绘制白云山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获得的白云山的等高线数据进行白云山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