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简介

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图1示意巴西人口密度分布状况,图2示意巴西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西人口密度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北部大,南部小 B.由东南向西北增大
C.东南大,西北小 D.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2.与马瑙斯相比,巴西利亚人口密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巴西利亚( )
A.气候凉爽 B.对外开放程度高 C.地势低平 D.环境污染程度轻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把我国国土划分为东南、西北两部分。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西北部人口分布( )
A.较为分散 B.多在山顶 C.靠近绿洲 D.远离河流
4.胡焕庸线两端点的城市名称为( )
A.北京腾冲 B.昆明黑河 C.昆明北京 D.腾冲黑河
5.下图示意我国天山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该山地南坡1000~1500米地带人口分布较多,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多 B.气温适宜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下图为腾讯QQ发布的我国同时在线人数突破2亿人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人们惊奇的发现这张图印证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以长城一线为界 B.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C.以长江为界 D.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7.形成我国如图人口分布大势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历史因素
8.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恒河平原 B.青藏高原 C.刚果盆地 D.加拿大北部
图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9.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10.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能是( )
A.高寒气候 B.地势陡峭 C.炎热少雨 D.温暖湿润
1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温带平原 B. 热带平原 C. 高山高原 D. 寒带内陆
12.能正确反映某一区域内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
A.常住人口 B.户籍人口 C.人口密度 D.人口增长
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对高差约6000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冲(洪)积扇。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居民选择在河谷定居的自然原因是( )
A.光照较丰富 B.热量较充足 C.生态环境好 D.农业较发达
14.该地区所在省区与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相比,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稠密—水源充足 B.人口稠密—文化深厚
C.人口稀疏—高寒缺氧 D.人口稀疏—科技落后
图为世界人口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世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位于( )
A.南半球、中高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低纬度
16.我国人口( )
A.干旱地区分布多,湿润地区分布少 B.东部地区分布多,西部地区分布少
C.高原地区分布多,平原地区分布少 D.内陆地区分布多,沿海地区分布少
二、材料分析题
17.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世界人口,他们找来了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的“人类大陆图”“世界人口分布图”等资料,请你根据他们的研究步骤,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图“人类大陆图”。
(1)结合材料一发现: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上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半球______纬度地带。
材料二: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图“世界距海远近人口所占比重图”。
(2)结合材料二发现:从海陆位置看,距海岸200千米以内的陆地占整个陆地面积的16%,距海岸200千米以内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0.2%,据此得出: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人口稀少,其中①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③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__。
材料三:图“不同海拔分布的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比例”。
(4)结合材料三发现:从地形看,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______地区。
(5)归纳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东通陕西、西达新疆,省会兰州处于西北地区的“十字路口”,是该省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该省西北部的Z县制定了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规划对某一村落实行生态搬迁。图左示意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图右示意生态搬迁备选安置点分布。
(1)描述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气候对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
(3)简析兰州人口密集的社会经济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巴西东南部人口密度较大,西北部人口密度较小。
2.答案:A
解析:马瑙斯位于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较为凉爽,较适宜居住,人口密度较马瑙斯大。
3.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山麓绿洲地带,或邻近河流的地方,相对集中,C正确,排除A、D。西北部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比较平坦的地方,B错误。故选C。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焕庸线两端点的城市名称为腾冲、黑河,D正确,排除A、B、C。故选D。
5.答案:A
解析:天山南坡为背风坡,全年降水稀少,山麓主要是荒漠和荒漠草原,1000~1500米地带植被主要为山地草原,草类丰富,水资源多(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适合放牧,而高海拔则热量条件变差,故该山地南坡1000~1500米地带人口分布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多,A正确。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人口的分布,体现了考试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应用性要求。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又称胡焕庸线,以此线为界,东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42.9%,人口占94.4%,西北半壁占57.1%,而人口仅占5.6%,这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因此图中展示的QQ在线人数空间分布示意图印证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长城一线、秦岭—淮河一线、长江一线不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7.答案:A
解析: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都有重要影响,我国黑河一腾冲一线东南侧地势较低、地形和缓、气候温暖湿润、水源相对较多,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从而导致开发历史悠久,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人口分布密集;黑河一腾冲一线西北侧深居内陆,多山地、高原,气候干旱或高寒,水源相对较少,人口容量较小,不利于人们生产生活,从而导致开发历史较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人口分布稀疏,由此判断,自然条件差异是导致我国如图人口分布大势的根本原因。
8.答案:A
解析:世界人口分布的四个稠密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的东部,恒河平原位于亚洲南部,人口稠密;青藏高原海拔高、刚果盆地气候湿热,加拿大北部纬度高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稀少,A对,BCD错。故选A。
9.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中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占比最高,说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0.答案:D
解析: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人类生活,人口分布较多,D正确;气候寒冷、炎热少雨以及地势陡峭的地区不适宜人类活动,人口分布较少,ABC错误。所以选D。
11.答案:
1. A
解析:
12.答案:C
解析:反映某一区域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是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人口数量,数值越大,请说明人口越稠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事宜人类生存,B正确;河谷地区受地形阻挡,光照条件相对较差,A错误;生态环境好不是该地居民选择在河谷定居的主要原因,C错误;农业较发达不属于自然原因,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该地所在省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且含氧量低,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稀疏,C正确,AB错误;科技不是影响该地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20°N~40°N范围内人口比重为49.4%,40°N~60°N范围内人口比重为30.0%,两个纬度带占世界人口比重约80%,这两个纬度带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表明世界人口最集中地地区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故选:C。
1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湿润地区人口分布多,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少。故A选项错误;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比较稀疏。故B选项正确;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多,高原地区人口分布少。故C选项错误;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沿海地区人口分布多,内陆地区人口分布少。故D选项错误。
17.答案:(1)北 中低纬度
(2)近海(沿海)
(3)气候干旱 热带荒漠 气候湿热 热带雨林
(4)平原、丘陵
(5)气候 地形
解析:(1)由图可知,北半球人类大陆图分布较为密集,南半球人类大陆图分布较为稀疏。且北半球0~60°N纬度附近人类大陆图分布相对密集,由此可得出结论,世界上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2)由材料二“从海陆位置看,距海岸200千米以内的陆地占整个陆地面积的16%,距海岸200千米以内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0.2%”可知,距海岸200千米以内的陆地面积占比较小,但人口占比很大,可得出结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近海(沿海)地区。
(3)①地为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故人口稀少;热带沙漠气候下发育的主要植被是热带荒漠。③地是南美洲亚马孙河平原,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因纬度低,降水丰富,气候过于湿热,导致人口稀少;热带雨林气候下发育的主要植被是热带雨林。
(4)结合材料三可知,世界上50%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
(5)由材料一二三可知,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受纬度、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但中低纬度地区的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故归纳后可得,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18.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南部人口密集(主要集中在东南部):西北部人口稀少。
(2)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气温较低(冬季寒冷),人口密度较小。
(3)开发历史悠久,(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解析:(1)读图可知,颜色越深表示人口密度越大,因此甘肃省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南部人口密集,甘肃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北部人口稀疏,人口分布稀少。
(2)气候主要指气温和降水。甘肃省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属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更大,降水较多,纬度更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反之西北地区处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寒冷,人口密度较小。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其他因素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等。兰州为甘肃省省会,开发历史悠久;是该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经济发达:陆路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较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