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简介

1.2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近年来,曲靖市组织大量农民工到上海等沿海地区务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沿海地区吸引农民工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经济发达 D.气候宜人
2.曲靖市的做法对当地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减少农村居民收入 B.缓解劳动力不足
C.加大教育卫生压力 D.加强与外界交流
3.近年来,由于中东地区战乱导致叙利亚、利比亚等国人口逃离家园,迁居国外或成为难民。引起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
下图示意三大城市群常住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统计情况,(注:常住人口是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非户籍人口就是户口不在目前所在地的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材料分析,目前下列城市中人口迁移拉力最强的一组是( )
A.广州与合肥 B.深圳与上海 C.天津与广州 D.北京与合肥
5.流动人口向三大城市群集聚的主要原因是三大城市群具有( )
A.良好的投资与创新环境 B.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C.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D.较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武汉拥有89所高校和130余万高校在读生,是全国重要的“生源地”,但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热衷“孔雀东南飞”,2016年,武汉市人才净流入率为-0.4%。为扭转局势,“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于2017年启动。完成下面小题。
6.“孔雀东南飞”体现( )
A.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B.沿海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
C.开发边疆的国防需要 D.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7.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目的是( )
①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③吸纳高端人才留汉
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9.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 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10.“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老人。每年110万“候鸟老人”涌向海南,他们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吸引“候鸟老人”冬季迁入海南省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条件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
11.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读图“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
A.2011年 B.2013年 C.2015年 D.2018年
12.伴随全球经济调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型战略的推进,广东省内部珠三角向外围的劳动力回流现象已成为常态,这一现象会给当地农村地区就业结构带来一定影响。如图为珠江三角洲向广东省其他地区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图,农村劳动力回流多从事个体经营的批发零售业,其原因是外出务工过程中( )
注:1代表农业,2代表制造加工业,3代表建筑业,4代表交通运输仓储业,5代表批发零售业,6代表食宿餐饮业,7代表社会服务业,8代表其他
A.学习了管理经验 B.获得了商品来源 C.积累了资金 D.了解了市场需求
西海固(下图)地处宁夏南部山区,该区域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是我国贫困地区。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该地退出贫困县序列。完成下面小题。
13.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及首要因素是( )
A.高——消费水平低 B.高——矿产丰富
C.低——水资源短缺 D.低——经济落后
14.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的意义有( )
A.改善生态环境 B.提高经济水平 C.降低人口容量 D.弘扬本土文化
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受到政策、经济、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通常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地区,三大地区越往南经济水平越高。近年来,江苏省一直推进区域均衡化发展,苏北地区开始承接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表示意江苏省三大地区2020年常住人口数量及2016—2020年人口增量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人口增量/万人
苏南 3802.4 10.53
苏中 1680.6 0.96
苏北 2994.3 -3.28
15.苏南地区人口增量远高于苏北地区,主要是由于苏南地区(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人口基数较大 C.出生人口数量多 D.生态环境质量好
16.苏北地区人口增量变化会( )
A.提升城镇化水平 B.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C.提高人均资源量 D.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17.推测未来10年间( )
A.苏北人口外流增多 B.苏中人口大规模迁往苏北
C.三大地区间人口密度差异变大 D.苏南人口仍呈正增长趋势
二、材料分析题
18. 当北方寒冬、雾霾袭来时,海南南便是天堂。据海南省老龄办统计,全国各地到海南休闲 、养生、养老的“候鸟老人”有110万人,使得养老机构构成了热门生意。
分析“候鸟老人”的涌入对海南地理环境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黑龙江人口出生率为3.59‰,死亡率为8.7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辽宁全年出生人口20.0万人,出生率4.71‰,死亡人口37.7万人,死亡率8.89‰,人口自然增长率-4.18‰。
材料二:受人口外迁、自然增长率低等因素影响,在2010-2020十年间,东北三省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了646万人,是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25.72%,为全国最高。下表为东北三省2010-2020年人口变化统计表。
2010年人口 占全国比重 2020年人口 占全国比重 人口变化数 比重涨跌
黑龙江 38313991 2.86 31850088 2.26 -6463903 -0.6
吉林 27452815 2.05 24073453 1.76 -3379362 -0.34
辽宁 4374633 3.27 42571407 3.02 -1154916 -0.25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2)评价人口外迁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东北地区外迁的人口中,既有青壮年也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口。请选择任一群体,推测该群体主要迁往哪些地区并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近地面接受热量多,空气会受热膨胀上升,垂直方向上的高空处大气密度增加,气压增加,在高空的同一水平面形成高气压,所以该说法错误。
2.答案:D
解析:近年来,曲靖市组织大量农民工到上海等沿海地区务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A错误;曲靖当地劳动力流失,劳动力短缺,B 错误:劳动力迁出,部分子女随迁,会减轻曲靖当地的教育卫生压力,C错误;迁出劳动力可以加强曲靖本地与上海的交流,D正确。
3.答案:B
解析:战争属于政治因素,因此近年来,由于中东地区战乱导致叙利亚、利比亚等国人口逃离家园,迁居国外或成为难民。引起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而不是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都属于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实力和活力强,人口迁移的拉力最强,B正确;合肥属于中部地区省会,与深圳和上海相比,经济发展水平更低,人口迁移的拉力较弱,AD错误;天津与深圳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略低,C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人们为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而迁移D正确;投资与创新环境、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不是流动人口向三大城市群集聚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6.答案:B
解析:地区间经济差异是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因此对人口的迁入吸引力大,B正确;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但是人口往东南方向迁移体现不出人口的分布特点,A错误;东南沿海地区不属于边疆,C错误;目前人口的迁移以自发性为主,D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武汉市人才净流入率为-0.4%,人才流失严重,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为扭转局势,才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项目,因此该项目启动的目的,为了留住人才,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①③正确;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可能使得人口增多,交通出现拥堵,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所以②④不是主要目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两次人口普查统计图中,b地区都是人口流入远远大于人口流出,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说明其经济较发达,吸引力强,应为东部地区;a流入东部的地区的远多与其它地区流入的,说明该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为中部地区,c只能为西部地区。综上可知,B正确,ACD错,故选B。
9.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两次统计中,东部地区都是主要的流入地,其他主要为人口流出地,基本格局变化不大,A错误。“六普”东部地区迁入人口占比超过60%,而“七普”占比明显减小,B错误。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占比由约4.1%变为5.46%,人口外流加剧,C正确。东部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据图可知,中部流入东部由37.18%变为25.82%,西部由23.6%变为18.5%,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数值明显减小,D错误。故选C,
10.答案:
C
解析:候鸟老人主要是为了享受优美的环境,舒适的气候而迁移,因而,海南省吸引“候鸟老人”的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故选:C。
11.答案:B
解析: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表示人口净迁出,人口净迁移率大于0表示人口净迁入,读图可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由小于零转为大于0的年份是2013年,即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为2013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2.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回流劳动力回乡多从事个体经济的批发零售业,这与其在珠三角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是分不开的,个体经营的批发零售业对管理经验,商品来源和市场需求要求较低,这些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13.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西海固地区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可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环境承载力低,C正确,AB错误;资源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和经济落后不属于首要因素,D错误。故选C。
14.答案:A
解析:部分居民外迁可以减轻人口对西海固地区的环境的压力,改善生态环境,A正确;人口从西海固迁出,并不能提高西海固的经济水平、也不能降低西海固的人口容量,BC错误:弘扬本土文化是对迁入区的影响,西海固为迁出区,D错误。故选A。
15.答案:A
解析:材料指明“三大地区越往南经济水平越高”,故苏南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和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致人口增量远高于苏北,A正确;人口增量是增加的绝对人数,与人口基数无关,B错误;江苏同一省份南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不会太大,更何况按一般规律,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会相对更低,C错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化程度更高,生态环境质量不会比苏北好,更何况,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因是经济而非生态环境质量,D错误,故选A。
16.答案:C
解析:读表,苏北地区人口增量为负,即人口总量减少,那么人均资源量会有所提高,C正确;大量人口外迁,不利于当地城镇化水平的提升,A错误;人口减少可能会减轻人地压力,但不会提高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人口减少,减少的大部分是劳动力人口和消费能力更强的人群,不利于经济增长,D错误。故选C。
17.答案:D
解析:材料“近年来,江苏省一直推进区域均衡化发展,苏北地区开始承接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可知,苏北承接产业转入且转入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苏北人口外流减少,A错误;苏北虽然承接产业转入,经济得到了发展,但经济水平仍低于苏南,因此不会导致苏中人口大规模迁入苏北,B错误;苏南产业升级对低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苏北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会吸引一定的人口流入,因此三大地区间的人口密度差异减小,C错误;苏南经济水平高,人口仍呈正增长趋势,D正确。故选D。
18.答案:有利的:购房、租房、消费对海南经济(商业、房地产)起推动作用;推进基础设施(医疗、养老、交通)的完善;促进海南城市化进程;带来商机和机遇;也提升了就业人口;促进文化交流。
不利的:增加了环境压力;社会供给紧张;增加了交通的压力。
解析:分析“候鸟老人”的涌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方面可以从推动城市化、提升就业人口、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不利方面主要从环境压力、交通压力方面入手。 有利:购房、租房、消费对海南经济(商业、房地产)起推动作用;推进基础设施(医疗、养老、交通)的完善;促进海南城市化进程;带来商机和机遇;也提升了就业人口;促进文化交流。不利:增加了环境压力;社会供给紧张;增加了交通的压力。
19.答案:(1)青壮年大量人口迁出导致育龄人口减少,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等,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人口死亡率高。
(2)不利影响:劳动力短缺;人才流失,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本地市场规模缩小,不利于吸引投资。
有利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利于生态、绿色农业发展。
(3)老年人:迁往南方温暖地区。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不利于老年人平安过冬;南方地区纬度低,冬季温暖舒适。
或青壮年:迁往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新增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等。
解析:(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由材料可知,东北三省人口大量的青壮年外迁,使婚育人口减少,且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等,导致人口的出生率低;另一方面,区域内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高,也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外迁对东北经济发展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减轻区域内的人地矛盾,利于环境的保护;人口外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利于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不利影响:人口外流,劳动力不足;人才流失,不利于当地的产业(高新技术)升级。人口减少,本地需求减少,市场萎缩,不利于招商引资。
(3)老年人:主要迁往南方温暖地区(如三亚)。原因:东北冬季气候寒冷,不利于老人过冬;而南方气候温暖,冬季气温舒适,利于过冬。青壮年:迁往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原因: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