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一、单选题2023年9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显示,美国小行星采样探测器“奥西里斯—REx”于当天将距地球约1.22亿公里的小行星“贝努”表面样本发回地球,样本舱降落在犹他州盐湖城附近一片沙漠里,而探测器“奥西里斯—REx”将继续进行探测任务。下图为天体系统层级结构示意图。1.小行星“贝努”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小行星“贝努” B.返回地面的样本舱C.在轨道飞行的探测器 D.轮廓模糊的星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太阳风暴的袭击产生了“强磁暴”,可能会导致( )①卫星电视信号中断②极光的产生③两极地区冰川融化④全球农业的歉收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4.下列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B.地面短波通讯受影响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2021年10月25日新华社报:目前太阳活动正在逐渐活跃,随着太阳活动从极小期逐渐进入极大期,太阳的“脸蛋”上渐渐长出了“小黑痣”。据此完成小题。5.“小黑痣”指的是( )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日冕物质抛射6.当太阳脸上“小黑痣”数量增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通信B.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C.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赤道地区的人看到极光7.下列人类使用的能源,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的是( )A.煤炭取暖 B.潮汐发电 C.风光路灯 D.燃油汽车8.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庐山瀑布一泻千里 B.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C.洞庭湖边凉爽的风 D.冬日温泉池内热气腾腾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清晨05时55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大耀斑,这是自2017年9月10日以来太阳爆发的最强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大耀斑( )A.与太阳辐射强弱呈正相关 B.改变地球对流层高度C.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D.影响了太阳运动周期10.大耀斑爆发时( )A.巴黎(2°25′E)夕阳西下 B.开罗(31°16′E)迎接跨年钟声C.悉尼(151°12′E)晨曦初露 D.巴西利亚(47°56′W)烈日当空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用遥测遥感的手段观测太阳)一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将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开展观测。“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持。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1.“夸父一号”卫星监测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和色球层 B.色球层和光球层 C.光球层和日冕层 D.色球层和日冕层12.据专家观测,2019年是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按照太阳活动的一般规律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为( )A.2022或2023 B.2024或2025 C.2028或2029 D.2030或20311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A.卫星被高能带电粒子流击毁 B.卫星被膨胀的太阳吞噬C.卫星与地面系统的联系中断 D.卫星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这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下图示意天问一号航行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地球、火星、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均属于( )A.行星 B.卫星 C.天体 D.恒星15.与地球相比,火星( )A.距离太阳更近 B.生物种类更多 C.地表气温更低 D.液态水更丰富2022年11月8日,天空上演一次精彩的月全食,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全食的古铜色“红月亮”,更难得一见的是,月食的同时还发生了“月掩天王星”的罕见天象。如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天王星属于(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17.下列天体系统不包含月球的是(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居民自发自用,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称为上网电量。近年来,内蒙古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屋顶,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增收。图1示意内蒙古某地光伏屋顶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小题。18.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发展光伏屋顶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A.土地面积广 B.电力技术好 C.太阳辐射强 D.闲置屋顶多19.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20.包括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在内,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重要作用。近3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长很快(如下图所示),全球变暖备受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二氧化碳的作用主要是( )A.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B.地球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22.近300年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大气成分的化学反应③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增长④毁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二、材料分析题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中心天体是________。(2)图示八颗行星中,F表示_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轨道之间。(3)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_性、近圆性和________性。24.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____;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____,____。(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长波/短波)波段,其相对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3)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____地形区,该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4)新疆虽然纬度较高,但却是我国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地之一。请简要说明新疆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图中甲代表河外星系,乙代表银河系,丙代表太阳系,丁代表地月系,小行星“贝努”距地球约1.22亿公里,其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2.答案:B解析:返回地面的样本舱位于地球上,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3.答案:A解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气候变化(影响各地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而不是有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4.答案:B解析:B.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而不是有线电短波通讯。5.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的“脸蛋”出现的小黑痣是黑子,由于其温度比周围低,因此呈现黑色,A正确;耀斑是亮白色的斑块,B错误;日珥是太阳表面喷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呈现出红色,C错误;日冕抛射物呈银白色,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当太阳黑子数量增多时,说明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通信,A错误;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B错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C正确;极光只能在极地附近和极图以内可见,D错误。故选C。7.答案:B解析:煤炭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A属于太阳辐射;潮汐发电是利用地月之间的引力来发电,不属于太阳辐射能,B错误,为正确选项;风光路灯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进行供电的智能路灯,也属于太阳能,C错误;燃油汽车的能源本质也是来自太阳能,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8.答案:D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庐山瀑布为水体运动的一种形式、大兴安岭树木的郁郁葱葱属于生命活动、洞庭湖边凉爽的风属于大气运动,都与太阳辐射有关;而冬日温泉池内热气腾腾是地热能,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D。9.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风,C正确;耀斑不能改变地球对流层高度和影响太阳运动周期,与太阳辐射强弱并非呈现正相关,ABD错误。故选C。10.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清晨05时55分,太阳爆发了一次大耀斑。巴黎位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八小时,此时为当地12月31日21时55分,已经夜幕降临,A错误;开罗位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六个小时,此时为当地12月31日23时55分,即将迎接跨年钟声,B正确;悉尼为十区,与北京时间相差两个小时,此时为当地1月1日7时55分,此时悉尼昼长夜短,早已日出,C错误;巴西利亚为西三区,与北京时间相差十一个小时,此时为当地12月31日18时55分,正处夕阳西下,D错误。故选B。1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根据2019年出现太阳活动的极小年,下一个太阳活动的极小年是2030年,则介于两个低峰之间高值为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应该是2024或2025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答案:C解析: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是经过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有可能导致联系中断,C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不可能击毁卫星,A错误:太阳活动不会导致卫星被太阳吞噬,B错误;太阳活动和流星雨无关,D错误。故选C。14.答案:C解析:地球和火星属于行星、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属于人造卫星,这三者所属的天体类型不同,但都属于天体。ABD错误,故选C。15.答案:C解析:根据八大行星的轨道位置可知,火星比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更远,地表的气温更低,故A错误、C正确;火星上没有生命,也没有液态水,B、D错误。故选C。1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王星为太阳系中环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之一,C符合题意;卫星环绕行星运行,恒星能够自身发光,彗星主要由冰物质构成、沿扁长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这些天体与天王星特征不同,排除ABD。故选C。17.答案:B解析:月球与地球共同构成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之中,银河系位于可观测宇宙之中,因此可观测宇宙、太阳系、地月系均包含月球,排除ACD;月球位于银河系之中,则不会位于河外星系之中,因此河外星系不包含月球,B符合题意。故选B。18.答案:C解析: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更丰富,因此更适宜发展光伏屋顶,C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光伏屋顶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而非在沙漠戈壁等未利用的土地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A错误;内蒙古经济欠发达,技术条件差,人烟稀少,住宅数量少,可利用闲置屋顶更少,BD错误。故选C。19.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发电量减上网电量等于居民用电量,即二者的差值越大,居民用电量越大。结合图可判断出4-7月居民用电量较其他月份更大,即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第二季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答案:B解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①②④对;地球火山爆发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的作用主要是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并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正确;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氧气,A错误;地球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氮元素,B错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是臭氧,D错误。故选C。22.答案:D解析:近300年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们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大面积毁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因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最终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幅增加,①④正确;大气成分之间在自然界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增长的作用不大,②③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答案:(1)太阳系 太阳(2)土星 D E(3)同向 共面解析:(1)图上信息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故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轨道由内到外分布着: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前四个行星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称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故F表示土星,小行星带位于D和E轨道之间。(3)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都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另外八大行星各行其道,轨道几乎位于同一平面,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因此,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24.答案:(1)太阳能 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2)短波 可再生 无污染(清洁)(3)青藏高原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晴天多,云量少(4)新疆晴天多(降水少),可利用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新疆荒漠面积广,建设光伏电站可用土地多。解析:(1)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比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由所学知识可知,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所以地质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成煤时期是古生代和中生代。(2)太阳辐射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可见光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即短波波段;与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3)我国太阳辐射分布最丰富的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层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加上该地晴天多,云量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4)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晴天多,雨天少,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新疆地区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大,可利用土地多,为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提供充足的土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