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简介

2.5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石沪是一种利用潮汐捕鱼的设施(下图)。福建澎湖县渔民以当地丰富的玄武岩及珊瑚礁为材料,在潮间带修砌两道圆弧形堤坝,从浅水处一路延伸至深水处,在深水处尽头向内做成弯钩状。据此完成下题。
石沪捕鱼区的海域( )
A.低潮位高于石沪 B.海底地形呈现缓斜特点
C.处于风浪小的海湾内 D.海底多淤泥,营养物质多
2.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海水密度的差异 B.地转偏向力
C.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 D.陆地形状
下图是澳大利亚斯宾塞湾区位图,斯宾塞湾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渔业区,表层海水的运动与当地的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斯宾塞湾表层海水流动方向通常为( )
A.夏季流入海湾 B.终年流入湾内 C.冬季流入湾内 D.终年流出海湾
4.斯宾塞湾湾口处渔业资源与湾内表层海水盐度会产生显著季节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低
B.夏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高
C.冬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低
D.冬季湾口处渔业资源更丰富,湾内盐度更高
盐井镇为悠久的产盐古镇,附近澜沧江东西两岸表层分别分布着白色和红色岩土。在江两岸,人们依山势凿孔插桩,桩顶铺板,就地取岩土在板上铺垫成盐田,将取自江滩盐井的卤水(含盐的地下水)倒入,几天后盐便析出。东岸产出的盐呈白色,品质好;西岸产出的盐呈红色,产量大。每年3至5月是晒盐旺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导致西岸比东岸盐产量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地形 D.气候
6.推测两岸盐制品颜色差异的原因是( )
A.卤水种类的差异 B.太阳辐射的差异
C.生产工艺的差异 D.盐田垫土的差异
7.产盐旺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卤水丰富 B.晴天多,蒸发旺盛
C.市场需求大 D.江水平稳,利于运输
8.中秋前后,该校校园内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当该校桂香正浓时,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钱塘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B.华北地区大量收割小麦
C.海水潮差巨大 D.太阳直射点南移
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位于非洲西岸中部附近,自西向东流,流经几内亚湾整个北部沿岸,绵延400~480km,其势力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几内亚暖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成因来看,几内亚暖流属于(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上升流
10.几内亚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冬季几内亚暖流流经甲地沿岸没有明显增加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季风环流影响大 B.暖流势力较强
C.沿岸地势低洼 D.受离岸风影响明显
某研究小组在我国北海廉州湾河口区至湾口区(连接海湾和海洋的通道)选定9个采样点,用来测量海水盐度。左图为采样点分布图,右图为不同季节9个采样点盐度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廉州湾海水盐度( )
A.大致在河口区低,湾口区高 B.各采样点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C.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D.季节差异最大值出现在采样点5
13.影响廉州湾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气温 C.径流量 D.洋流
14.图为某大陆东岸示意图,m、n为两条等温线。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图示半球与洋流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东临竭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5.《观沧海》中描述的海水运动类型是( )
A.风浪 B.海啸 C.风暴潮 D.洋流
16.竭石山沿海最可能出现的典型地貌为( )
A.沙嘴 B.海蚀穴 C.峡湾 D.孤峰
巴芬湾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巴芬岛与格陵兰岛之间,通过戴维斯海峡和大西洋相通,其两侧海水性质存在明显差异。1616年5月,为探寻北极西北通道,航海家威廉·巴芬从戴维斯海峡进入海湾,沿格陵兰岛西岸北上,历经3个月完成了环绕巴芬湾一周的航行。下图示意巴芬湾海域及其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巴芬湾西侧表层洋流的流向及形成动力分别是( )
A.自南向北盛行西风 B.自南向北极地东风
C.自北向南极地东风 D.自北向南盛行西风
18.与同纬度西侧海域相比,巴芬湾东侧海域( )
A.盐度更高 B.降水更少 C.蒸发更少 D.结冰更早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欧洲成为移民者热衷的目的地但是由于受到当地人口结构、经济形势乃至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欧洲各国不断调整移民政策。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可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图2为2006年在欧洲发现的嵌征盗龙(恐龙的一种)化石。
(1)图1中水温较高的等温线是________(a或b),影响其温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与B海区相比,A海区海水盐度较________,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以及淡水注入多等原因。
(3)图1中②处附近石灰岩广布,长期受水的________作用,形成了峰林、地下溶洞等典型特征的________地貌。嵌征盗龙化石所在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________代。
(4)图1中③地位于西欧平原,全年温和湿润形成了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的________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较________。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流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世界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具有区域差异。图为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洋流分布图。图中①、②、③分别为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厄加勒斯暖流。
(1)概括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洋流的分布特点。
(2)分析厄加勒斯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的形成原因。
(3)说明厄加勒斯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对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调节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若石沪捕鱼区低潮位高于石沪,则石沪始终被海水淹没,鱼群出入自由,鱼难以被捕获,A项错误;海底缓斜有利于石沪堤坝的修砌及向海延伸,且利于捕鱼,B项正确;风浪小,涨潮时海水难以带动鱼群进入石沪,不利于捕鱼,C项错误;海底淤泥多,不利于石沪堤坝修砌和维护,D项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使海洋水体沿相对稳定的方向运动,C正确;海水密度差异引起海水的流动,形成密度流;地转偏向力会使海水运动时发生偏转;遇到陆地形状的阻挡,洋流方向会发生变化,可见这些因素对海水运动方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因素都不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ABD错误。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 斯宾塞湾地处澳大利亚的南部,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所以斯宾塞湾的海水亚都会升高,由于受到海域封闭影响,比外部海水盐度高,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流向盐度高的,所以夏季表层海水由外部流向斯宾塞湾,A正确;冬季该地降水较多,斯宾塞湾盐度比湾外较低,表层海水由斯宾塞湾流向外部海域,流向没有固定,B、C、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夏季亚热干燥,湾内盐度更高,表层海水由湾外流向湾内,湾内海水下沉,底部海水由湾内流向湾外,营养物质下沉,不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不多,渔业资源不丰富,A、B错误;下降降水较多,湾内盐度比湾外较低,表层海水由湾内流向湾外,底部海水由湾外流向湾内,湾内底部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物质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渔场资源相对夏季比较丰富,C正确,D错误。故选C。
5.答案:C
解析:影响盐滩晒盐产量的主要是地形、气候因素,与市场、盐井镇的技术水平关系不大,故排除选项A、B;澜沧江东西两岸所处气候条件基本相同,故排除选项D;根据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变化可知,西岸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有利于从江滩盐井获取更多的卤水,而东岸等高线密集、坡度陡,能够取自江滩盐井卤水量少,所以西岸比东岸盐产量高,故选项C正确。
6.答案:D
解析:两地所处纬度、气候基本相同,所以两岸获得的太阳辐射相同,故排除选项B;同一区域都是采用的取自江滩盐井的卤水,都是晒盐生产工艺,所以基本相同,故排除选项A、C;由材料可知澜沧江东西两岸表层分别分布着白色和红色岩土,而晒盐的卤水来自于含盐的地下水,受岩层颜色的影响,所以西岸产出的盐呈红色,东岸产出的盐呈白色,故选项D正确。
7.答案:B
解析:产盐旺季是晒盐的季节差异,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关系密切;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大;每年3至5月夏季风(西南风)势力弱,降水少、多晴天,而且正午太阳高度增加,气温升高,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形成产盐旺季,故选项B正确。
8.答案:B
解析:中秋前后为满月,此时钱塘江大潮十分壮观,日地月在一条线上,引起大潮,因此潮差巨大。从夏至到冬至期间,太阳直射点都往南移动,要选不符合的。故选B。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几内亚暖流是北大西洋赤道暖流的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赤道逆流是赤道两侧南、北赤道海流之间的逆向海流,它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南北赤道暖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因此,几内亚暖流作为其组成部分,也应为补偿流,C对,ACD错,故选C。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南风,其方向与几内亚暖流流向相近,从而使几内亚暖流加强,使几内亚洋流势力强于其他季节,B对,ACD错。故选B。
11.答案:D
解析:该区域纬度位置低,冬季陆地降温相对较少,加之大陆相对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季风难以形成,其季风环流主要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季风环流,冬季时,由于几内亚暖流的增温作用,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的辐合带南撤至几内亚湾沿海地区,而不能撤到南半球,因此,甲地冬季风势力较弱,A错;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冬季暖流势力弱,B错;甲地冬季受东北风影响,为离岸风,导致洋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不能深入,对甲地影响小,没有形成明显增湿效果,D对,和地势低关系不大,C错,故选D。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C
解析:该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河流注入海湾的径流量大,对盐分的稀释作用强,靠近河口的采样点在夏季盐度相对较低,而距离河流入海口较远的海域,其盐度相对较高,而冬季由于河流径流量减少,河口与湾口的盐度差异不明显,由此可知,径流量是影响该海域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气温、降水量虽然会影响海水盐度但该海湾范围不大,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较小,所以气温和降水量不是影响该海湾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该海域靠近陆地,距离大洋较远,洋流活动较弱,对盐度影响小。
14.答案:C
解析:本小题应先根据m、n等温线数值变化确定南北半球。m、n等温线中有闭合区域,是河流源头区域;一般河流源头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应低于n°C;相邻两条等值线中的闭合区域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判读原理,可知数值m大于n,即图示区域由北向南温度降低,是南半球,AB错误;图示洋流处,等温线凸向南,即凸向低值、高纬度地区,而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可判断其是暖流,C正确,D错误。故选C。8
15.答案:A
解析:“水何澹澹”指在微风的吹拂下,海水微波荡漾,“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指大风吹动海水,波涛汹涌。因此描述的海浪类型是风浪,A正确;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洋流是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B
解析:竭石山沿海是以海浪侵蚀地貌为主,包括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故选B,沙嘴为海浪沉积地貌,峡湾为冰川侵蚀地貌,孤峰为咯斯特地貌,故排除ACD
17.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巴德湾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该地区主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因此芬湾西侧表层洋流为由北冰洋巴芬湾西部沿着巴芬岛向南流的洋流,所以巴芬湾西侧表层洋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其形成动力是极地东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1)a;纬度(太阳辐射)
(2)低;降水丰富;蒸发少
(3)溶蚀;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中生
(4)温带落叶阔叶林;高
解析:(1)图1所示海域是欧洲西部的北大西洋,图中a等温线纬度低于b,水温较高的等温线是,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结合所学可知,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因此该洋流是向北流动:结合洋流流向可知,该洋流是从水温高流向水温低,因此应为暖流,结合所学可知,暖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2)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淡水河流汇入、洋流等。图中B海区是地中海,A海区是波罗的海。与B海区相比,A海区海水盐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受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丰富,所处纬度较高,蒸发弱,以及周围陆地有大量淡水注入等原因。
(3)峰林、地下溶洞等,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由于流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恐龙主要生活在中生代,故嵌征盗龙化石所在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中生代。
(4)西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20.答案:(1)洋流围绕岛屿基本呈环状分布;洋流均为暖流。
(2)南赤道暖流与西风漂流之间形成海面高度差;南赤道暖流向西遇非洲大陆东岸阻挡,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分离作用下,形成两股向西风漂流方向流动的暖流,即厄加勒斯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
(3)厄加勒斯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温度较高,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汽;气流将水汽携带至岛屿上空,在地形抬升或对流运动中,水汽凝结,产生大量降水,使该岛屿形成降水丰富的气候。
解析:(1)结合地图可知,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海域洋流主要有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厄加勒斯暖流,洋流围绕岛屿基本呈环状分布,洋流流向大致由北向南流动,洋流性质均为暖流。
(2)受盛行风吹拂下形成南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南赤道暖流与西风漂流之间形成海面高度差,出现补偿流;受海陆形态影响,南赤道暖流向西遇非洲大陆东岸阻挡,向南流动,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分离作用下,形成两股向西风漂流方向流动的暖流(补偿流),即厄加勒斯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
(3)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出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厄加勒斯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温度较高,提供较好的水分与热量条件,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汽,气流将水汽携带至岛屿上空,在地形抬升或对流运动中,水汽凝结,产生大量降水,使该岛屿形成降水丰富的气候,起到增湿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