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资源简介

4.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2.下列关于地貌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 B.相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类型的唯一依据
C.绝对高度大的地区,相对高度也大 D.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这位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4.该地区的土壤为( )
A.黑土 B.红壤 C.水稻田 D.紫色土
5.在北半球,将手表表面放平,使时针正对太阳,则时针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如图1),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为南方。某日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学生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升起的太阳(如图2)。据此完成问题。
该学生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2中的( )
A.S1 B.S2 C.S3 D.S4
6.一旅游者于“十一”黄金周期间到我国漠河一带旅游时迷失了方向,当他借助手表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时,看到的手表钟点如下图所示,那么钟表表盘的中心位置与南方的连线( )
①可能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②可能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③一定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④一定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A.① B.①② C.④ D.③④
7.地貌观察是地理野外实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地貌观察形态要素内容的是( )
A.坡度 B.土壤 C.坡向 D.高度
8.与平原相比,高原( )
A.海拔较低 B.一般海拔500米以下
C.地表起伏大 D.边缘比较陡峭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组织夏令营活动的野外考察线路(虚线)和考察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此次考察需要准备哪些考察装备( )
①世界地形图
②地质锤
③卫星定位仪
④植物标本夹
⑤羽绒服
⑥雨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0.此次考察活动选定地点后,接下来考察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撰写报告
②查找相关资料
③规划考察线路
④实地考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11.根据地形图,小组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陡崖e的相对高差可能是200米 B.c处可以看到d处的风景
C.cd之间的路段线路曲折,耗费体力 D.两山峰的海拔高度相等
以下为2023年暑假成都某中学研学旅行的行程安排,其中四姑娘山的平均海拔是3200米。完成下面小题。
DAY1:成都——映秀镇——耿达镇——卧龙镇——巴朗山——四姑娘山镇,车程4—5小时;观景3—4小时
DAY2:长坪沟检票处——斯古拉寺——观峰亭——虫虫脚瀑布——枯树滩——红石滩——木骡子——原路返回,车程0.5小时+徒步路程7—8小时
DAY3:四姑娘山镇——成都,车程3—4小时
12.在本次研学旅行中,需要准备的物品有( )
①地图
②雨具
③帐篷
④防晒物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在本次研学旅行途中,需要特别注意防范的地质灾害为( )
A.滑坡、泥石流 B.暴雨洪涝 C.高温中暑 D.地震
14.出发前,带队老师对许多可能突发的情况做了预案,其中有在沿途遇到泥石流的预案,正确做法是( )
A.快速朝河流下游方向跑到地势低的地方躲起来
B.保持冷静抱住大树,减少泥石流的冲击
C.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D.朝垂直于河谷的高处方向逃离
读舟曲及附近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总趋势北高南低 B.黄土覆盖,千沟万壑
C.河流航运发达,价值大 D.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16.下面四项是小林对舟曲农业灾后重建、立体农业规划的记录。你认为他的记录,哪一项记录错了( )
A.林牧结合生态恢复 B.河谷甘蔗成带
C.半山林果缠腰 D.高山药材戴帽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东北平原(下图)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东北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200米左右。平原西南部风沙地貌发育,形成大面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地貌观察顺序,地貌的形态特征也可以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依次描述。从不同视角写出东北平原的地貌形态特征,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地貌形态的层次 东北平原的地貌形态层次
描述大型地貌,如山地、高原、平原等 (1)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次一级的地貌,如河谷、三角洲等 (2)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更小特征的地貌,如山顶、山坡、山麓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材料:2021年国际劳动节上午9时(北京时间),青岛(约120°E)某校组织亲子独轮车比赛,此时刻的影子和跑道约成45°夹角。下图示意当时比赛场景。
(1)当日青岛日出时,太阳光线射向什么方位?
(2)判断图中两组家庭的骑行方向。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图示洞穴为溶洞,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分布于石灰岩分布区。A正确。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不易被侵蚀形成溶洞,形成钟乳石等喀斯特地貌,BCD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相对高度反映了地面的起伏状况;绝对高度是划分宏观地貌的主要依据;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不一定大;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故D选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描述,这位同学的家乡种植水稻,有鱼塘,塘边种植甘蔗,属于基塘生产模式,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故C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珠江三角洲常年种植水稻形成水稻土。故C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罗布泊位于90°E,北京时间7时当地为5时,图2中太阳位置不动,表盘顺时针旋转,将5时刻度指向太阳方向,此时是12时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为210度,角的平分线位于旋转前表盘10时刻度线与11时刻度线之间,即图2中S3的位置,则学生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是图2中的S3。如图所示:。故选C。
6.答案:C
解析:图中表示的钟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上午5时或下午5时。但据时间为10月1日知此时漠河昼短夜长,上午5时不可能见到太阳,因此手表显示时间只能是下午5时,此时按逆时针方向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C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地貌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坡度、坡向、高度以及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因此坡度、坡向、高度,不符合题意,ACD错误;土壤不属于地貌观察形态要素内容,符合题意,B正确。故选B。
8.答案:
D
解析:
9.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地区,组织夏令营活动,夏季高温多雨,需要带雨衣,⑥正确;山区定位要带着卫星定位仪,但不用带世界地形图,①错误,③正确,AB错误。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最高海拔在600米以上,夏季气温不会太低,不用带羽绒服,⑤错误,C错误。在山区进行考察需要带着地质锤进行地质考察,用植物标本夹采集标本,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进行野外考察需要先查找相关资料,后规划考察线路,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完后回来撰写报告,所以考察步骤顺序是②③④①,C正确。故选C。
1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陡崖e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n表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是100米,所以200≤H<400米,A正确。d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由图中cd间等高线可知,cd之间的等高线向低海拔处弯曲,可知cd之间为山脊,c处看不到d处的风景,B错误。cd位于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线路曲折,降低了坡度,不耗费体力,C错误。两山峰的海拔高度在600~700之间,有可能不相等,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外出旅游时,除常规的个人物品外,其他需携带的物品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在本次研学旅行中需带地图,找到沿途景点,暑假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需带防晒物品,夏季降水较多,需带雨具,①②④正确;行程中没有宿营的安排,故不需要带帐篷,③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四姑娘山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多,该地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为滑坡、泥石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D
解析:当山区遇到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河谷的地方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避免受泥石流影响,D正确;向河流下游方向地势低的地方跑与泥石流流动方向一致,容易遭遇危险,A错误;泥石流冲击力大,可能将大树冲走,抱住大树不安全,B错误;沿山谷向山顶奔跑,会遭遇泥石流,C错误;故选D。
15.答案:D
解析:舟曲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该地地形为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区,AB项错误;多山且地形复杂,河流流速快,不利于航运,C项错误;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D项正确。
16.答案:B
解析:生态环境脆弱,应注意生态保护,发展立体农业。该地纬度较高,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区,水热条件不能满足甘蔗生长。故B项符合题意。
17.答案:(1)平原
(2)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
(3)海拔较低;面积大(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视角下,描述地貌形态特征基本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在理解不同视角下地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写出东北平原主要的形态特征,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视角下的地貌形态特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宏观和微观;面与点),不同的地貌其层次会有一定的差异,具体描述时应注意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18.答案:(1)劳动节是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青岛日出东北,太阳光线射向西南。
(2)影子应在西北方向,由图示影子方向可知两组家庭大致的骑行方向是正西。
解析:(1)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位于北半球的青岛日出东北,太阳光线自东北射向西南。
(2)5月1日上午9时,太阳应位于东南方向,故日影朝向西北;由此可知,这两组家庭骑行的方向应由正东向正西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太阳在东南方照射过来时日影才能朝向西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